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一册《测量》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
某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测量”知识点
1.在日常生活中,数量相对较少的物品可以用毫米(mm)、厘米(cm)和分米(dm)来计量。体积大的物体通常用米(m)来度量。
距离相对较远的距离一般以公里为单位。
2.运动场的跑道一般是400米1圈,1000米2圈半。
3.1硬币、尺子、磁卡、纽扣、钥匙、身份证1分的厚度约为1 mm..
4.当体积相对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所需量相对准确时,可用毫米计量。
5.1cm中间每个单元格的长度为1mm。
6.计算长度时,只能加减相同的长度单位;当单位不同时,应换算成相同的单位后再计算。
7.当表示一个物体的重量时,通常使用质量单位。较轻物品的重量可以用克来衡量。根据一般商品的质量,常以“千克”为单位;一般用“吨”来表示大型物体的质量或运载质量。
8.常见的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和千米。
9.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和毫米,每两个相邻单位之间的前进速率为10。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1米=100厘米
1公里(公里)= 1000米
10,质量单位:吨、千克、克,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前进速率为1000。
1吨=1000千克
二小三年级数学第一册《测量》教案
二年级时,学生初步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质量单位“克”和“千克”,这是理解测量的第一阶段。在本单元中,学生将进一步学习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公里”和质量单位“吨”,这是理解测量的第二阶段,为进一步学习面积、体积和体积单位及其测量奠定基础。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对常用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有一个系统完整的了解。(一)关注学生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体验新知识的形成过程。
1,利用学生的知识和经验,推陈出新。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中的米和厘米以及质量单位中的千克和克,并学习了一些有关测量的知识和方法。所以在学习“对毫米的认识”的内容时,要以对厘米的认识为基础。教材安排活动让学生评价、测试、讨论,反映知识的形成过程,引出新的知识去学习。在讲授长度单位与质量单位的关系时,要充分引导学生交流,谈进度谈方法,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计算,以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
2.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兴趣。
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对所要研究的毫米、分米、千米的长度单位和吨的质量单位都很熟悉,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教材的编写也充分考虑了这一点,设计了教室、操场、校园等学生熟悉的环境,让学生将所学的概念融会贯通,让学生发现、探究、体验,激发探究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体验新知识的形成过程,加深探究的广度和深度。
(二)注重实践活动中的操作和体验,了解长度的单位,建立长度的概念。
1,理解运算中的“毫米”
首先在动手操作中感受毫米制作的必要性,了解毫米的含义,初步建立1mm的表示法。其次,让学生用手势表示1mm的长度,增强感性认识。最后,告诉学生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是1mm,启发他们列举更多熟悉的事物,进一步丰富他们对1mm或几毫米的感知。
2.在比较中理解分米。
首先,在讲授“理解分米”时,要注意分米、厘米、米的比较。通过米尺的介绍,了解10 cm的长度,直接向学生介绍10 cm就是1分米,从而建立分米的表象。其次,通过用不同的手势表示1分米的长度,加强了对分米的直观理解。最后,让学生思考“1米是多少分米”,在比较中进一步建立分米长度的概念。
3.在体验中感知“公里”
因为“公里”是一个比较大的长度单位,学生不容易直接感知,所以可以借助学生熟悉的东西,通过加强经验和推理来理解教材。比如在知道公里数的时候,选择学生熟悉的操场跑道引入1公里。在教学中,老师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让学生知道,比如“200米跑道,5圈是1km;400米跑道,两圈半就是1 km。“为了丰富学生的体验,安排学生实际走100米,感觉100米的长度是1公里。同时,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学生还可以走完1 km的长度,增强对1 km直线距离的感受。
(三)注意创设现实情境,认识优质单元。
本单元对质量单位ton的理解比较抽象,不如长度单位直观具体,学生在生活中很难直接接触和感受。因此,教材提供了直观、生动的教材。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创设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境,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比如,引导学生观察集装箱、货运列车运载大宗货物的场景,感受“吨”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借助大米等常见材料和小学生的体重,通过推理,让学生理解1吨的重量。同时,利用《做一件事》中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丰富学生对吨的感性认识。
(四)加强学生对估算方法的掌握,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教材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为此专门安排了示例,并在练习中提供了大量的估算活动。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自觉估算物体长度或质量的意识,同时注意指导估算方法。首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经验总结估算方法,在交流中体验估算方法的多样性。比如教“估计一下从家到学校有多远。”有时候,除了课本上说的走路、坐公交车上学,还要求家长谈谈自己对骑自行车或开车的孩子的想法。其次,根据不同的情况和学生的经验,对估算方法进行指导,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最后,可以采用先估算后测量验证的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五)注意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逐一列出的思维方式。
对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一册《测量》教学的思考
学生脑子里不知道怎么做测量,就在先理解长度单位和厘米的基础上学习毫米和分米。在教学中,我安排了一些活动让学生测量。比如测量一本数学课本的短边有多长,橡皮差有多长,线段有多长,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1 cm和1 mm的实际长度,同时用手势分别表示1 cm和1 m和1分米的实际长度,让学生感知头脑中的长度概念。然后用一张厚度小于1 cm的身份证,让学生测量。结果显示长度单位比cm小毫米,学生觉得1 mm大约是一张银行卡的厚度。学生认识了尺子上的1mm后,就可以测量不是整厘米的更短的物体了。接下来我布置了一个10 cm长的硬纸条,让学生先估算再测量,由此引出了“1分米”的概念。知道“1分米”后,我组织学生开展了“寻找它”的活动,看谁能找到“1毫米”和“1分米”周围的物体。孩子们的学习热情一下子提高了。我让他们分组讨论,选出代表发言。答案各不相同。有的说身份证、硬币、磁卡的厚度约为1mm,另一个孩子说10张纸的厚度也约为1mm,引发学生思考。在这节课上,我充分发挥学生动手操作的学习地位,指导学生重新估算和测量,组织学生测量纸张、针线、线段和身边的物体的长度,如圆珠笔、铅笔、铅笔盒、粉笔、课桌等。使学生在大脑中建立1分米、1毫米、1米、1厘米的长度概念。为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当然也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学生没有很好的掌握分米、厘米、毫米的关系,其次不会用尺子测量,再次就是测量方法不灵活。这些都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