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开展小学德育工作
课堂资源是教育内容的核心资源。如何挖掘教材中的德育资源,也是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资源的形式和主要目标。一方面要把思想道德教育融入课堂,同时要充分发挥其他学科丰富的德育资源。其中,社会人文学科比理科学科更有优势。如语文、品德与社会课程、实践课程等学科,在不改变教育目标的前提下,要全面贯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培养计划。在课堂上进行科学学风和不屈不挠精神的教育,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科学逻辑思维,还可以促进学生形成爱国情怀,锤炼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
在不同学科的德育渗透中,既要依靠传统的黑板粉笔进行形象化教育,又要有效利用现代社交多媒体技术,将多媒体素材快速有效地传递给学生。基于小学生想象力丰富但理解能力较弱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应灵活多样,如利用Flash动画、PPT课件等简单易懂的多媒体方式,科学灌输教学内容。现在,各种教育网站上都充斥着许多教育视频资料,教师可以从网上下载这些资料,为德育课添加更多的学习材料。通过这些多样的材料,教师可以迅速抓住他们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多感官认知能力,利用多种德育资源,避免僵化的教条主义。
此外,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课堂导入,培养学生的习惯。通过表彰学生身边的好人好事,增强学生的成就参与感,让优秀的学生继续发扬自己的优秀品质,从这些榜样身上激励其他学生努力学习,从而落实德育的基本要求。
2.加强综合实践活动教育。
道德教育不能只靠外界的说服和教育。教师要不断创新,研究和探讨好的教育方法,努力寻找德育的新出路。不仅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德育对他们思想的有益影响,还能满足孩子们的愿望,参加一些美好而温暖的活动。比如学校可以定期带领学生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可以提前通知学生给他们做一些小礼物。这样既能给老人带来温暖,又能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锻炼实践能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学校还可以在体育课上或春游之际,带领学生参加自然环境观察和记录活动,让师生共同参与,让学生亲身体验环保的重要性,为培养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可以组织学生去农田劳动,可以让他们体会到粮食和劳动果实的来之不易,从而养成节约意识。这种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给孩子们提供了良好的亲身体验,也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了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
3.注重校园文化氛围的建设
如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一直是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学校要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校园网站、报刊展窗、班级黑板报、学习园地等宣传系统,弘扬爱国情怀,展示国徽国旗、名言警句、科学典型、先进教育家等体现民族精神的人物,建设校史馆和心理咨询室,重视德育室和美育室的开放。通过班级主题班会和课堂互动,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八荣八耻》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德育资源,结合传统节日,在“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七一党建日”、“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等重要传统文化节日中,充分发挥节日本身的作用。结合班会、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班级黑板报评比等活动,组织学生了解这些节日的历史和内涵。通过组织学生学习、参观相关电影资料和图书文献,进行法律思想等相关方面的德育教育,组织开展传统文化诗词朗诵比赛,举办传统文化节文艺演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主义教育和遵纪守法教育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