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有效开展幼儿教学活动的思考?
一、选好教材由于幼儿园课程具有启蒙性、融合性、开放性的特点,教师在教材的选择上有充分的自主权。教材质量是保证集体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前提。一套好的教材。
首先要考虑它的科学性,给孩子的信息是否正确、科学;
其次要考虑是否有教育意义,孩子能明白什么道理,能培养出什么品质;
第三,要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原有基础,即所选教材是否能被孩子接受,与孩子的年龄特点有多大差异;
第四,要考虑孩子的兴趣需求,注意选择的教材是否能吸引孩子,让孩子产生学习兴趣。教材的选择,只有考虑到自身的科学性和教育性质,考虑到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点,才会激发孩子的求知欲,集中注意力。因此,选择好的教材是保证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前提。
二、制定恰当的目标在选择好一套教材后,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恰当的教学目标是实现集体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基础。教师在设定目标时,要考虑目标的全面性、适当性和可操作性。综合性是指知识与技能、习惯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自然渗透与覆盖。适合性就是要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实际班级,这不仅与孩子已有的经验有关,而且具有挑战性。可操作性是指活动目标要具体明确,突出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目标的表达上,教师要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使用“体验”、“感受”、“喜欢”、“探究”等词语。比如“手印螃蟹”的活动目标是体验用手掌打印蟹壳,尝试用绘画的方式展现螃蟹的不同动态;让孩子愿意介绍自己的作品,自主创作有趣的故事情节。这样的目标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表达清晰。但有些目标比较空洞,比如“发展孩子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感受力和表现力”,这可能是教学的中长期目标,而不是一个活动就能达到的。
三、合理设计教学环节一次有效的集体教学活动,除了选材好、目标恰当外,合理设计教学环节是关键。对此,我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这六个环节:激发兴趣、引发问题、唤醒警惕、注重体验、尊重差异、注重整体。首先要集中孩子的注意力,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如栩栩如生的手偶、丰富多彩的教具、多媒体课件等等。根据孩子注意力的特点,把最重要的内容安排在课后5分钟到15分钟的时间段;其次,要根据儿童思维的特点,使教学内容由易到难,具体、生动、有趣;再次,要根据孩子学习的特点,调动孩子的各种感官,创设环境,提供材料让孩子亲身参与和体验,还要考虑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安排分层次、有挑战性的内容,既尊重差异,又注重全体。尽可能让每个孩子在活动中获得成功感,获得精神和情感上的震撼。
四、设计恰当的提问在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的提问非常重要。一个好的问题能有效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引发孩子的思考和探索。那么,如何设计问题呢?首先,教师要考虑问题与活动主题的联系。比如在“我要上小学”活动中,老师问“幼儿园和小学有什么区别?”孩子可以就此与主题紧密讨论,列举许多不同之处,对小学生活有一定的了解。直接提问可以引导孩子快速进入活动主题,节省时间实现教学目标。其次,教师要考虑问题的恰当性,即孩子是否能回答这些问题,是否适合回答。给孩子提问,要从孩子已有的个人经验出发,让孩子在思考问题时,结合自己的经验,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知。第三,设计问题要注意开放性和挑战性。教师的提问能否引起幼儿的思考,激发幼儿的探究行为,直接关系到教学活动能否进一步推进或顺利延伸,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开放性、挑战性的问题可以提高孩子的思维深度,让孩子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发现一些新问题,探索新知识。否则孩子的认知不会发展。第四,设计的问题要分层次。孩子的发展水平不一样。孩子个性的差异,要求老师的问题也有一定的层次。如果你有一个难而灵活的问题,请一个能力强的孩子来回答;基础题和综合题,能力中等的孩子都能回答;简单的问题,请回答能力相对较弱的孩子。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另外,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老师也要给孩子留有提问的时间和机会。在一次活动中,教师不仅要问,孩子答,还要采用“孩子问,教师答”和“孩子问,孩子答”的方法,既能培养孩子的问题意识,又能训练孩子的思维方式,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动词 (verb的缩写)有效反应在课堂上,教师要对幼儿的各种信息做出灵活的反应,并做出有效的反应,这是一名幼师必备的教学素养。那么,在教学活动中如何有效应对呢?首先,教师要对来自孩子的信息进行价值判断。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及时捕捉和分析来自孩子的信息,哪些信息对教学有帮助,哪些信息要及时回应,哪些信息可以引导和进一步拓展。其次,我们应该理解和尊重孩子。教师要真正静下心来了解孩子的想法、思想、行动和行为,尊重孩子的想法和行为。只有充分了解儿童,掌握儿童的年龄特点、发展规律和近期发展领域,才能发现他们的需求,及时满足他们的需求,并做出有效的应对。第三,我们应该采用多种应对策略。教师回应孩子的策略有很多,比如表扬、质疑、质疑、参与。如何选择有效合理的策略来应对幼儿,也是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陈家镇幼儿园组织的“可爱水鸟”活动中,一个女孩模仿仙鹤的动作:身体前倾,抬头,双手垂在身体两侧,脚趾绷紧,随着音乐有节奏地行走、点头、旋转,表情生动,动作优美。老师发现后,及时表扬,让她在小组面前示范。其他小朋友也积极参与,想出了很多漂亮的动作。这种表扬回应策略,激发了孩子的表达欲,取得了非常好的活动效果。在一次“四季风”活动中,老师设计了这样一组问题:现在是什么季节?一年有几个季节?四季有什么区别?这些问题帮助孩子梳理已有的经验,让他们知道一年不仅有四个季节,而且每个季节给人的感觉都不一样。如果没有老师的紧迫提问,孩子们的经历将是支离破碎的。另外,参与也是一种应对策略。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孩子遇到困难有时会表现出兴趣,有时会放弃。这时,教师的及时参与可以有效地调动孩子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比如中班的“小叶子”活动,老师让孩子听音乐编舞,孩子觉得很难,不知道怎么编舞。这时候老师及时介入,随着音乐和小朋友一起编舞,一下子调动了小朋友的积极性。孩子们观看老师的动作,模仿跳舞,使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6.激发师幼互动在评价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时,师幼互动的质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师幼互动的策略一般有五种类型,即示范和训练策略——教师耐心、规范、细心,通过榜样和例子鼓励孩子;接近融合策略——教师与孩子广泛交谈,分享感受,教师设身处地,积极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引导和帮助策略——教师投球回应,保持孩子的兴趣,循序渐进,鼓励孩子解决问题,组织孩子教学,互相学习;平行干预参与策略——教师引导讨论,形成一系列规则,启发孩子思考,巧妙解决矛盾;支持发展策略——老师提供平台,分配任务,给孩子自由创造的空间。师幼互动的策略多样而复杂,因此根据不同的活动和方式会产生不同的师幼互动方式。例如,在阅读活动中,师幼互动的策略是支持性互动——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帮助他们积累阅读经验;诱导互动——帮助孩子分析阅读材料,及时给予指导,提供步骤;介入式互动——用抛砖引玉和设疑讲道理的方法,让孩子带着问题阅读;还有合作互动——通过平等对话,让孩子在交流中分享阅读的快乐。这些互动策略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互动的关键还是在于教师的观察和判断,在于教师的即时调控和专业水平。比如,在一次“有趣的报纸”的教学活动中,老师问:你喜欢看报纸吗?一般情况下,孩子会说“喜欢!”但是一个小男孩很自信的说:“我不喜欢!”我不喜欢看报纸!“教师如何应对这种意外情况?老师不慌不忙地说:“真的吗?据我所知,爱看报纸的孩子会有知识,会成为医生!”说到这里,其他小朋友立刻抢着回答:“我爱看报!”“老师巧妙的回应,既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也给了其他孩子一个很好的引导:大家都爱看报纸,可以增长见识。要开展一次高质量的集体教学活动,除了上述因素外,还有很多因素,如教师的素养、语言能力、教学风格等。这些因素还有待探索并在实践中得到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