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数感
一、培养学生数感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1,建立数感是提高学生素养的标志。
建立数感可以理解为学会数学思维,即形成数学的、抽象的观点,运用数学进行预测的能力,运用数学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然而,以往的数学教育过分强调单一的知识和技能训练,忽视了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忽视了数学的实际应用。在学生中,经常出现这样的笑话,比如一张床的长度是2厘米,一个鸡蛋的重量是2吨,学校操场的面积是1平方米。《标准》把培养学生的数感作为重要目标之一,旨在克服数学教育脱离生活、脱离实际的倾向,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和体验真实问题,用不同的方式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培养学生的数感,可以帮助学生从数学上理解和认识问题。
培养学生的数感,就是让学生多接触和了解真题,有意识地建立真题与量的关系。举个例子,一个学生家里收了八袋花生,卖了能拿多少人民币,就要估算每袋有多少公斤,每公斤多少人民币。再比如,学生去文具店买练习本、铅笔、墨水等学习用品时,必须考虑数量、单价以及要带多少钱。思考这些问题的过程是一个“数学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逐渐学会用数学思维去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数感,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分析和解决一个问题可能需要不止一种策略,必须有意识地主动联系一定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才能构建与具体事物相关的数学模型。有一定的数感是完成这类任务的重要条件。例如,如何对学校运动会的所有参与者的动员进行编码,这是一个实际问题。没有固定的解法,可以用不同的方式编制,不同的编排方案在实用性和简洁性上可能有所不同。比如你可以从人数上分辨班级,区分男生女生,或者快速知道一个团队成员在参加什么样的项目。
二,培养儿童数感的教学策略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应该面向全体学生,数学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数学素养不仅仅是用计算能力的高低和解决书本问题的能力来衡量的。学生学会数学思维,用数学方法理解和解释实际问题,能从现实情境中看到数学问题,是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建立数感。但是,学生数感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体验和建立起来的。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相关内容,加强学生数感的培养。
1.在数的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引导学生接触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运算、解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字的意义,认识数字在表达和交流中的作用,从而初步建立数字意识。”对数的概念的实际体验和理解与数感密切相关。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材本身的逻辑顺序,让学生在理解数的过程中更多地接触和体验相关的情境和事例,在现实的背景中感受和体验,这将使学生更具体、更深刻地把握数的概念,树立数感。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摄取生活资料,让学生感知数字。
小学生的生活体验中充满了与数字相关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字感就是让学生用数量意义感知周围的世界。因此,在认识数字的过程中,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根据所学数字的内容去寻找数字、观察数字、感知数字,让他们每天都觉得数字近在咫尺,离不开数字。
比如教数学的时候,开了一个“每天和数学交朋友”的辩论赛,有同学大言不惭:“要看你早上按表几点起床;通话取决于电话号码;进教室要看楼层和班级...每天不跟数字打交道,我们做不到。”
比如在教多位数的读写时,让学生说说身边的数字,以及生活中用到的数字。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说出自己的学号、生日、身高、体重和鞋码;你家所在的街道号、门牌号、汽车摩托车牌照号、你家的电话号码、你居住地区的邮政编码;你喜欢的一本故事书有多少页,1页有多少字,你在菜市场买菜多少钱,各种菜的价格;在商场购物要看商品的标价,这些标价和购物款都是有意义的数字。通过引导学生对具体量的感知和体验,使学生对数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为构建数感奠定了基础。
(2)设计多种方式让学生表达数字。
抽象的数学符号并不是表示数字的唯一方式。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达数字,有助于理解数字的发展过程,增强数字感。比如通过数学故事,可以向学生介绍古代人用“打结的绳子来数数”的方式来表示数字,用计算芯片来计算。
(3)打开思维空间,让学生学会发现、说出和使用数字,从同伴表达的数据信息中发现和思考问题,学会用数字描述和交流。比如,我在教完“一万以内的数的认识”之后,设计了“家庭中的数”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自己家里收集“数”,在课堂上交流。学生收集的数字简直五花八门:有多少积蓄,一个月用了多少电,用了多少吨水;家里有多少书、衣服、碗;地上铺了多少地砖等等。有同学质疑:小明家一个月用电390度。平均每天用多少度电?如果按每度电50美分计算,一个月要花多少电?如何省电?.....学生将具体问题与数学联系起来,用数学方法思考问题,体现了学生运用数字的意识,在交流中发展了数字感。
2.在数的运算教学中培养数的意识。
《新课标》提出:“要重视口算,加强估算,倡导算法多样化;应减少简单的技能训练,避免复杂的计算和程式化的叙述。”结合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算法,可以增强对运算实际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数感。
比如在教“余数除法应用题”的时候,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开放题:“有21个学生游园,每艘船最多可以坐5个人。你至少需要租多少艘船?坐船最合理的方式是什么?”通过计算21 ÷ 5 = 4...1,学生在这个实际问题中认识到商4和余数1是什么意思,得出五只船是必须的结论,但这只是一个解。有同学通过分析得出结论,三条船上也可以各带五个人,另外两条船上各留三个人;或者一条船五个人,另外两条船各三个人;或者五个人一条船,四个人一条船等等。在探索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真正理解了计算的意义以及如何利用计算的结果。
3.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数学知识是抽象的、概括的、逻辑的。只有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际背景,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口试、动脑等方式参与学习。,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感受数学知识,建立数感。
例如,在讲授“千克的初步认识”时,我设计了操作活动:
(1)称重:学生称苹果(1kg)、盐(500g,2袋)、洗衣粉(250,4袋)。
(2)数数:同学们,每公斤盐有几袋?1 kg洗衣粉有几袋?1斤苹果有几个?
(3)称重:学生用手称出自己的1kg物品,然后在小组内交换物品,闭上眼睛实现1kg的重量。
(4)找出来:老师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三个形状相同、重量不同的盒子,并要求学生不要用秤称,让学生用手找出重量为1 kg的盒子。
通过接下来的一系列操作活动,学生们“触摸”到了数学的知识,体验到了“1kg”的实际重量,获得了亲身体验,感受到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通过感受苹果的等重实现了1kg的重量,从而利用这种直接体验来衡量其他物品的重量,培养了学生的兴趣,为以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经验的丰富,可以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引导学生找出实际问题中隐含的关系和规律,初步掌握一些有效表达、处理和交流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工具,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数感。将数感的建立与数量关系的理解和应用结合起来,将符号感的建立与初步数学模型的建立结合起来,对提高学生的整体数学素养将起到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