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时欣赏梵高
《宠儿梵高》的特别之处在于,这部95分钟的动画长片耗时7年制作而成,全片由来自世界各地的100多位艺术家创作的6万多幅油画组成。
导演是画家兼电影制作人。当她提出这个想法的时候,别人认为不可能。每秒有12帧,每一帧都是一幅精美的“梵高”画作。如此庞大的工程是不可想象的,但她觉得只有这样才能配得上对梵高的尊重。
梵高的生活简单而孤独。他于1853年出生于荷兰。他从小就是一个认真、沉默、善良的孩子。在成为“职业”画家之前,他还做过杂工、画商和牧师,有过三次短暂而失败的恋爱经历。他有一个弟弟西奥,是他生命中唯一的挚友和精神支柱。1890年的一天,在一片麦田里,一声枪响后,梵高结束了自己37年的生命。
梵高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2000多幅画。其中《星空》、《向日葵》和他的自画像系列早已“耳熟能详”,被各种作品和设计引用。
梵高画了许多向日葵,其中最著名的是《十五朵向日葵》。这些向日葵送给了与他有友谊的画家高更。当时梵高想组建一个类似于“绘画社”的组织,邀请了很多画家。然而,只有高更接受了邀请,与梵高一起绘画和生活,两人互相吸引,互相欣赏。然而这种状态只维持了一个多月,然后意见分歧最终导致了高更。
从此,他的精神状况越来越严重,最后住进了精神病院。在此期间,他创作了更有力量的作品。从这些作品来看,梵高一直保持着清醒,《星夜》是他处于人生这一低谷的代表作。
我不知道如何“正确地”欣赏艺术作品,我只是站在“外行”的角度“欣赏”梵高的画,我得到一个直接的感受:莫名的安慰。我尽量去关注那些能带来“舒适感”的作品,无论是摄影、绘画还是影视作品,甚至是网站设计,都会发现“舒适感”的来源之一就是色彩搭配的“温柔”。
然而,梵高大胆地使用了颜料的本色。红色、大黄色、蓝色和紫色这些突兀而炫目的颜色在他的画作中完美融合。他不是被“颜料”控制,而是在画布上“发泄”他“看到的”。也许他看透了自己,看透了这个世界,所以才能如此自由地创作。
梵高生前的画不被人理解,一生充满孤独。孤独从来没有被社会看到过。然而,孤独是我们生而为人的同一个话题。跟有没有人陪没关系。这和你在哪里没有关系。孤独不是寂寞,也不是无聊,而是你和自己的一次“约会”。
很多人说“天才从来不被大多数人理解”,但很有可能“大多数人”自己都没理解过,更别说别人了。
梵高在给他弟弟西奥的一封信中写道:
当我画一个太阳时,我想让人们感觉到它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旋转,并发出可怕的光和热浪。
当我画一片麦田时,我想让人们感觉到小麦正在走向最后的成熟和开花。
当我画一棵苹果树时,我希望人们能感觉到苹果里的汁液正在涂抹苹果的表皮,核里的种子正在努力结果。
我画一个人,就画他风起云涌的人生。
如果我的生活中没有无限、深刻和真实的东西,我将不再依恋这个世界...
不是金钱和物质造就了我们,而是我们的精神世界在告诉别人我们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