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外阅读现状分析
现在家长普遍重视孩子的阅读。很多家长引导孩子读一些书。从整体上看,儿童在阅读中表现出一定的性别特征。比如女生可能更喜欢曹文轩和杨的系列作品。男生比较喜欢一些科普书籍和杂志。
这是我们观察到的小学生阅读比较好的一个方面,而让我们担忧的是孩子在阅读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小学语文课堂应该是小学生阅读能力成长最肥沃的土壤,但就我们接触的学生来说,抄单词抄课文仍然是小学语文学习的主要方式,这让学生非常反感。不仅是没有时间阅读,更重要的是家长和课外辅导机构在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获得阅读技巧方面做得不够。
二是学生阅读内容碎片化,阅读-主题阅读层面相对欠缺。很多同学对历史人物比较了解,能讲很多,但是对一个历史人物缺乏比较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很多同学也能说出一大堆科技术语,但对一个科技领域缺乏深入细致多角度的了解。
第三,在阅读内容上,科普课很多,但缺乏以情感体验和熏陶为主的文学阅读。这个问题可能更多的存在于男生身上,也许是因为男生在情感和心理上成熟的相对较晚。如果是这样,老师和家长应该更加重视文学阅读对男孩成长的作用。
第四,基于意识形态思辨的哲学读物较少。这个问题可能是因为缺乏适合孩子阅读的这方面的书籍。我们推荐过小学高年级的孩子读《儿童哲学智慧》这本书,孩子们很喜欢。还有一套蔡志忠先生的漫画系列,也很优秀。我们也希望出版业为孩子们提供更多这样的好书。
在小学阅读教学堪忧的背景下,一些课外辅导机构开始涉足阅读教学。笔者听过一些辅导机构的录播课,完全变成了书籍的知识整理,理性分析取代了学生的感性认知,一些名著中的人物图解和人物思想分析吞噬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教学形式上,课外辅导机构的口语和阅读取代了学生的阅读,是饮鸩止渴的事情。学生看似读了很多书,其实是在听,而不是自己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素养积累。
不过一些课外辅导机构开设的阅读课程还是很不错的。比如某机构的“超级阅读计划”,很有国际视野,不仅引导学生读书,还引导学生去实地考察和采访。阅读书目还包括经济与管理,以及“发散思维与创造能力”的训练,这与今年北京中考作文题目“阅读实践与收获”的价值取向非常吻合。
阅读课程滞后。
就学校而言,阅读课确实比较落后,即使学校有阅读课,也基本是围绕考试中设置的那些名著来进行的。
以我所熟悉的北京为例,因为中考和高考要进一步扩大名著阅读的权重,为此,各校都有意识地推广名著阅读。这是一个被动选择的结果,就是中考或者高考考什么,然后我们就专注于教什么,学什么。很多时候,名著阅读背负着应试的枷锁,成为名著知识点的记忆。
很多学校在寒暑假的时候都会给学生推荐一堆书。但事实上,学生并不能很好地执行,他们只能阅读其中的一小部分,甚至为了完成任务而简单地在网上摘录一些东西,而没有真正阅读。更多的思考如何完成书单的任务。结果就偏离了真实的读数。
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中,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甚至是老师,确实有一种把阅读当成所谓课外内容的倾向。正是因为阅读被当作课外内容,学生在阅读时才会考虑:哪些是学习期间的主课,哪些是辅课?主科要好学,副科差不多就够了。
所以认为课外阅读不重要,只要上课把内容学好就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缺乏相对清晰、深入的阅读观念指导,所以学生只会专注于语文教材的学习,而不能很好地拓展到教材之外。其实语文课本的阅读可以算是精读的一种,但是这种精读远远不够,还需要课后的泛读。只有这样,语文学习才能做得更好。
确实有些学校有一些专门的阅读课,有老师的指导,还有学生家长老师的* * *阅读,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是用局部的、最好的个体展示来代替整个学生层面。所以,这种阅读课程对学生阅读的促进作用有多大,是否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是否能很好的普及,我们不好评价。
诚然,一些有思想的老师在自己的课堂上做了大量的阅读教学实践,但在大范围的中小学,并没有专门的阅读课,这意味着阅读课本身作为一门学科课程,并没有真正进入课程体系。虽然单靠一两个老师进行阅读指导的做法相当困难,但还是可以小范围推广的。
但如果整个推广,尤其是阅读作为一门课程纳入专业课程体系,需要全面系统的深化教育改革,这是一线教师力所不及的。但是在中国的教育改革中,经常会出现不进课程就不被重视的情况,尤其是不进考试制度,就不会得到很高的重视。但一旦纳入考试,却往往为了取得好成绩,在实际操作中,用力过猛,导致教与学的变形。这样就违背了阅读课的初衷,真是进退两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