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报告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报告1
一.背景介绍:
小童,男,12岁,比较自由散漫,父母工作忙。虽然他很关心孩子的教育,但由于缺乏方法,他显得无能为力。该生对学习不感兴趣,上课经常发呆,和同学相处,别人稍微得罪他他就会报复。此外,学生往往对老师的教育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
二、原因分析:
和他父亲聊过之后,从侧面了解到他父亲不是很守规矩。回家后对学生做的错事缺乏教育方法,经常一味的打骂。同时,他的母亲非常喜欢这个学生,父亲的粗暴造成了他的固执和任性。另外,孩子以前的老师也反复教育过,没有效果,对孩子也感到无能为力。父母的批评责骂溺爱,老师的无能让孩子得寸进尺。
三、辅导过程:
孩子所有的外在表现都是内心的反应,所以教育要从内心开始。
第一,加强和他家人的联系,说服他的父母尽到父母的责任,摆脱他的心理困境。让他的父母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责任感,让他的父亲掌握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和手段。每周五父母来接孩子,我都会和他交流孩子在学校和家里的表现,以及如何教育孩子。由于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孩子们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逐渐变得不那么固执了。
第二,搭建师生与同学之间的爱的桥梁,让他感受到群体的温暖,恢复心理平衡。一开始他同学不愿意和他玩,他也问了老师三个问题不回答,故意装作不知道。我知道这是一种防御心理的表现,但其实他还是渴望得到别人的同情和关心,他迫切需要被爱的感觉。他不想谈,我也不急。而是主动接近他,逐渐缩短心理距离,消除他内心的焦虑和冷漠。慢慢的,他不再那么抵触,愿意和老师同学交流。
第三:各科配合老师,创造更多的机会让他在课堂上展示。课后多给他上课。孩子性格的形成,很多坏习惯的养成,其实归根结底都是学习成绩不好造成的。学习差,父亲的责骂,学习差,老师的责备,学习差,自暴自弃,所以在课堂上,老师们给他提供了很多尝试成功的机会,让他体验成功的喜悦和荣誉,增加良性刺激,激发自信心和上进心。心灵的交流和热情的鼓励温暖了他冷漠的心,让他重新找到了自信。
第四,在班里,给他一个位置,让他在群体中发挥作用。因为参与班级管理,他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另外,因为他的职位涉及录音,所以需要写一些描述性的文字。遇到不会写的字,他会去请教别人或者查字典,这也从另一方面提高了学习成绩。
四、教程后记:
虽然学生们取得了一些进步,但这还没有结束。孩子的坏习惯不是一天形成的,纠正起来肯定需要很长时间,中间可能会有反复,这就需要我们老师更多的爱、耐心和信心。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报告2
一、基本情况:
姓名:金佳迪性别:男年龄:11班级:5 (2)
家庭住址:
联系号码
二、问题行为概述:在校期间,学生经常被打骂,暴力伤人事件频发,严重违反行为规范。他的行为引起了同学的极大反感和许多家长的强烈不满。
三、案件生活背景:入学以来,暴力伤人事件频发:经常无故殴打同学,扯女同学的辫子,上课影响其他同学。只有一个吗?小恶霸?,严重违反了学校的行为准则。在家里,我不听父母的话。经常发脾气,动不动就扔东西,和父母吵。他父亲承认自己修养不高,对孩子管教粗暴。不听话就打骂。我还了解到,孩子特别喜欢攻击性的动画片、电视等,这就给他提供了模仿攻击性行为的条件。
四。对案件现状的分析:
从以上现象来看,陈静的行为是一种攻击性行为。攻击行为有三种:暴力攻击、动作攻击和言语攻击。对陈静来说,这三种行为都是。孩子有任何一种不良行为,一般都有一定的成因。要帮助他们改正这些不良行为,首先要找出产生这种行为的原因。
动词 (verb的缩写)咨询策略和流程:
父母的合作
人们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与金佳迪的父母进行了长时间的沟通后,我们逐渐就如何教育陈静达成了一致。我劝金佳迪的父亲不要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孩子,要多和儿子相处和交谈,用温情和儿子沟通。从那以后,我就很少听说金佳迪父亲打儿子的事了。金嘉迪特别喜欢看打斗暴力的场面,还时不时的拳打脚踢模仿。对此,我和他的父母交换意见后,在父母的引导下,改看一些既有教育意义又受孩子喜爱的书籍、报纸和电影。当孩子的坏习惯逐渐改变后,我要求他的父母立即给予表扬。鼓励,并用奖励的方法买一些学习工具、玩具等。对于孩子,从正面肯定他们的行为。
(B)教师教育
我主动和孩子沟通,我耐心的对他说:你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是不对的,对别人对自己都不好。如果你是被打的同学,你有什么感受?多想想自己给别人造成了多大的痛苦,就永远无法停止去做!老师相信你会努力改变的!?
我还要求同学在课堂上原谅金佳迪,不要和他说话?反对?,而是采取冷却和忍耐的方法。自我强化指的是学生取得一定成就的标准。我告诉他,如果一周内没有冒犯行为或者没有影响课堂秩序的课,他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奖励自己:比如成为一名光荣的旗手;在课堂上公开表扬等。,让他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不断进步。
六、案例辅导结果
两年来,在老师、家长和同学的帮助下,金佳迪暴躁易怒的情绪逐渐稳定下来。他的脸上少了生气,多了笑容。他与同学的关系日益改善,他愿意为班级和同学做好事。老师同学都忍不住说:金佳迪的蜕变真的太棒了!?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报告3
一.案例介绍
邓是我们班六年级的女同学。她有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黄色的头发,微微卷曲,成绩中上,智商中等,很害羞,内向,在人前不拘小节,上课从来不举手发言。老师提问,她总是低头回答,声音不清,满脸通红。下课后,除了上厕所,她总是静静地坐在座位上发呆。当老师让她和同学一起玩的时候,她只会对你笑笑,依然坐着不动。平时我总是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和同学一起玩。逢年过节,她爸妈让她一起去玩,一起去玩,她没去,连外婆家都没去。
二。个案分析
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和胆怯感。有的同学小学五年成功走过,也有一定的实力和优势。面对激烈的竞争,他们觉得自己做不到这一点,自己不如别人。自卑的心态让他们缺乏竞争的勇气和自信。当他们进入六年级,特别是参加毕业考试时,他们可能会感到不安。一旦中途受挫,就更缺乏心理承受能力,总觉得自己真的不行。在激烈的竞争中,这种心理障碍是成功的大敌。
1.个人因素
通过观察,我发现她长期受到自卑、害羞、焦虑、恐惧的负面影响。沉重的心理负担让他无法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一直怀疑自己的优势。即使面对成功,也很难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陷入失败的恶性循环。这会严重影响他的身心健康发展。
2.家庭因素
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庭,这导致父母期望他们的孩子能够成功,并导致许多小学生背负沉重的负担。当学生达不到父母的期望时,就会形成自卑心理,否定自己,怀疑自己,焦虑、担心、孤独、孤立等情感障碍随之而来。母亲帮不上孩子的学习,父亲每天晚上工作到深夜才回家,只是偶尔询问孩子的学习情况,对孩子期望很高,但表达方式很粗暴。
3.教师因素
在学校里,如果老师对一些学生不够了解,很少关注,很容易导致对这些学生的评价很低。一旦如此,经过几个月或几个学期,这些学生就会逐渐感到失落,得不到老师及时的表扬和赞赏。久而久之,他们会否定自己的一些行为和想法,逐渐不信任自己的能力和水平,越来越不自信。这个时候,自卑渐渐占了上风。另外,老师越来越偏爱少数尖子生,对于大多数属于中间状态的学生来说是沉重的压力,普遍滋生严重的自卑心理。再加上老师对学生的片面理解,越来越偏袒尖子生,进一步加深了小学生的心理压力,使学生的自卑心理日益严重。
多年的班主任经验告诉我,邓的同学出现这种情况,很可能是因为她有一定的心理问题。如何帮助他克服自卑,走出这个阴影?
三。咨询策略
从这个学期开始,我就一直在班上做这件事。班级是我家,管理靠大家?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惊喜地发现,邓的情况明显好转。在班级活动的影响下,她逐渐消除了自卑心理,真正树立了“我能行”的良好心态。现在她不仅喜欢和同学一起玩游戏,还积极参与班级管理和年级管理。看到她身上的变化,可以说是感触良多:
1.鼓励教育,激发信心。
?师爱是教育的基础?为了摆脱邓的恐惧,我经常在放学后有意无意地和邓聊天。中午她在学校午睡,就给她盖好被子,让她帮我写作业,发作业本。她从不在课堂上公开批评她,发现她有进步就及时表扬她。她经常对同学们说:你们看,我们的邓某今天坐直了!我们的同学邓很大声地回答了这个问题。我们的?在有意无意的语气中,全班被视为一个整体,邓是我们这个整体中的一员。渐渐地,邓开始喜欢和我亲近了。有一次,她天真地问我:老师,你是老师吗?我看起来不像老师吗?我问。?不完全是。你上课总是笑,老师上课不笑!?我乐呵呵地拉着她的手说,好孩子,这是因为你不知道,其实上课爱笑的老师很多!?
2.树立信心,激发动力。
我记得有个班级举办了一次组间演讲比赛。作为一个胆小的人,邓被她的小组选中了。我知道这是小组成员给她的机会,所以我动员了她的好朋友,请他们加入进来。一开始她不愿意,最后在父母和老师的鼓励下,她加入了。他做得很好。我和其他老师都称赞她是我们班的典型。她第一次在同学面前露出了开心的笑容。从那以后,她变了很多。我好像对很多课也有些兴趣。经过不断的鼓励和巩固,她取得了进步。有一天她问我:“我能做吗?”我说:“你这么优秀,当然可以。演讲都这么好,还有什么不能上的!”她激动地点点头。从那以后,她非常努力,成绩有了飞跃。
3.重视家庭,提高能力。
邓的心理自卑很大一部分在于家庭的教育环境和方式。于是,我邀请了她的家长,详细分析邓在学校的表现及原因,与他们交流,反馈,探讨解决孩子不良心理状况的方法,建议家长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我们应该给学生提供表达自己的机会。比如在家里:有客人回家,父母可以让她给客人递茶、剥糖果,或者让她陪客人玩一会儿,给你表演节目。同时,让孩子适当做家务,提高自理能力,从家务中锻炼孩子与家人沟通的能力。对孩子的进步给予肯定和表扬。
4.评估和提升自信。
我们开展了各种评比活动,鼓励她扬长避短。我们让她建立自己的成长档案,每个月评估一次,让她通过自我评估和小组评估来记录自己的进步。在评价中,邓从他人的肯定中得到了满足,获得了自信。在自我批评中,学会反思,逐步提升自己。为了唤起她自我教育的意识,每个月都给她一次正确的评价,邓的优秀个人事迹在班集体和家长会上受到集体表扬。这充分调动了她的积极性,使他在评价中有上进心,并产生了个人的力量,自律、自信、自强。
5.参与管理,自信自强。
通过深入的自我管理项目,我们给了学生更多的自我管理空间。在班上,我们提倡“班干部轮换制”和“组长负责制”。在年级中,我们引入了各种管理职位,使学生能够完全独立、自律、自信和自立。经过一番鼓励,邓也积极参与各种独立经营。从班长开始,她对自己,对同学,对事物的看法都有了明显的改变。她不再沉溺于自卑,而是表现出更多的自信和自强。在管理中,邓发现了一些管理上的问题。通过和老师交流,和同学合作,她所在的小组不仅通过了所有的测评,还在班里名列前茅。看到她的成绩,邓笑了。从那以后,她在学习上更加自律,更加积极,也更加自信。6.咨询效果
通过心理咨询,通过我们的关心和帮助,她现在已经改变了很多。邓的学习成绩不断提高,学校的模拟考试成绩全班第六。课后,他可以积极地和同学交流,玩游戏。他可以在课堂上举手大声说话。家长也反映自己主动在家学习,愿意跟父母说上课的情况,主动帮父母做一些家务。
动词 (verb的缩写)结论。
会自卑,往往是因为缺乏自信,或者对自己的某个地方不满意而自卑。不管你有多少不好的地方,都不要对自己失去信心。自信是自己的。一旦失去,就很难再找回,但只要你一直对自己充满信心,就不怕自卑。对于有自卑心理的人,要多关心他们,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
面对邓的成功,我更加意识到激励和集体力量的作用。所以,像邓这样的学生,应该好言相劝,不能操之过急。老师不要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不好的表现上,而应该多关注孩子的长处和特长,让他们逐渐放下自己的心情,慢慢改变对周围事物的不正确的想法,让自己融入群体,一点点感受到给予他们的善意,通过多重的评价和活动,让他们自信自强。从而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父母、老师、同伴身上,最终消除与大家的隔阂,愿意接受教育者的教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