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
义务教育阶段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 (1)道德与法治作为初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落实“以德育人”的教育目标具有重要价值,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特别是要按照新课标的要求,积极探索更加科学的教学模式,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尚未将其与“以德育人”教育目标的实施紧密结合起来,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认真改进。
一,“新课程”下初中思想品德与法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相对简单。
要做好新课标下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不断优化教学目标是必不可少的,但从目前部分教师来看,教学目标还是比较单一的。比如,一些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没有深刻认识到道德与法治教学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作用,也没有将其与“以德育人”的教育目标和素质教育理念有效结合起来,“应试教育”思想依然存在;还有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从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探索意识、创新意识等方面来设计教学,直接导致了《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单一,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这已经成为制约《道德与法律》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予以重视和认真改进。
(二)教学方法缺乏创新。
目前,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导致教学质量不高。例如,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将“以人为本”作为重要的教学理念,导致在教学方法上,特别是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缺乏对学生的有效教育和指导,导致学生虽然知识有所收获,但在具体实践中缺乏落实。一些教师不重视案例教学的应用,学生对教学内容理解不够深入,甚至很多教师采用说教式、理论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此外,互动式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方法和调查研究尚未得到广泛应用。
(3)教学体系不完善。
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来说,健全完善的教学体系是强有力的保障。但是,目前一些教师在构建道德与法治教学体系方面还不到位。例如,在教学活动过程中,部分教师在信息化教学体系建设方面相对薄弱,在推进“互联网+”教学方面缺乏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教育信息化水平相对薄弱,尤其是多媒体PPT技术、夏沃白板技术和“微课”的应用不到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体系的不完善还表现在:部分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缺乏对教学内容的有效整合,尤其是“带教案”的教学模式相对较多,在培养学习兴趣、应用生活化教学方面不够系统。
二、“新课标”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改进策略
(1)优化教学目标。
初中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严格遵循《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同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一步优化教学目标。最重要的是把道德与法治教学作为落实“以德育人”教育目标的重要平台。教师要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和战略思维,通过推进《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的创新,努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就要求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对整个教学活动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特别是针对学生道德与法制方面的薄弱环节,在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比如,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具体实践中,从而有效地学习、理解、遵守和运用法律;同时,也要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服务意识、团队精神和遵章守纪意识。
(2)创新教学方法。
众所周知,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科学的方法可以事半功倍。由于《道德与法治》教学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使学生达到“知行合一”。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应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作为重要的教学方法。比如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方面,既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样的言行是道德的,又要引导学生运用到具体的实践中去,让学生做到“知行合一”。我们应该重视“案例教学法”的应用,以加深学生的理解。比如对于法治教育,可以把社会上的违法行为作为“反面案例”,让学生明白违法的危害等等。更注重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采用“两人一组分班”的方式,在讲解完相关理论知识后,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交流互动。
(3)完善教学体系。
初中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师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教学体系,努力使教学活动更加规范化、系统化,同时在兴趣上实现突破,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教师可以大力推广“互联网+教育”模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PPT技术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设计,使其更加直观、演示、有趣,这就需要加入更多的音频、视频甚至Flash动画元素,营造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情境。应努力构建“生活化”的教学体系。比如,在开展具体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孝”文化,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孝敬父母。要更加注重“游戏化”教学体系的构建,比如在具体的教学活动过程中,可以通过“角色游戏”来进行,可以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
综上所述,要做好新课标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改革和创新教学模式至关重要,特别是要与实施“以德育人”的教育目标有效结合起来,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积极探索更符合学生实际、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模式。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存在的问题,运用系统思维和创新思路,着力在优化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方法、完善教学体系等方面取得突破,从而大幅度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质量。
《义务教育阶段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二)》学生通过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参与本课程的教学活动,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塑造优秀人格,充实精神世界,认同并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其科学的社会实践活动奠定基础。然而,一些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未能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卓越的教育理念,继续采用灌输式教学。基于此,探索基于课程标准的相关教学策略,对于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尤为重要。
一是遵循原则,打造高质量的道德与法治讲堂
教学原则是指导教师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科学开展教学活动、有效实施教学目标的前提条件。教师的教学实践只有符合教学原则,才能创建高效的讲堂,这就要求教师在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遵循以下教育原则:一是以知识为先导,提高素养。教师需要深入挖掘教材的内涵,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赋予教学内容更多的教育意义,确保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更多的终身知识和技能,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目的。比如在“走进社会生活”的教学中,教师既要教会学生遵守社会规则,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加持下科学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又要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创新,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积累社会生活经验,塑造优秀品格,提升个人能力,提升学生核心素养,让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更有意义。
第二,灵活变通,与时俱进。教材编写滞后是客观事实,国家建设发展的步伐从未停止。因此,教师要以道德与法治课为载体,搭建学生与时政的互动平台,让学生随着国家建设发展的步伐不断成长,保证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教育制度灵活机动,积极践行新课程标准,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质量。比如,教师可以在讲授《关于道德的社会生活》时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收集生活中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关于“道德”的小事,让学生对“道德”有更深刻的理解,在落实教学目标的同时达到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的目的。
第三,积极教研,提高能力。教师作为新课程标准的实践者、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应坚持教学研究的原则,实时分析教学情况,根据学生学习状况、教学任务完成情况和课程标准开展教研活动,不断调整《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师的教育能力,为完成新时期《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任务奠定基础。比如,教师在结束“社会生活中的道德”的教学后,发现学生未能有效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教学研究明确了教学内容中“教育过度、引导不足”的缺陷。因此,教师可以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适当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真正融入社会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践中纠正学生的行为习惯。老师重复的知识没有学生实践的扎实,能理解透彻。因此,通过教研教师,明确新课标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需要一个“实践教学”的场所,通过实践锤炼学生,引导学生塑造优秀品格,以实践为纽带拉近学生与教学内容的距离,减少教师的教育阻力,进而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