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小学生在教育上应该注意什么?
教育专家谈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就是养成习惯的教育。
养成教育是抓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最切实可行的方法。
经过十年的研究和实践,我们赋予了养成教育更多新的内容,尤其是新养成教育,因为青少年最美好的时光是在学习和生活中度过的。如果他们学习不好,就会对做人没有信心。所以从学习习惯的突破,从而解放孩子的大脑,再扩展到做人、做事、创造的习惯,才能有全面的收获。
培养教育有两个任务:
第一,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完善人格;
二是培养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成绩,发现和解放孩子的大脑潜能。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养成教育的实施原则是:家校互动,遵循成长规律,激发阶段意识,引导主动发展。
养成教育的操作要求是:起点低,要求严,步子小,节奏快,活动和变化多,反馈快,批改勤。
让我们明白什么是习惯。
习惯的特点是什么?
第一,是后天的。
习惯不是天生的,也不是遗传的,而是后天环境中养成的,是一种条件反射。人可以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好习惯,克服坏习惯。
第二,稳定性和可变性。
习惯是一种刻板的行为。一般来说,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然而,这种稳定性不是绝对的。只要长期强化和影响,即使是已经形成的比较牢固的坏习惯,也不是绝对不能改变的。一个孩子经常生闷气,他爸爸对他说:“如果你不想脾气暴躁,就不要培养这个习惯,也不要做任何可能助长愤怒的事情。”这位父亲首先要求他的孩子们尽量保持安静,然后让他们数一数有多少天没有发脾气了。从每天生气,到每两天生气,然后每三天,然后每四天...孩子发脾气的习惯只是一开始减弱,后来逐渐消失。
第三,是自动的,潜意识的。
习惯是行为自动化的一种方式。所谓自动化,是一种稳定的条件反射活动,甚至是一种下意识的动作。行为习惯形成后,不需要特别的思考和意志。
从心理机制来说,习惯是一种需要。如果你不这样做,你会感到很不舒服。所以比较稳定,有自动化的功能。它不需要别人催促或提醒,也不需要自己的意志。这是一个省时省力的自然动作。比如早上喝一杯白开水,如果是在父母的提醒下喝的,只能算是一种行为,而不是习惯;不去想,就会自动喝一杯白开水,一天不喝就会很难受。这种行为叫做习惯。
第四,是情境性。
习惯是同一情境下的同一反映,所以是情境性的。养成了某种习惯的人,一旦到了特定的场合,就会表现出来。比如有的孩子只爱在学校打工,不爱在家里,这是受形势制约的。
如何认识和理解“养成教育”的理论,并使其在教育中发挥作用?我的建议是:
学习科学的理论知识,充分理解习惯的含义、特征和分类。很多家长往往凭经验做事,盲目教育孩子是非常危险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应该随着时代的进步越来越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现代化。要达到这个要求,我们可以参考一些与习惯相关的书籍和资料,更全面地了解习惯的含义、特点和分类,并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用清晰的方式向孩子解释,尽可能让孩子明白什么是习惯,习惯起着什么样的重要作用。
多角度启发孩子。孩子喜欢听故事,收集与习惯有关的故事或名人轶事,讲给他们听(大一点的孩子可以让他们自己读)。这种生动的教育,比家长讲一个大道理强多了。此外,通过影视剧等其他形式也可以达到类似的效果。总之,形式越活泼,孩子越容易接受教育。
家长要多和孩子交流,讨论各种社会现象。引导孩子从侧面正确认识习惯对人的影响。对孩子的教育不能太死。最好能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父母应该避免命令和威胁性的话语,如“你必须……”和“你会……”,而应该用讨论和讨论的语气和孩子交谈,并向他们揭示真相。
多关注孩子的习惯,经常和他们交谈。多关注孩子的习惯,经常和孩子谈心,最好是朋友间的谈话形式,不要总让孩子觉得父母居高临下,可怕或者难以接近。家长在和孩子接触的过程中要多注意,看看孩子有什么习惯,有什么类型的习惯等。,让孩子总结自己有哪些好习惯,有没有需要改正的坏习惯。父母也可以检查自己的习惯,或者让孩子分析父母的习惯。
配合学校教育。家长要尽量配合学校的教育,了解学校近期的工作重点。如果和孩子的习惯养成有关,就要在家里加强习惯养成的意识。
从个体层面来说,习惯是个体习得的一种自动动作、反应倾向和行为模式,是条件反射对个体的积累。从社会群体来看,习惯是人们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相似的、相对稳定的行为和反应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