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小学生罚站。

在中国,每年约有65438+万青少年死于自杀。每小时都有11人死于自杀。一组官方数据显示,中国已经连续多年成为世界第一大国。

在自杀者的年龄排列上,90.2%集中在11-14岁,其中12岁为首位(40.3%),其次是14岁(22.7%)和165438。在自杀者的性别对比中,女生远远高于男生:女生占72.7%,而男生只占23.7%,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女生比男生进入青春期早,思想更早熟。

2004年9月2日,常熟12岁男孩小泉(化名)因学习问题被母亲批评。上学前7点,他从六楼自家窗户跳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2005年4月12日,深圳晚报报道了两个初中生因为成绩不好,被父母骂,被老师骂,被误解,无法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他们约定吃安眠药自杀,最后因为吃了“假药”而恢复了生命。

2014 165438+10月中旬,河南省两名女初中生同一天跳楼自杀。一起发生在南阳,一起发生在焦作;前者考试时被老师批评处罚,后者疑似因为作业没完成被罚了很久。

2016年6月5日,山东省惠民县一小学生晚九点上吊自杀

2016年5月24日,广东省英德市一名高一五年级学生被发现在该校一教师宿舍楼窗户下上吊。小涂留下的一份“遗书”说“他父母期望他好好学习,但他却不受控制地做了很多坏事。”他还在《死书》中向父母告别,“希望父母安好。”

2017 65438+10月26日下午,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一名8岁男孩在家反锁房门自杀,原因是父母训斥他写作业。

?在看到《中国儿童自杀报告》的数据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过这个现象,我也没有关注过。毕竟这样的例子在我们身边不常发生。但看到这样一个触目惊心的数据后,我庆幸自己能在悲剧发生前看到。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孩子悲剧的主要原因是家庭。北京大学的一位教授研究了76名自杀的未成年人的生活背景,发现其中29人来自教师家庭。除此之外,还有医护、公务员、管理人员的家庭,占了很大比例,但远远少于教师。

这些职业中的家庭悲剧占了很大比例,主要是因为他们长期的职业习惯,使得他们在头脑中形成了一定的刻板印象,而这些刻板印象无形中塑造了一些孩子的性格,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

第一,这些职业的父母往往觉得我是权威,“我比别人更有道德优越感和判断是否正确的能力”的观念。以至于不能平等交流。

他们对自己的教育方法过于自信。很多时候是“管理”而不是“引导”。角色混乱,以家庭为单位,特别严谨。强制孩子按照自己安排好的轨迹走,不能有什么出格的举动。长此以往,孩子总是处于一种屈从的状态,完全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

第二:在他们的认知体系下,他们的职业或社会地位是一个相对成功的模板,会要求孩子达到他们的标准,对孩子造成更大的压力。

他们坚强进取,在各自领域都很突出,有自己的学生和下属;他们工作努力,兢兢业业,有时甚至把单位当成家,把家当成职工宿舍;他们表现出自律,容不得任何错误,反过来要求孩子,让孩子在同龄人中格格不入。同时,由于身上“XX的孩子”的标签受到老师的青睐,引起学生的不满,成为冷暴力的对象。久而久之,孩子变得越来越自卑,交友越来越狭隘,甚至不能称之为朋友。

一个人格不健全的孩子长期处于忧郁的状态,任何导致自杀悲剧的诱因都可能是压垮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因此,在他们性格形成的阶段,家庭生活的环境和父母的态度是极其重要的。建议这些行业的家长一定要注意:倾听、理解、尊重、平等。

1.当他有表达自己的欲望时,不管话题是什么,都要耐心倾听,尽量给出引导性的建议(不要强加),让他知道你在认真听,不是敷衍,这样他说话的欲望就不会被打破。

2.孩子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他们会崩溃大哭,会生气摔东西,会从表面上盲目阻止他的情绪。不如认真了解他会有这些情绪的原因,让他觉得你理解他。愿意和你谈,然后做正面引导。

3.他应该有不让同学老师知道他父母身份的权利,有选择朋友的权利,有自己独立爱好的权利,而不是完全被你规定。你在工作,走在社会上有自己的生活圈子,父母和学习不应该是他的全部。孩子的负面情绪大多来自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埋下的隐患。不要总是把你的愿望强加给孩子。

4.学会建议而不是命令。一个有自己思想的孩子,不一定会听你的建议,但他的内心一定会拒绝你的命令,这就是书中提到的叛逆期。其实叛逆期并不仅仅存在于某个年龄阶段,而是贯穿人的一生。作为父母,应该从自己身上有深刻的认识。

孩子是上帝给每个父母的礼物,它承载着我们的爱和希望。我相信当你把他从医生那里接回来的时候,你想的都是他能健康,能成为一个和自己一样的人。那么请保持这份难得的初心。孩子需要倾听、理解和尊重,在平等的环境中成长,这样身心才会更健康!

几十年来我们一直360度的看着自己,那么把自己贴在孩子身上有什么意义呢?静下心来欣赏这个自己生的小家伙,一样但不一样,不断制造惊喜,不是更有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