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纠正小学奥数学习过程中的误区?

我接触过太多学奥数的孩子,还有他们的家长。他们有各种各样的想法和目的。有的人只是把学习奥数当成锻炼思维的一种方式,有的人却把它当成进入好初中的敲门砖。

误区一:有两种家长认为孩子水平很高,在学校学得好,学奥数不会很难。他们是自信的父母,还有人认为孩子学习不好,担心孩子上初中。实际情况有时恰恰相反。认为自己孩子好的,可能水平一般,没有完全掌握奥数知识。但是对孩子学习非常紧张的家长,水平非常好。

这是为什么呢?我们来分析一下原因。自信的家长是因为孩子的课程少,所在的班级也不是太厉害。同学和自己差不多,家长可能因为忙,不太关注学生的学习。在这些家长眼里,别人能学好奥数,自己的孩子也不会差。另一方面,有的孩子上课多了,身边的孩子都是牛孩子。这些家长大多会上他们的课,认识很多牛孩子,所以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太好。

如果家长在评价学生成绩时能够更加客观,那么安排孩子的学习进度,设定学习目标就显得非常重要。

误区二:如果你有优秀的老师教你的孩子,你一定会学得很好。大多数小学生一周上一次课,可能是3个小时,也可能是2个小时。如果一周上几次课,很大一部分不是同一个老师。很多家长认为老师很好,我的孩子只需要向老师学习。这是一个误解。让我们考虑一下。我们在学校怎么上数学课?一个知识点,基本概念,基本计算可能要一个星期才能学会,每天还有一大堆作业。这样做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熟练程度,让他们通过反复练习,理解知识点,灵活运用。

那你学奥数的时候呢?可以每节课讲一个新知识点,每周只讲一次,课后作业一般是5到10题。目前大部分学生都是做作业:周六的课,学生下周五晚上才开始写作业,也就是一周六天不碰这个知识点,直到一周的最后一天才开始补作业。结果,他们发现他们不能理解他们所学的东西。

上面说的例子并不是要求他每周多上几节课,因为这样会占满他的时间,不利于他的学习。相反,我们应该在课后赶紧完成作业。课后第二天要写几道题,然后每隔一两天多做几道题,这样可以反复复习这周学过的内容,过一段时间再整体梳理一下知识,效果最好。

当然,很多学生和家长会说,现在课程太多,作业太多,没有时间天天学习奥数。那只能是熊掰棒子的例子,多上课多写作业,但我们最需要的是学习效果。

误区三:孩子爱邋遢。每次遇到新同学,家长都会说我们家孩子邋遢,特别邋遢。就算家长不说,一节课下来,老师说孩子粗心,家长也会说,老师说的很准,就是这个问题!

其实有一个误区,“马虎”。谁敢说自己做事不马虎,上班忘带东西,经常把钱包钥匙落在某个地方?这难道不是粗心大意的表现吗?父母给做错事的孩子贴上“马虎”的标签。如果这个标签贴久了,孩子自己也会认为自己真的爱“邋遢”,这也给了他们以后找借口的机会。考试不及格就是“马虎”。错题是“马虎”。

于是“马虎”成了老师、家长、学生的救命稻草。老师说“马虎”就把自己变成专家,家长说“马虎”就训斥学生,学生说“马虎”就推卸责任。

作为教师,不能只停留在“粗心”这个点上,要深入研究,找出粗心的原因。据我分析,粗心大意有几个原因。1.焦虑:做题的时候很焦虑,怕时间不够。平时做题的时候不表现出来,考试的时候就表现出来了。因为考试的时间比较宝贵,学生压缩前面的时间,最后发现后面的题做不出来,前面的题做的不对。

2、不能用草稿纸:这其实是两个问题。第一个就是文笔凌乱,但是很多数学家的字都不好看。这里讨论的不是字迹有多漂亮,而是有多工整,知道写哪个题。就像穿衣服一样,不是每个人都能穿漂亮的衣服,但是一定要干净。第二是没有详细的流程。有一次我拿了一个学生上节课的草稿纸,问他每道题在哪里,他都找不到。

3.看题没有意义:前几天刚考完,有些题中描述了“最大”几个字,但是我发现很多同学没有看到这些字,造成了失分。

仅仅找出原因是不够的,还要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法:1。很多初中题呈现出一种情况,题的难度比杯子低,但题量巨大,这就要求学生在做题的时候要避免一会儿写一会儿玩,这样才能集中注意力。如果现在有些同学不能保证长时间做作业,那就把做题的时间缩短,慢慢延长,让同学们稳扎稳打。

2.草稿纸。我之前用的方法是把学生的草稿纸留下,钉起来。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如果每次用完后都扔掉,学生不知道自己的草稿纸有多乱。留给他点,给他看,他就知道了,哎呀,我草稿纸这么乱,别让别人看见。你会慢慢改掉这个习惯的。

3.其实阅读的问题不仅仅是一道数学题。要解决这个问题,要从阅读入手,多看文章,阅读的时候不要囫囵吞枣,要问孩子文章讲了什么,重点是什么,不重要的是什么,这对他们的语文数学学习很重要。

其实奥数的学习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只要掌握了方法,就能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学到知识。希望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