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化教育有几种课堂教育策略。

第一,主观参与策略,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让学生自主学习。

人的发展最根本的是主体发展。人的主体的发展是以活动为中介的。活动是人的主体性的生成和发展机制,也就是说,人的主体性是在活动中生成和发展的。

活动教学研究的目的很明确,就是给学生提供一个学习和发展的空间,让学生在各种教学活动中学习知识,增长才干,在实践的基础上培养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和操作问题的能力。

学生是活动教学的主体。活动教学策略的制定和内容的确立是以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年龄特征为基础的。在活动教学的实践中,只有研究和把握学生的特点,才能因材施教,做到实事求是,体现主体性。

参与教学策略重在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小班教学的意识。这种参与是主动的、有贡献的参与,而不是被动的接受。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参与教学的全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运用参与教学策略时,要把握好两个操作步骤。1全员参与。2主动参与。在教学中,教师围绕教学目标,努力营造学生积极参与的场景,让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畅所欲言、有所疑惑、乐于参与,同时注重对学生参与的引导,注重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参与度。让他们主动发展比如一个小班的七年级实验老师,在指导学生学完“看云知天”这一课后,设计了一个题目组织学生参与活动,让学生看到云,他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什么?用文字或语言表现出来。学完风筝后,让学生自己设计制作风筝或设计一个有意义的游戏。在班里讲游戏方案,选择最佳方案,玩游戏,最后写文章。

实践证明,参与策略的实施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在发散思维活动的锻炼中提高了能力,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创设自由讨论甚至辩论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小班化教学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鼓励学生对问题有不同的看法,学生在课堂上的热烈讨论甚至辩论会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同时也培养了创造性思维:由于学生人数少,老师不用担心能否完成教学任务,每节课都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提问和提问。

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它从以下五个方面实施:

(1)会预览。具体包括:借助教材、参考书、练习进行自学,用精彩或有疑问的感受标注书本,通过各种媒介收集信息。

(2)提出问题。第一,质疑,质疑自己不懂的话(思想内容)和不懂的话(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质疑老师和同学的看法;二是以提问的形式设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可以围绕话题、课文内容、中心、艺术技巧、思路等展开,以质疑促思考、促学习。

(3)会讨论。从自主学习策略的角度来看,这是指学生参与讨论的能力。具体来说,我会积极发言,清晰明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借鉴同行有益的观点,及时纠正自己的认识。

(4)知道一些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学习方法。比如怎么记,怎么算,怎么说,怎么写等等。具体的学习方法有很多。教师不仅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尊重学生自己探索形成的一些学习方法很重要,因为只有学习方法真正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习惯,才能发挥作用。

(5)会反思。我会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总结和反思,找出自己学习中的不足,明确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

第二,合作互动策略,主要是学生之间的互动。

互动教学策略,在小班化教学改革中,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班级群体效应,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活动,教师不再独自站在讲台上,让学生也有机会上台讲解,师生、生生之间相互启发、相互帮助,让学生有一个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成绩。促进多角度沟通,起到互补作用。

为了打开师生交流的局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改善与学生的人际关系,开发课堂教学交流的潜力。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在师生互动的基础上挖掘生生互动的潜力,从课堂教学中要求质量,运用开放性、交际性、体验式的方法,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通过小组学习、小组间交流、小组间互查、小组间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生生互动的热情。教师有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启发学生在交流中引发争议,激活思维,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加深理解,真正达到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只有充分利用“伙伴关系”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才有利于学困生的转化。更加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表现为学生之间的交流频率加快,学生之间的碰撞增多。既能增强教师对学生问题的发现,又能激发教师的灵感,使教师积极学习。在实验过程中,应改变注射教学方法,注重能力培养,发展认知水平。对于学生来说,在教学中使用互动策略尊重和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形成了活泼而不混乱、动态而有序的课堂教学局面。实践证明,通过生生互动,学生真正确立了研究问题的责任,从而产生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如何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在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方面,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实施。

(1)会整理。对于学生来说,这是合作学习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没有条理的学习会让课堂变得嘈杂杂乱。在合作学习的开始,学生被教导如何与同伴一起学习,如选择学习的内容、顺序和方法,并注意照顾所有。一般来说,班里总有一些组织能力很强的学生,老师当然可以充分发挥这些学生的才能。但是,如果这些学生总是被委以重任,其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然会受到影响,最终影响合作学习的效果。所以在实践中采用轮流担任学习组长的方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真正有机会锻炼,自主和合作才能真正相互促进。

(2)协调性。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两种截然相反的情况:问题简单时,学生争相参与,以至于学习秩序混乱。这时候就需要教会学生“谦虚”;当问题比较难的时候,有些同学即使能回答出来,也因为从众心理而不敢开口。这时候要教会学生“做志愿者”。如果把“谦让”和“志愿”的矛盾统一起来,学生之间的学习关系就能协调起来,小组合作学习就能有序高效。

(3)会有帮助。合作学习的一个好处就是互相帮助学习,互相促进。首先要教育学生“乐于助人”,其次才是“能够助人”。在自然状态下,小学生所谓的帮助,就是简单地把答案告诉对方,指导学生尽可能避免这种弊端,从老师的启发和辅导学生中得到启发,根据实际情况帮助同伴。

(4)会评价。在合作学习中,由于缺乏教师的直接指导,学生的学习很容易“走过场”,流于形式。这时候,教会学生评价同伴的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具体包括:讨论中的评价(学会赞同、反对、补充);作业时的评价(同学间批改作业)。

三。教育中实现平等、充分和个性化的策略。

小班化教育避免了传统大班不能完全适应学生个性差异,不能照顾每个学生兴趣爱好的弊端。在小班中,人的主体性可以得到更好的体现,人的素质和个性化发展可以得到充分的培养。由于每个班只有30名学生,每个学生接受教育资源的水平和接受平等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大大提高。

人性化得到充分发挥。小班教学空间和环境的设计变得更加精致,从教室前后空间的利用,到学生课桌椅的设计和组合。小班教室特别配备了钢琴、多媒体电脑、录音机、幻灯机、DVD机、电视机等。开发了与教学相配套的教学软件。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为素质教育提供了物质保障。30名学生中的每一个人都使用一张可以升降的桌子和椅子。根据教育教学发展和教学能力的实际需要,他们可以随时采用“水田式、马蹄式、圆桌式、丁字式”的座位形式。学生可以分组坐,全班可以坐在一起,老师和学生可以坐在一起。师生可以面对面交流,节省了提问和点名的时间,增加了思考和交流的时间,构成了多向交流的布局。教室里不再有高高的讲台,师生之间的交流没有了障碍,缩短了师生之间的空间距离。有情感魅力的老师更平易近人。上课时,老师随意走在学生中间,与学生“融为一体”,或亲切指导,或假扮学生坐在学生中间,或参与学生间的热烈讨论。对于个别有学习障碍的学生,老师甚至手把手教他们...缩短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互动。

小班按照现代化、动态化、温馨化、智能化的原则,建立了立体的科学教育环境。教室周边规划为“图书角”、“益智角”、“生物角”。教室墙壁由老师和学生设计布置,分成多个板块。每个班级都有一个储物柜和一个“资料袋”,从生理、心理、学习、习惯等各个方面记录学生的成长轨迹,努力让小班真正成为每个孩子愉悦的乐园、励志的学术乐园、温馨的家园、陶冶性情的花园。

单纯减少学生人数,并不是真正的小班化教育。小班化教育的核心是实现以人为本,充分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对小班中的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就像剪裁衣服一样,制定适合他的教育模式。小班化教育充分体现了平等、主体、充分、合作的原则。对每一个学生实行等距教育,让学生完全处于活动的中心。课堂教学是师生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社会合作与交流能力的生活场所。

小组学习是小班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组织形式。首先,对团队成员构成的研究。异质小组合作学习多用于小组分组。根据不同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和性格差异,将全班分为好、中、差。分组时,配置均衡。各组学生学习基础和能力水平大致相同,男女混合,并在活动中根据学习需要、内容需要和小组活动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确保小组活动始终处于健康发展状态,满足教学发展需要。小组教学一般有三种形式:小组讨论、小组操作和小组交流。教学过程:分步提问——自学——自愿组合、互助学习——小组交流——各组派代表汇报——开始全班讨论交流——学生互相评价。同时培养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合作学习小组:目标、奖励、角色、材料和身份的相互依赖。比如识字教学,老师在课堂上不详细讲解单词的音、形、义。而是让学生四人一组轮流拼写,互相帮助,然后积极开动脑筋,充当小老师,问几个生词的读音、形状、意义等问题。帮助大家一起记新单词。这种学习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师生角色互换,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平时随时可以看到,四人组一起看课外书,交流。一起练习口算。合作意识明显加强。竞争是现代人才的必要条件之一。从小树立竞争意识,对人生是有用的。我们提倡团队竞争,在竞争中学会合作。美术教学中拼贴秋景的一课,老师把学生分成七组,在黑板上拼出七幅美丽的秋景,拼贴起来。最后让学生判断哪一组最能体现秋天的特点,哪一幅画最精美,哪一幅画最有特色,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评价,既体现了组与组之间的竞争,也体现了评价和审美的多样性。同事们要求老师们选择小组讨论学习问题,并原创性地设计教学顺序和内容,让学生在小组中尝试调动已有的知识,使其重组迁移,在认知的道路上奋进,直至解决问题或领悟规律。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而不是一闪而过,每个学生都应该有机会表达自己。

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分组方法,加强对小组学习的指导,真正实现学生间的合作学习。分组围坐为小组合作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但两者不能简单等同。为了实现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学习,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小组的分组方法。学生在智力类型、认知方式、性别和人格特征上存在差异。因此,如何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优化组合,使学生之间的感染和影响达到最佳效果,这也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目前看来,对群体进行动态分组,加强群体成员间的异质性,是改进分组方法的较好途径。此外,加强对小组学习的指导,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步骤和方法,如如何发言、如何交流、如何讨论、如何总结、如何互相评价、如何参加集体竞赛、如何调整合作学习中的问题等。,也是小组教学中实现合作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小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深入学生的小组学习,掌握每个学生小组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促进小组学习。在小组教学中,最忌讳的是教师不能深入学生的小组学习,袖手旁观和观看,或在几个小组之间进行象征性的散步。在这种情况下,小组教学,即使小组学生热烈讨论,也只是名义上的。只有充分发挥教师在小组教学各个环节中的主导作用,小班化小组教学这一主要教学组织形式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