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静的成长经历
小学四年级哭哭啼啼学画画。
朱静,出生于1983,是家里的“宝贝”。小学四年级,打工仔的父母省吃俭用,送她去学钢琴。没想到她哭着喊着要学画画。她回忆:当时班里有些同学在学国画,我看着他们挥笔的样子羡慕得要死。一开始家里人不同意她学画的要求,怕她坚持不下去,但最后她表现得像个革命者,家里人最后妥协,送她去国画班。“像我这样自愿被送去学特长的,在当时和现在可能都不多见,大部分孩子都是被父母逼的。”朱对说:
“没想到她真的坚持下来了。这么多年,无论刮风下雨还是生病,她都没有停止学画。我们变得越来越自信,相信她的选择。”朱静的父母一直是朱静最坚强的后盾,从最初的半信半疑到风雨无阻地接女儿去学画画。
朱静从学画的第一天起,就爱上了这个黑白的水墨世界。她每天坚持练画两个小时,这个习惯一直坚持到上大学。初中的时候,她每周都要画几百张画。老师评价她特别勤奋,她自己解释:我争强好胜,不想比别人差。几乎每个班都是刚开始差一点但很快就会成为尖子生的学生。初中
虽然文化课成绩非常好,考上相对好的高中不成问题,但她还是报考了省艺校的美术专业,坚持走绘画道路。
中国国家画院最年轻的学生。
在省艺校的专业学习让她成熟了很多,她也在慢慢规划自己的艺术人生。毕业不久,她就全身心地投入到准备高考的工作中,她准备去高等院校深造。2002年高考,她技术科目名列前茅,文化课大幅度超过分数线。她考入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师从著名画家卢禹舜、高慧敏。
“我小的时候,老师手把手教。上了大学,就完全不一样了。老师传达的思想更多。你得自己去感受和学习。”从小学到大学,朱静画的都是“海派”小写意花鸟。随着绘画技巧的进步,作品越来越生动。大学期间,老师们对艺术思想的阐述,让她更加豁达,对自己的艺术追求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和同学一起去外地写生,互相评价画作,经常会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大学对我艺术风格的形成非常重要。它让我学会思考,开始思考。”很快,朱静成为国画班最优秀的学生。
大四即将毕业,朱静却不急着找工作。她想走向更高的艺术学校,继续她的艺术之路。2006年,23岁的她考入中国国家画院高燕班纪连斌工作室,成为该院最年轻的学生。
传统水墨写意现代生活。
作为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青年朱静在黑龙江省早已小有名气。但进入中国国家画院后,她决心突破自己的瓶颈,改变人物,创造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在导师的指导下,她在传统写意的基础上,以现代的风格进行创作和书写,用水墨技法诠释现代都市女孩。为什么要画女生?朱静回答:绘画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我是一个城市里的年轻女孩,最熟悉这样的人。只有绘画身边最熟悉的人,才能真正捕捉到其中的魅力。在我的画里,这些女孩都很时尚,她们的很多衣服和饰品都是我生活中穿的。
在朱静的作品中,线条被简单地用来勾勒出穿着打扮十分时尚或独立或依存的少女,柔美闲适。传统技法运用到花、叶等植物上,与现代少女相呼应、形成对比,成为他作品的一个标志。
24岁萌芽作品连续获奖。
2007年,涉足国画和人物画的朱静格外引人关注。她的作品不仅引起了业界的关注,也经受住了市场的考验,越来越多的人前来邀画。
2007年,朱静作品《闲暇时光》应邀参加“东方水墨第二届当代中国水墨艺术家邀请展”。作品《饮料》获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2007年中国画展”最高奖。作品《幸福如花》获“黑龙江中国画展”铜奖。
2008年,朱静受邀参加海峡两岸书画家迎奥运笔会。其作品被北京钓鱼台国宾馆收藏。作品《闲暇时光二》获黑龙江省美协成立50周年暨中国画展银奖。作品《禅鸣》获东北四市(长春、哈尔滨、大连、沈阳)新生代艺术展铜奖。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朱静的《紫砂壶国画》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年鉴》,成为黑龙江省最年轻的入选者。奥运会期间,绘有她作品的茶壶作为珍贵礼物送给外国贵宾。
如今,朱静的画在市场上也大有可为。一些收藏家评论说,她独特的绘画风格有很大的改进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