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和自然有什么区别?
为了更好地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形势,促进四至六年级自然课堂教学改革的新发展,切实提高自然课堂教学质量,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我区小学四至六年级尚未使用科学,但在自然教学中必须贯彻《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使小学自然课堂教学改革呈现新局面、新发展,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此,我们教师应该了解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现状和特点;要深入学习和理解《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要在自然课堂教学中有效落实《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所有学生都应自主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为全体学生提供学习条件和机会,在自主探究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以下从四个方面阐述上述观点。
一,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现状
新世纪的到来对全世界人民来说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它不仅代表了时间序列上的新起点,也标志着人类社会文明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更高级的发展阶段。在这个特殊的时代,中国的通识教育史也翻开了关于课程改革运动的新的一页。在教育部的倡导和主持下,在中央教育学院、课程教材研究所(人民教育出版社)和有关师范院校的共同努力下,2001年9月,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课程标准开始在全国部分地区、我市部分区县(我区良乡地区)部分学校试行。2006年9月,小学科学课在我区三年级全部铺开。这次课程改革是中国政府为加快提高中国学校教育水平,使中国中小学教育与世界教育改革趋势接轨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作为这项宏大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科学课程的设置、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原则都进行了必要的改革。
二,当前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特点
(1)与以往的课程改革相比,这次小学科学课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具体来说,这次改革有以下三个特点。
首先,新课标指导下的小学科学课程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在低年级,现有的小学自然被新的综合课程(生活与品德)所取代,而这门课程的内容是自然常识和社会常识的综合。在小学三至六年级(或五年制小学三至五年级)开设科学课程,取代现有的自然课程。这里所说的科学课的内容与现在的自然课不同,具体体现在科学课的内容将超越研究自然的领域。既综合了当前自然课的主要内容,又增加了科技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对人体本身的认识和环境保护的教学内容。这样做的目的是全面培养学生的科技素养。
其次,新的小学科学课程更加实用、有趣和灵活。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做科学、用科学的动力,使他们自觉地把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式和科学精神,新的小学科学课程更加注重选择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符合儿童兴趣和需求的学习内容,同时倡导和引导教师运用有利于发展学生探究能力的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使学生的知识性和创造性得到更好的发挥。
最后,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现代社会对综合型人才的需求,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沟通与合作能力。这不仅是学生未来从事科研的重要能力,也是一个生活在21世纪的社会公民应该具备的生存能力之一。
(2)与历次课改的比较。
从我国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历史来看,科学内容与小学(尤其是低年级)其他课程的整合在我国历史上并不是第一次。但这次的综合与之前的综合有很大不同:过去的综合是在科学教育处于次要地位的情况下进行的,课程合并是为了节省科学内容占用的课时,让给其他课程;如今,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已经成为一项基本国策。综合课程的设置不再是为了减少理科课程的课时,而是为了更好地体现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所以两者的目的是有本质区别的。
第二,以前的综合只是形式上的综合,无论是教师还是课程开发者都没有把“综合”当成一个新概念。这种综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帮助参与课程改革的各方面的人实现这种观念上的转变,这是保证这种改革最终成功的必要条件。
第三,以往的课程改革大多侧重于教学内容的增减,而这次改革强调的是目标、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的协调,所以是整体意义上的改革。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如果没有各有关方面的全面协调和合作,任何改革都注定要失败。我们很高兴看到这一代改革者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同时,我们希望在课程标准的实施上看到更多的改革措施,包括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相应改革。
(3)《小学科学标准》与《小学自然教学大纲》(以下简称标准和大纲)的比较
首先是基本概念的比较。该标准的特点之一是在第一部分的前言中增加了“基本概念”。* * * *有六条,是大纲没有的。《标准》之所以使用“基本概念”而非“教学概念”的概念,说明六大基本概念不仅要被教师理解,而且要落实到教学实践中,要得到教育行政领导、相关学科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的理解、支持和帮助。
想法一:“科学课程应该面向所有学生。这意味着为每个学生提供学习科学的公平机会和有效的指导……”从这个概念来看,科学教育不是“精英教育”,而是“学习科学的公平机会和有效指导……”所以需要全社会的理解和大力支持,仅靠学校的理科老师恐怕很难实现。
理念二“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学生对周围的世界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索欲望。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积极参与和充满活力的过程……”
理念三,“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不仅是科学学习的目标,也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体验探究式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概念二和概念三主要是针对理科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而提出的。《纲要》在“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指出,“注意引导学生学会自主获取知识”,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尽可能启发学生自主探索和应用知识。因为不是作为一个基本概念提出来的,所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自己学习获取知识的概念,是不容易落实的。
理念四,“理科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生两方面的需求。要选择贴近儿童生活、符合现代科技发展趋势、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有利于构建儿童生活永久基础的最需要的内容。这些内容需要加强科学各个领域之间的有机联系,强调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融合。”
这一理念对于教材编写者,以及科学教师选择教材、选择和确定教学内容、制定教学计划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需要学校领导、教育行政部门、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理念五,“科学课程要开放”。这种开放性为教师在学习内容、活动组织、作业和练习、评价等方面提供了选择和创新空间,使得课程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不同地域、不同体验背景的学生学习科学的需求。这种开放性还表现在引导学生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资源学习科学,将学生的科学学习置于广阔的背景中,帮助他们不断拓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丰富学习经验。
20世纪80年代初,刘模庚先生提出了“科学课程应该开放”的思想。他在《关于使用1982年以来新编写的小学自然教学大纲的八个问题的答复》中指出...还有一个核心,叫做“一石激起千层浪”。这句话在我们的自然教学中运用得很好。这意味着每一个阶层都不应该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标准》提出的科学课程应该是开放的,这可以看作是对这一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思路六:“科学课程标准的评价要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评价指标应该多元化,包括科学素养的各个方面;评价方法应该多样化;评价主体应该包括教师、学生、家长等。”。这一理念指出了科学课程学习评价的目的和方法,体现了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科学教育的目标和教学评价的新理念,既弱化了评价的选拔筛选功能,又注重了评价的激励功能。
理科课程是我国第一门以自然科学为整体,为中小学生设计的国家级课程。它是一门全新的现代科学课程,不同于传统的分科科学课程和传统的综合科学课程。课程标准吸收了国内外课程改革的先进经验。针对目前中小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强调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是一种新的尝试和大胆的改革。
其次,是学科性质任务的比较。
《纲要》指出:“自然课是义务教育初级阶段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承担着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任务。”这是自1981启动小学科学教育改革以来的重大突破。它不仅恢复了自然的名称,而且将学科的性质由“知识学科”变为“教育学科”,即不仅仅是传授一些简单的科学知识,还包含着更为广泛和深远的意义,如培养儿童的科学精神、群众路线、实事求是、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培养正确的自然观、发展成长为科技人才所必需的各种良好人格和心理素质等。这些目标与科学素养的目标非常接近,与过去相比,其地位已经上升到“重要的基础学科”。
《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把培养科学素养作为小学科学教育的目的。科学素养的内涵非常丰富,包括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方法与能力、科学行为与习惯、科学精神、态度与价值观四个基本要素。如果把科学精神、态度和价值观称为科学观,把科学行为和习惯称为科学行为,那么科学素养就是以科学观为核心、以科学智能为基础、以科学行为为显性标志的有机统一。科学观对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起着决定性的指导作用,是科学素养的核心和灵魂。科学素养的发展是建立在科学观和科学智能的掌握和积累基础上的,是好的。
科学素养的结构和功能使其呈现出以下特点:(1)整体性。它是科学观、科学智能和科学行为的有机统一,只取其中的一部分而忽略其余的都不是完整的科学素养;(2)基础。它是我们这个时代文明的一部分,是任何人普及和发展科学技术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在现代,一个人有没有科学素养,和他会不会读书一样重要;(3)普遍性。各种职业、各种人都有,具有普遍意义;(4)稳定性。是在长期的教育和实践中不断提炼、浓缩、逐步积累的。特别是早期的科学启蒙教育,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一旦形成,就不会因为时间的延迟而轻易改变,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从标准中对科学课程的定位不难看出,科学课程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高于自然课程。
三是教学目标的比较。
根据大纲,自然科学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获得一些简单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同时培养他们的科学兴趣和学习、运用科学的能力,使他们接受科学自然观、科学态度、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等思想道德教育,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标准》将教学目标分为总目标和子目标。总的目标是:“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了解与身边常见事物相关的简单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步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运用到科学探究活动中,逐步学会科学地看待和思考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以及热爱科学、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环境保护,关心科学新发展。”
在总目标下,有三个子目标:(1)科学探究;(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3)科学知识。并列出每个子目标的具体标准。
与大纲相比,标准在突出科学探究在科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方面有所突破。科学探究已经成为科学教学的中心环节,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科学知识都需要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来实现。
虽然《大纲》的教学目的也指出“要对他们进行科学自然观、科学态度、热爱家乡、祖国和自然的教育,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但并没有具体的、可测量的、可评价的行为动词来表达子目标,同时《大纲》也没有把科学探究放在核心和灵魂的位置。因此,思想道德教育往往成为一个弹性的目标,得不到落实和保障。
标准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子目标的实施基于科学探究,有具体的、可测量的、可评价的行为动词,便于实际操作和评价。这是标准的又一次突破,突出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有机结合,体现了时代的要求,为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生存发展的新一代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标准》将科学知识放在第三个子目标中,体现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课改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倾向,强调积极主动学习态度的养成,使获取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标准中体现时代性的第二个方面是将科学知识融入三大领域,即生活世界、物质世界、地球和宇宙。
《大纲》的教学目的指出:“引导学生获得一些简单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还确定“教学内容为学生身边常见的自然事物和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基本科学知识。”但因为涉及范围广,所以包括了生物;人体;水;空气;力,机械;声、光、热;电和磁;地球;《宇宙》等八个单元在教学内容上难以克服“难、繁、偏、旧”的倾向,而《标准》将科学知识融入三个领域,不仅有利于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为学生终身学习选择必要的基础。
第四是内容标准的比较。
《大纲》的内容标准称为“教学内容”,具体制定了确定科学知识教学内容的原则、安排和要求,列出了三年内各年级教学内容的知识点及要求、观察、实验和操作项目及要求,共列出207个知识点(其中365,438+0分,654,338分)。
标准第三部分从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生活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五个方面介绍了教学方法和具体内容标准。比较《大纲》和《标准》的内容标准,主要有以下区别:
1.大纲只包含了关于科学知识的详细知识点,观察、实验、操作的条目和要求,缺乏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具体目标和要求。这样,《大纲》的教学目的虽然是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学习、运用科学的能力,使学生受到科学自然观、科学态度、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品德教育的要求,但在定性和定量、可测性和可比性方面缺乏具体规定,不便于在实际教学中把握和评价。因此,大纲就像一个“测试”程序。这个教学的要求到什么程度?显然,这只是有利于在写作中考察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容易让人陷入重视知识传递的歧途。
2.《大纲》教学内容中有207个科学知识点,103项观察、实验、操作,但实际教学时间只有272。知识点太多和课时太少的矛盾更加突出,这也是老师只能忙着“教教材”而不能“用教材教”的重要原因之一。部分班级单位课时教学内容过多。
3.与大纲不同的是,标准不仅为科学知识设定了标准,还为“科学探究”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设定了具体标准,并分别强调“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有赖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必须与科学知识的学习紧密结合,通过动手、动脑、亲身实践,在感知和经验的基础上内化。“培养小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不能像传授知识那样直接‘教’给学生,而是通过参与活动,创造机会让学生去感受、体验、内化。“这再次从教学方法方面强调了科学探究在实现科学知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两个子目标中的作用。
4.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由于标准将科学知识融入三个领域,有利于知识的综合,删繁就简。与大纲相比,一方面,标准的教学内容补充了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符合小学生生活经验、能反映科学技术最新发展的知识,如材料、能源、自然灾害的认识与预防、健康生活等。另一方面,删除一些难懂和过时的内容;如四季的成因、叶绿素与光合作用、益虫与害虫、形态分类学的生物学知识等。标准中的知识点比大纲少了13%左右,课程总学时增加了25%,从272学时增加到340学时。因此,这种增减,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教学时间与内容的矛盾,为教师实施引导式探究教学提供了充足的时间保障。
五是实施建议比较。
《纲要》从编写教材、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等方面对《纲要》的实施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标准》对《纲要》的实施提出了六点建议: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建议、编写教材建议、教师队伍和设备建设建议、科学教学教室建设建议。
《标准》中的“评价建议”从三个方面详细分析了实施《标准》教学评价的目的、内容和具体方法,可行性强。
标准中的“评价建议”从两个方面反映了学科评价的最新发展趋势:第一是从过去的注重学生学习的全过程,第二是评价的形式和方法从单一考试发展到多元评价。重视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评价包括学生学习目标的设定、学习过程的诊断和学习结果的评价。学习过程诊断是指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形成性测试、作业检查、课堂提问等多种手段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发现和提出问题,及时反馈和纠正。学习结果的评价不仅包括传统的学业成绩,还包括所有学习目标的实现情况。评价形式和方式的多样化包括:评价主体以教师为主,发展为学生学习的自我评价和其他评价,以及家长的评价。结果可以是分数、评级或评论。
从《标准》和《大纲》在上述几个方面的比较中,我们不难看出,《标准》是《大纲》的继承和发展。它继承了近20年来自然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将中国的科学教育推向了当今世界科学教育的大舞台。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科学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小学科学教育将呈现出新的形式和发展,这对培养高科学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因此,自然教学必须贯彻以探究为学习核心的新理念。
第四,探究性学习是科学(自然)学习的主要方式。
1,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了七个方面的内容:落实每节课的科学课程总目标,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的特点,以丰富多彩的亲身体验活动丰富教学过程,使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树立开放的教学理念,精心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从提出的七个方面,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实现科学课程的目标,教师要把科学课程的总体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让每一节课都成为聚沙成塔的沙,滴水穿石的水。这就需要教师更新教育观念,首先要改变对教材的看法,即“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用教材教学不是随意处理教材,而是认真学习和研究教材,深入理解和领会。以体现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情感价值的充分实现。二是改变教与学的方式,这是课程教材改革的目的和手段,也是当前小学自然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因此,小学自然教学必须实施探究性学习。
2.探究既是科学课的目标,也是科学课的学习方式。
探究是小学生科学学习的目标,也是小学生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科学学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由于科学素养的目标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其教学过程不同于单纯的知识传授,需要教师改变教与学的方式。
在以培养科学素养为目标科学教学中,由于教学目标的多样性,除了书本知识的学习外,还包括科学方法和技能的训练、科学能力的培养、科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因此其教学方法不能简单地照搬传授知识的做法,必须采用新的教学方法。这是因为科学素养中的智慧、能力、情感、态度等因素不同于书本知识,它们不是陈述性知识,而是程序性知识,或者是经验性知识,或者是默会性知识。这种目标不是简单的死记硬背、模仿练习就能达到的,必须通过体验一些科学探究活动,在参与的过程中产生体验、感悟,最终内化。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安排各种相关的情景和有意义的科学探究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其中,自主地、充分地体验过程、开展活动,不仅能学到知识和技能,还能培养智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这是理科学习和传统自然知识学习的最大区别。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当前的小学自然教学也应该以探究性学习为主要方式。教师在备课时,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和生活经验,根据当地学校的具体情况确定教学内容,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调整和有效利用教材中提供的事例。教师可以通过自己对教材的研究创造性地使用和开发教材。更重要的是,教师在备课时要有理论的指导。首先,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的新教育理念。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比如,设计的教案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为每个学生的发展创造环境和条件。给孩子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给他们一个自己锻炼的条件;给他们一些时间自己安排;给他们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解决;给他们一个自己把握的机会;给他们一个冲突,让他们自己讨论;给他们自己选择的权利;给他们一个话题,让他们自己创造。其次,教学活动的设计要以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主要方式,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情感体验;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积累能力;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发展能力;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提高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3、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设计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问),尤其是在探究活动的初始阶段。2)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对某个问题的结果进行各种预测和假设,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3)引导学生在解题前制定好行动计划,即制定步骤,选择方法和应注意的措施。4)注意收集第一手资料,指导学生学习观察、测量、实验、记录、统计和制作统计图表的方法。5)引导学生得出自己的结论,教师不要急于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6)在探究的后期组织讨论,引导学生认真听取同学的意见。
4.设计几种类型的探究性学习活动:观察、实验、讨论、调查、种植、养殖、科学游戏、角色扮演等。在科学课程标准中增加了收集资料、现场调查、自然状态下的观察与实验、专题研究、情景模拟、科学小制作、辩论、三会(信息发布会)等几种类型的探究活动。教师在备课和设计教学活动类型时,应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教学类型,设计出适应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优化教学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