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韶松与《陇右县志》
余少松编纂志书的愿望始于他的曾祖父余恩勋。余少松小时候深受曾祖父的喜爱。于恩勋“放学后,我会点《Xi志》,我会一直讲我小时候的先贤故事,我会先去我的家乡。饶州雉若得金,我若忠公,时有所论,必熟矣。”可以说,余少松对家乡旅游的热爱源于曾祖父的教导。而且,于恩勋曾经重印过《康熙之志》,这次重印的序言是衢州知府刘国光写的,于恩勋的重印序言。没有这个再版,余少松重修的《龙游县志》也就没用了。
余少松的编年史也与他的父亲余庆淳有关。光绪二十年,余庆·张春在凤武书院任教。13岁的余少松和他的父亲在凤武学院住了半年。余少松“开始渐渐理解家乡话,渐渐学会关注乡帮的故事。”那时候,余少松经常听父亲跟人说起县志年久失修,担心文献丢失,反复讨论修志的事。余少松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偷偷问父亲。父亲告诉我:“地方志是一个县的宝典,是对国家历史的巨大贡献。它的含义非常详细。我小时候很讨厌无知,一翻衣领就忘了。今天不能多提了。真可惜。”
四叔余庆的时代也对俞少松的修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光绪二十九年,余庆被任命为凤武高等小学宰相,余少松被任命为该校学长。余庆时代还谈到了编纂地方志。虽然没有成功,但余少松对此印象深刻,称“思考是有效的”。后来,余少松“生活在不断的学习中,遇到涉及郡县事务的人,长时间做笔记,参加互考后,得知康熙的记录中所载有许多错误,便成了《旧录》,起初不敢出示。”在编纂地方志之前,余绍松曾写过《旧志校勘》。
还有一件事,对余少松修志影响很大。光绪三十一年(1905),余少松赴日留学,郡县补助黄金200两,从编录结余中出。余少松说:“虽然数目不多,但私念是今天这种礼物送的,明天举报的人别无选择,只能遮遮掩掩,拍板了事。”
在编纂地方志之前,余少松利用自己在司法部的职务便利。“部里存着几百本地方志,有一本已经涉猎过了。我以部长令要求长官补充国民政府和郡志,又得到了三四百种,是我平时研究的结果,变成了《地方志札记》和《旧志补编》两个版本。”这样看来,余少松编纂记录还是相当有准备的。
余少松愿意赴约修志,也是因为母亲对楚家的贡献。当初余少松担心他当时是第二司法部长,情况复杂,没有马上回答。民国10年11月1日,君子再邀,余少松问其母。楚问曰:“君忘先人之志乎?”我是对的:“我不敢忘记!”余少松退了,又和公家商量,允许了。并在几件事情上达成了一致。比如要一个老人去期待,大家就想到了朱康祺先生。还有一种风格是别人斟酌之后无法改变的。截至宣彤年底,收集的房契进入中华民国后不能再进入。再比如,不可收的物品,不得以捐赠等理由要求收入,各乡长辈也要允许。余少松也表态不要报酬,大家都拒绝了。他宣称,自己应得的奖励都会储存起来,将来积累几个用于公益目的,绝不中饱私囊。第二天,余少松和郑维川谈了很久。
余少松请假回南方给母亲祝寿,史称“春晖”。日记原名《鲁愚日记》,民国10年11月14日改为《春晖堂日记》。
余少松回京后,第一次在日记中记录开编年史是在民国十一年二月。2月18日,他在《春晖堂日记》中写道:“读过章士斋《文史依桐》第八卷的人,都在讲编纂方志。最近,他们急于开始编纂龙游县志。所以他们一旦涉猎,他们的论点本来就很激进,但他们对历史很有学问,说志气的风格比标题更坏,标题比文艺不历史的情况更坏,而文艺不历史的情况更坏。”晚上,钟贤商定了《陇右县志》的编纂例,不按惯例,也不全用章句说顾之在此,但总有一天还是要修订的。”于绍松把县志分为以下几类:
地理考:进化论,新疆,山川,湖口,风土。
粮检:土地税、关税、仓储。
建筑测试:城垛,水利,学校建筑,邮政服务,寺庙崇拜,公共财产附属。
……
二月下旬,余少松在日记中多次记录阅读《龙游县志》。
余绍松留在北京编纂地方志,与陇右地方志局官员的交流主要以书信形式进行。比如1911年5月17日“陇右档案局送旧采访稿。”五月十九日:“附寄龙游县志子沛一封。”
俞少松非常关心修史的问题。除了查阅大量地方志之外,在县志中逐一查阅也是非常严谨的。如1912年1月17日“夜审访谈录所有书籍,县志各种表格将被撰写出版。”第18回:《何启传》的编撰,是旧志中的一个错误。合起来是建安十六年,后汉和吴军都没有魏中郎的官衔。"十九曰:"夜列县志,令三本名臣列传。”24日:“查阅浙江省收集的《自杀通志》,抄其中七篇纳入志。”25日:“到明朝编官榜的时候,旧志有几十处错误谬误。"二月二十六日:"继续夜间编官榜,直至明末。”“从拟定的面试人员章程中可以明显看出,意图相当明显,但又不像章程,因为要花很多心思才能使其更加明确,并附上我个人的意见,所以像第二次一样记录下来。“他还把龙游修志局面试官的规定抄到春晖堂的日记里。其中《采访章程》规定,必须指导每位采访者每月投稿15篇。但由于使用的方法大多不适用,我整理了面试大纲第39条,详细讲解了面试的方法,严格进行面试,收获颇丰。4月1日,余少松将前三天提出的采访提纲全部修改定稿,并记录在日记中。
民国12年后,余少松与助理编辑朱康祺书信往来更加频繁,大部分书籍和朱康祺的书信都有编号,但前三封未注明。第一次通信大约是民国12年2月2日:“写书祝老,不存稿。”编号的从2月6日第四段开始:“第四次写书,不存稿。”到1914年11月26日,已经编号为255。此后,他们的通信逐渐减少。直到民国15年2月18日结束:“法书劳261号,附两张票据。”
后来由于直接战争,余少松先是辞去了第二任司法部长,但仍担任法律博物馆顾问。民国十三年正月后,他辞去顾问一职,一心扑在学习上。并于一、二月间成为两卷本的“宗族考试”;三月,成为《建测》一卷;四月,成为《食货考》一卷;5月,方俊的《地理沿革》被修订成《山川河流》、《新疆李》、《风俗》三卷。六月,成为《丛载》一卷;七月,成了《同济》一卷;八月,编成八卷轶闻;9月,它被汇编成四卷本的《郑文》。到11月和12月,草案已经修改了三四次。
于绍松修志期间,也有一些情况。民国13年5月17日,余少松“得到一封信,说朱培华在《议坛宣言》中编纂记录毫无建树”,余少松随即上书。他在信中说:“志书的编纂是一个县最大最重要的事情。正如前者所听说的那样,因与当局意见不同而反其道而行之是不合适的。知道第一步不能就此止步,然而,人们不得不为他们的愚蠢致敬,他们深深地愿意顾全大局,照顾自己。”余少松对此非常生气。关于这件事,直到9月1日,吴继元还到北京谈过,愿意调解朱培华的事情。
当然,这个插曲并没有妨碍记录的编纂。余少松和档案局的所有人一起,做了一个晨检,一个晚补,献给了档案局。即使有时身体不适,他也从不停止。《艺文志考》、《官榜》、《选举表》、《人物传》等书稿出炉后,印了100多份,分发给记者和四乡士绅进行整顿。后来编纂时,对旧集记录存疑或不清楚的人逐一走访,先后统计出1500余条。直到民国十四年四月,全部定稿。
民国十四年五月底,余少松回到家乡陇右。此时,《陇右县志》初稿初步完成。1914年6月27日:“与同事召开会议,批准一项普通记录和一项地理考试。”28号:“宗族认同、编制、伙食供应三项测试变化很大,都和面试不一样。这次回来不是信仰的问题。”30日:“经批准的人物传记、英雄女性传记、手稿连载。”7月1日:“关于奇闻轶事的文章都批了,有一篇是公物,需要查一查。”2日:“将举行地方志续修讨论会。从明天起,所有的记者也要回国了。”22日:“明天早上,记者们将被再次召集来讨论记录的更新。9时30分,以邀请四乡君子留城而闻名的和,计有张永贤、朱培华、吴子沛、陈、许明伦、劳希范、老、苏、曲等来局会议继续筹款,并同意将北乡义学的租金作为地方志编纂的预备经费,以资借鉴章士斋的县志理论。人人称赞,却是白萌进了县衙才吐出来的。”7月23日上午,余少松乘船离开陇右,吴继元随他去了杭州。
《陇右县志》定稿于民国十四年十二月十三日。《县志》后,付梓把它记录下来,但他不想把它写完,所以又加了几百字。我寄了王的信,明知交通已断,却不能不寄。”《陇右县志》卷末有余少松撰写的后录《前志源流及编志始末》。在后期录制的最后,有感谢朱康琦等记者的话语。余少松写道:“因此,今天的战役取消了。如果朱老师不负责的话,面试和经费两头都没有。邵嵩虽勤快,岂肯为其夙愿买单?”对于那些在农村打拼的人来说也很棒。带着70岁的老人,千百年来义无反顾的回来,辛辛苦苦,怨天尤人,甚至换了家,换了地方军务,却不屈不挠。它的大胆和决心的精神尤其足以表明它正在到来...俞少松用这种方式向朱先生和其他先生们表示感谢。
12月23日:“黄、陈久之之后,二人都来读《龙游县志》。”我们可以判断,《龙游县志》已经在付梓出版。
民国15年1月6日(1926):“256号,智修奥,样品都送来了。”此时,《龙游县志》样书已经出版。三月五日:“将返南,嘱托他带五部新录到杭,一部给夏定侯,一部给浙江图书馆,一部给郑维川,一部给莫伯衡,一部给叶,各写一本。”《龙游县志》终于正式出版了。这本书从开篇到完成,一共花了21000元。
经过四年的努力,余少松的《龙游县志》成为地方志的经典。如今,这版《龙游县志》早已难觅踪影。翻开书页,不止有书法的清香;字里行间,更多的是对学习的专注和对桑葚的深情。
?5438年6月+2020年10月3日晚,老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