如何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

“不安全感”是对日益复杂、快速发展的社会现实的真实感受。同时,由于农村家庭基本只有一两个孩子,家长更担心孩子的人身安全。有的孩子小学五六年级,放学了家长要亲自去接。有的孩子回家后不允许单独和孩子出去玩,只能关在狭小的空间里;孩子们不允许触摸家用电器和炉子,以免发生意外。孩子在家就像个手脚被绑的机器人。

还有的孩子在受到法律侵犯或遇到危险时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不知所措,或忍气吞声,或逃避,极大地损害了他们的身心健康。

事实上,父母的消极行为并不能对孩子起到实质性的保护作用。关键是要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安全意识。

家长需要做些什么来培养孩子自我保护的安全意识?

(1)让孩子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对于小学生,我们可以教给他们一些安全知识:家用电器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燃气灶的安全使用;化学品和药物的识别和使用;如何遵守交通规则;上下学路上和同学一起走,不要随便和陌生人说话,不要吃陌生人给的食物;注意保护好自己的身体,不要让硬物和锐器损伤身体的任何部位。孩子天生好奇好动,不能硬性限制他们的活动,但一定要教给他们安全知识,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2)教给孩子意外发生时的应急措施。如果你知道一些自我保健和自救的知识,比如如何止血、防毒、防火、防冻、防震等。煤气泄漏时,先切断气源,开窗通风,千万不要马上开灯,否则会引起爆炸;如遇意外,如被他人敲诈勒索,会报警并拨打110、119等紧急电话。万一被强行拐卖,要懂得找机会逃跑或者找当地公安机关、政府部门。

(3)教育孩子掌握或了解保护自己的相关法律知识。比如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社会治安管理条例,交通法规等。,家长要结合实际情况,深入浅出地给孩子解释一些具体术语。

(4)培养孩子的自制力。有的孩子也懂安全知识,但天性调皮、贪玩、贪吃,自制力差。有时玩耍时忘记安全,造成他人受伤或伤害,或控制不住自己,吃陌生人的食物被骗。所以,家长要教育孩子不要随意接受陌生人的邀请或好处,以免掉入陷阱;注意培养孩子的应变预防和自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