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书院是什么?
1,应天府书院
应天府书院,又称应天书院、睢阳书院、南京书院、杜南书院、南京国子监,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商丘古城南湖。它是中国古代四大著名书院之一,史称“州县学堂的设立始于此”。
2.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是中国历史上四大著名书院之一。它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南省长沙市湘江西岸岳麓山下。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学之一,其古老的传统书院建筑至今保存完整。每一组院落,每一块石碑,每一片砖瓦,每一朵风荷,都闪耀着时间锤炼的人文精神。
3.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省九江市五老峰南麓。“始于唐,盛于宋,继于明清”,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白鹿洞书院是中国宋代最高学府之一,位列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首。它与当时的绥阳书院、石鼓书院、岳麓书院齐名,合称“天下四大书院”。宋代理学大师朱在这里提出的教育思想,成为中国古代的规范,在世界教育史上也有重要影响。
4.松阳书院
嵩阳书院,中国古老的高等学府,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北3公里的季峻峰脚下。始建于北魏太和八年(484年),原名嵩阳寺,为佛寺。宋景佐二年(1035),太师书院改建时,定名为松阳书院,设院长负责书院事务。
松阳书院是宋代理学的摇篮之一。其建筑风格是研究中国古代书院建筑、教育制度和儒家文化的“标本”。
学院系统:
南宋时期,在朱、等理学家的推动下,书院建设之风更加兴盛。一系列学术规章制度的制定,标志着研究院进入了制度化、规范化的发展阶段。书院是南宋理学传播理学的主要文化阵地。理学当然有很多佛教,但他们在思想上都深受佛教的影响。
其中,很多人都在修道院呆过或玩过,对丛林生活有直接的体验。在向丛林制度学习的过程中,有着浓厚书院情结的朱起到了中介的作用。
在的第六年,朱在去南康军之前,在铅山坎农基会见了卢九龄。陆九龄与朱谈话时,提到要制定“小学校规”,让人们从小就能学习。朱认为“小学校规”可以仿照“禅宗园规”来制定。
此外,朱还指导弟子程端孟、董朱制定了程先生的学习规则,与当时丛林中普遍使用的禅园清规极为相似,朱本人也对该学习给予了高度评价。
书院教育对丛林制度的借鉴,既包括教育方法、内容等内在方面,也包括人事制度、管理制度等外在方面。在教育方式上,书院教学灵活多样,生动活泼,与以往官学的教育方式有很大不同,更接近禅宗学者的入门方式。
佛教讲学历来有质疑问难的传统,唐代寺院依然如此,这种丛林教育影响了书院。以教授理学为主的学院为了修心养性,提倡禅修,这也离不开佛教的影响。
到了唐代,禅宗大德传播了佛法的精髓,悟道求证,方便应用。诸子皆学之,并提问,互相诘问,辩论,研究法语,由弟子记录,编成书,名曰“语录”。
南宋的理学就是用这种模式来推动教育的。如朱平时的讲学,就被他的弟子们编成了体并保存下来。此外,书院的讲学制度和仪式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禅林的启发或影响。
在管理制度方面,宋代寺庙管理制度逐渐形成,以住持为首,两阶负责。这种管理制度在南宋时期成为定制,也影响了书院管理制度的制定。住持是寺庙的代表,也是行政负责人,负责寺庙事务的整体规划。书院负责人的身份和职责与他们相似。
宋代禅宗“十方丛林”公开选举方丈,也启发了书院负责人的选拔要“唯才是举”。在具体职责上,学院院长类似于寺庙的主管,都是协助最高负责人全面管理;书院副讲师相当于第一禅林,负责对学生和弟子进行知识和人格的教育。
学院住持的职能类似于丛林中的韦纳,负责管理学生和弟子的纪律。此外,书院通过借鉴丛林规则,对学生的日常仪容举止做出了明确的限制,对严重无视纪律的,以“开除出院”的方式进行严惩。
理学家希望学生通过认真修行,在日常行为中修炼“道”与“道”,将外在的约束转化为内在的自觉,这与丛林弟子严于律己、勤于钻研的精神是一致的。在祭祀方面,宋代禅林普遍祭祀该派创始人,对书院也有明显影响。
宋代书院除祭祀孔子及其弟子外,还祭祀书院创始人和该学派的代表人物。南宋后期,书院进入成熟发展期,历经元、明、清三个朝代。
其中,学术学科是学术的灵魂,其稳定性和有效性是学术长期存在的重要保证。这得益于南宋理学对禅林制度和精神的积极吸收和主动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