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儿童期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应该重点关注哪些方面?

供参考:

个体走过了多姿多彩、无忧无虑的童年后,就跨过了人生的奠基阶段——童年。

童年在人们心目中是美好的。那是人们生活中相当清新纯真的一段时期,一段充满生机,无忧无虑的时期。提起童年,会让人想到金色,明亮,温暖,闪闪发光。人从小就对自己的生活经历有清晰系统的记忆。总的来说,人们对童年的记忆总是温暖而有趣的,无论他们是在茅草屋还是在海洋建筑中度过的。

儿童期一般与学龄前期重合,从6、7岁到11、12岁。在实行普及义务教育的国家,孩子们从这个时期开始学校生活。这里,我们以在校儿童为分析对象。把童年称为人生的奠基期,主要是指两个方面:童年是培养社会各类人才的必要奠基期,也是为一个人的人生发展奠定基础的时期。正因为如此,蔡元培先生高度评价了为童年发展做出贡献的小学教师。在他看来,小学老师比校长的责任更大。

(一)童年的年龄特征

儿童期的整体特征,从发展速度来看,这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孩子身体发育缓慢,心理上一般不会有尖锐的自我冲突。从发展的本质来说,儿童开始掌握书面语言,这是积累人类文化的主要工具。在书面语言和学校的帮助下,孩子们开始有计划、有步骤、有系统地学习人类创造的文化和知识,开始更有目的性地认识外部世界。他们对外界的认识已经不满足于“周围环境”的范围。另一方面,童年是孩子承担社会义务的起点。学习成了孩子生活中的主要活动,还要别人来评价和选择。说明这个活动的完成是社会的要求,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另外,儿童在童年时期的交往范围扩大了,他属于不同的群体,在不同的活动和情境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基于以上三个方面,我们把童年看作是儿童超越家庭范围的社会化的初始阶段,也是儿童因角色、活动、他人评价的多样性而产生自我意识的初始阶段。

这说明在儿童时期,身体的发育并不明显。12岁的孩子大脑重量和成人差不多。身高体重逐年稳步发展,整体体质向增强方向发展。但相对于小学生要承担的陌生的学习任务,尤其是小学一年级,儿童的各个器官及其功能状态还比较脆弱。这就给教育提出了保护儿童健康的任务,儿童时期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心理方面。与儿童相比,儿童的认知不仅有量的丰富,而且有质的变化。在认知来源上,已经从口头语言和视觉对象逐渐过渡到没有实物概念的书面语言。在认知过程方面,伴随着场景或表象的认知过程逐渐转变为经验归纳过程。与此同时,在无意识和自然场景中的学习逐渐失去了主导地位,取而代之的是在特殊的学习环境中有意识的、有针对性的、教师指导的学习。这些都使孩子对世界的认识从日常经验转变为科学概念,从逐个掌握个别的、零散的知识转变为掌握系统的知识。一个外面世界的草图在孩子的脑海里逐渐形成。认知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儿童对道和道德的认知有了很大的进步。他们逐渐理解社会的道德规范,并根据行为的实际效果或运用这种规范来评价他人的行为和思想。并且从自己对他人的评价,以及他人对自己的评价,逐渐转向自己对自己行为的道德评价。但是,在这方面,孩子的认知和实际行为并不能完全一致。无论是对外界事物的认知,还是对道德规范的认知,孩子都还是感性的,没有达到高度抽象的程度。总的来说,他们的认知还处于比较粗糙的水平。

孩子的情感经历开始变得复杂。这与集体和各种儿童组织在儿童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儿童活动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与成人和不同年级儿童的各种交流关系的形成、儿童理解能力的提高和知识的拓展密切相关。他们能感受到他人的复杂情绪,并与之进行丰富的情感交流。换句话说,引起情绪的因素并不局限于个人生理或心理需求的满足。他人的经历和感受,书中的情节,人物的命运,都可能唤起孩子丰富的情感活动。这也是孩子社会化的一种表现。在学习或其他活动中,孩子的情绪主要是由结果是否成功,活动的内容或形式和过程是否丰富有趣,他自己是否想在活动中承担角色,老师和其他同学是否重视他的表现并给予积极评价而引起的。如果这些方面能够稳定地引起学生积极的情绪反应,那么经过一段时间后,孩子可能会对学习乃至学校生活形成积极的态度,反之则会产生消极的态度。因此,儿童在学校的情感生活是一个值得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问题。理解孩子的情绪并不是很难,因为孩子还不会隐藏自己的情绪。另外,孩子的情绪很容易随情况而变化。对于孩子来说,没有持久的悲伤和难忘的快乐。只有在与成年人的交往中逐渐形成的对某个特定对象的恐惧、亲近,或者崇拜的情感,才能更稳定地维持下去。

儿童的意志在童年时期发展很大,学习活动的目的性、集体性、持久性和复杂性要求儿童付出意志努力,完成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从保持注意力到按时完成作业,从遵守纪律到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障碍。童年是培养孩子意志力的最佳时期。因为孩子的意志力还比较薄弱,需要教育者的积极引导和帮助。如果一个孩子在小学毕业的时候还不能自觉独立地完成自己所能承担的任务,那么在以后的发展中就是劣势。

孩子和小孩子不一样。他可以根据活动的要求来规划自己的行为,关注自己的行为,反思自己的行为过程及其后果,关注别人对他的评价和态度,并比较这些评价,做出自己认可的选择。孩子会对自己不同方面的能力做出不同的评价。这些都丰富和整合了他的自我意识。这是个体整体自我意识的表现,但这一时期的自我意识大多与他人的评价相一致,尤其是孩子眼中权威的大人,也与孩子在群体中的地位相一致。一般来说,在集体里当小干部的孩子,自我评价较高;被老师同学视为“差生”,其他人自我评价较低。这种从外在评价到内在自我意识的转变,是自我意识过程中的必经之路,也是发展水平还处于较低阶段的表现。然而,也有

一个值得注意的特点:无论什么样的孩子,在童年后期都已经开始构想未来的自己。他们会思考这个问题:我长大后想做什么?他们把一个理想的、类似facebook的职业形象作为自己未来的榜样。这意味着儿童的自我意识在时态上表现出向“未来”转化的信号。婴儿对自己只有瞬间的感受,儿童的目光和心态与他们正在进行的活动紧密相连,而儿童的心态意识主要集中在今天,但他们已经对此有所期待和向往。虽然这种向往是简化的、短暂的、不稳定的,但未来在孩子的时间观念中已经不再是空白。

(2)儿童教育

童年由于发展温和,没有尖锐的冲突,一直没有引起发展心理学家的充分重视。但对于教育者来说,儿童的童年天真无邪、对成人的依赖、心态平和、性格可塑、吸收能力强等特点,正是接受教育的黄金时期。无论为了国家还是个人的未来,人们都没有理由忽视童年教育。

幼儿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帮助孩子学会学习,热爱学习;学会在特殊的社会环境——学校中生活,热爱学校和集体,做学校和集体的小主人,旨在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形成积极向上、富有成效的人生态度。很难准确预测孩子未来的具体人生轨迹,但能够继续学习和发展小学阶段获得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是最起码的学业要求。积极的生活态度可以帮助人们渡过许多难关,可以使生活生出勇气、希望、力量和智慧。如果我们的教育能从小学就培养这样的态度,那将是对每个个体发展最有价值的贡献。但在现实教育中,我们往往只记住了前者,而忽略了后者。

因此,小学教育不仅要使学生获得知识,还要发展多种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学生的身心健康扎实地发展。

虽然儿童的身体比幼儿强壮得多,但与繁重而持久的学习任务相比,他们仍然很虚弱。所以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增强孩子的体质还是很重要的。这一点在孩子进入小学的第一年要特别注意,不要让孩子一入学就感到害怕和厌学。近十年来在中国开展的“老少通吃”实验,就是合理解决这一普遍问题的尝试。当然,关心和保护儿童健康、增强儿童体质的意识和措施应贯穿于小学教育乃至各级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这个任务在儿童时期尤为重要,因为儿童不理解也没有意识到他们需要保护自己的身体和各种器官,而成人教育者在这方面的责任更为重要。年轻的身体可能很强壮,也很容易受伤。近年来,我国小学生近视率和心血管、神经系统疾病的增加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小学阶段,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和清洁卫生是对健康的积极保护。

在学习中,除了教学内容之外,阅读、写作、计算和手工操作技能的训练对孩子未来智力和学习能力的发展具有最重要的意义。其中,人工操作往往被忽视。而有发明创造能力的人,一般都是在童年时期表现出来的。如果动手能力的训练错过了这个时期,见效会比较慢。此外,最难的是学生熟练掌握和运用书面语言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包括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独立完成作业,检查和纠正作业错误,努力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这一阶段学生自信心的发展与能否克服困难密切相关,也与老师的平价有关。所以,在指导和帮助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对孩子进步和独立的关心和鼓励比什么都重要。教师要相信学生一定会成功,要善于通过各种方法使孩子逐渐学会运用自己的力量取得成功。教师应创造良好的学习心理环境。

小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关键是言行一致,校内外都是如此。言行不一的现象之所以存在,不仅是因为小学生缺乏坚强的意志,习惯或道德行为的形成需要一定量和强度的实践训练,有时还与教育者的具体做法不当有关。比如,让孩子讲一些与自己现实生活无关的大话空话,显然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