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公里马拉松我想到了什么?

0-18公里

开始一件事永远不会太晚。

2022年第一天,我跑马拉松。虽然三个月的训练计划只实施了一个月,但我被盲目的自信蒙蔽了双眼,坚信自己可以轻松完成比赛,于是我快乐地走过了马拉松的小步。

记得小时候经常生病。我还记得我去医院的路上,遇到邻居,跟我妈说,这孩子怎么这么娇气?

从小学到初中,父亲每隔一段时间就带我去隔壁滕州,每次都是我去看医生。高中进军训的时候,我的腿一条一条肿起来,我爸妈只好来学校接我去医院。

高一学校要求晨跑。我在作文里写了“刚跑几步阑尾炎就犯了。”教语文的曲老师给作文打了高分,除了这句话旁边有个大大的问号。

高中的时候经常生病,有一次作业没写完,教数学的裴老师嘲笑我:又生病了?经常带病上课,导致我的同桌蒋勤在我繁忙的学习中照顾我。

这种病班上班,是一种励志文化,真的需要淘汰。

大学体育课要跑800米。每次跑步的时候,右腹部和胸部极度的不适让我误以为自己得了阑尾炎或者心脏病,所以经常会在半途掉队,走回原点。

总之,我从小身体虚弱,讨厌跑步,经历过运动渣渣,已经深入我的脑海和经历,容不得马拉松这个词。

工作后,为了让身体保持在一个基本的运动量,我和大多数人一样,钓三年鱼,晒两年网,去健身房,跑三五公里,做瑜伽,到了30岁。

2020年下半年,田同学说:去皇后镇跑马拉松?

我回答:跑步的时候心痛。

他说:这是一个过程,调整好自己的气息,挺过去就好了。我说:我跑步的时候肚子疼。

他回答:那就空腹跑。

于是,在社会舆论中,身体素质在快速下降,于是我开始了。从一天跑100米到400米,每个周末都去公园跑步,每周比上周多跑一点。

当我能跑6公里的时候,我报名参加了皇后镇的10公里长跑。当他能跑16公里时,他报出克赖斯特彻奇半马21公里。

当你跑马拉松时,看到一个带着花的老人,你绝不会感到惊讶。这是只要你愿意就能做到的事情,不管年龄和基础。

18–28公里

精神力量比体力更重要。

“这才进行了一半,你为什么这么累?”我对自己的体力有点失望。一边补充能量,一边告诉自己:“放弃不是我的选项,什么都不要想,一步一步往前跑就好。”

我听了迪士尼前首席执行官罗伯特·艾格写的《生命之旅》。跑到28公里的时候,我的腿从上到下都很紧张很疼,情绪很激动。书上说乔布斯告诉埃德加他的癌症复发了,我忍不住哭了。

我哭了,情绪和身体好像都得到了释放,精力充沛地跑着。可惜,这种势头很快又失去了。我脚下的步伐越来越慢。我以为以前跑半马的时候,没有想过要跑全马。那时候,看着别人跑,很难受。

虽然我羡慕一枚全马奖牌,但我没有勇气挑战自己。

就像我们常常羡慕当年下海的人,羡慕现在抢占媒体风口的人,却没有勇气去尝试自己的篇章。我也很羡慕有些人可以抛弃世俗意义的成功,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却没有足够的心去克服来自社会、他人甚至家人朋友的眼光和压力。

强大的勇气和内心往往是战胜精神苦难的产物;就像一个强壮的身体,是训练后肌肉撕裂重组的结果。

28-35公里

欲速则不达,坚持才是精髓。

35公里后,大脑再怎么想继续跑,腿也不会听你的,适当的头脑绰绰有余。感觉准备崩溃,当场睡着。

同时,我想跑得更快,因为我想快点结束这种痛苦和无聊。事实证明,片刻的用力不仅可以跑步,而且消耗的体力也很少。

终点的距离就在那里,你无法靠近它。如果你快或慢,它不会来或去,就在那里。于是我放慢了脚步,无论多慢,我依然坚信,只要一公里一公里的积累,我就能跑的很远;只要把难的事情逐步分解,过去认知中的“不可能的事情”就能完成。这是我跑了半马才明白的道理。

最近开始写作,写作也像长跑。所以把它分解成小事情,小到只是记录。

把自己的人生经历、心中的感受、脑中的想法都记录下来,然后分享一些可能对别人有用的记录。只有有足够的时间沉淀和叠加,才能从质的方面改变一种生活状态。

35- 42公里

向所有战胜了的人致敬

身体和精神都面临极大挑战的人

35公里后,因为头疼腿疼,不能听有声书了。

我想在新闻中,在地震废墟中等待救援的人们,不得不依靠多么强烈的求生欲望来克服身心折磨,等待救援;当我想到我见过的每一个运动员和重病患者都生动地描述了他们的疲劳和痛苦时,我对生活充满了敬畏。

此刻我的痛苦和他们相比只有不到1%,但是跑完这场比赛,我一定会对别人的痛苦有更多的同理心。

最后我没有太多的感慨,只是想:“终于不用跑下来了,找个地方用冷水洗洗腿脚,缓解一下疼痛。我要回家睡觉了。”

或许,正如村上村上所说,“终点线只是一个标记,但并不代表什么。关键是一路上你是怎么跑的。人生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