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英雄的故事。
少年英雄——谢荣策
谢荣策,1931 11 65438+3,出生于辽中县茨榆坨镇茨榆坨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小时候被生活所迫。9岁时给地主赶猪放牛,饱受地主旧财的种种虐待。在他童年的脑海里,就种下了对地主旧财的仇恨的种子。因此,谢荣策十几岁就参加革命活动,并在茨榆坨村担任儿童负责人。
谢荣策的童年是在苦水中度过的。社会的黑暗,生活的艰辛,在容策幼小的心灵里萌发了反抗压迫的信念和力量。
1947年冬,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了全国战场的战略反攻。特别是东北线的行军速度更快,国民党军队溃败,全军覆没。村里的地主和富人纷纷逃往沈阳。村民们盼望着人民解放军的到来。18年2月18,解放军主力进入茨榆坨村,谢荣策在朋友的推选下成为村里孩子的头。
1948年春,我驻辽中人民解放军按照党中央、毛主席的战略部署,陆续奔赴前线。据守沈阳的国民党军队,为打通沈辽通道,命令一个骑兵团乘机骚扰辽宁中东部四方台、茨榆坨地区。在这严峻的时刻,刚满16的谢荣策,经过了奋斗的锻炼,变得更加成熟。他不顾疲劳,日夜坚守战斗岗位,与敌人英勇战斗。
一天,谢荣策和武装队长小正在农会房里擦枪,忽然听到远处有枪声。不一会儿,有人向农会报告说,从沈阳逃出来的骑兵已经到了四方台,正沿着公路向茨榆坨村开来。容策和小不顾个人安危,掩护农会干部、土改积极分子和儿童团员安全退出农会,然后分头外出。与此同时,荣策带着叔叔和哥哥谢荣焕离开了农会大院,两兄弟直奔谢家芬。当他们到达村子西边的一个小土堆时,被国民党骑兵发现了。敌人追上他们后,用枪指着他们凶狠地喊道:“你们是儿童团体吗?说出来!你不说实话我就毙了你!”容策不慌不忙地说:“我们是学生。”一个国民党骑兵不耐烦地说,“学生?管他妈的什么,拿走。”于是,容策和容欢被敌人绑上缰绳,带到了村子里。
地主宋思焕听到国民党军队进村的消息后,穿上长袍,骄傲地走出家门。当他看到容策被土匪绑起来,他兴高采烈地走过去,提高嗓门对院子里的土匪说:“唉!这不是我们村有名的儿头谢荣策吗?”宋朝四环的一句话,惊动了正在院子里、屋里抢东西的匪兵,他们如狼似虎地向项侧扑去。一名敌军官狂吼道:“把这小子带进来,给我打!””几个匪兵把容策推进屋里,鞭打了一会儿。朗斯勃然大怒,对敌人咬牙切齿。当天下午,骑兵和荣策一起回到团部四方台村。
国民党骑兵团长商启岳认为容策年轻。他只要用一点酷刑,就能从容策那里得到我军的情报。他折磨了一个又一个新兵。“你的部队在哪里?”你们可怜的领导都去哪了?”敌方副官凶狠地问道。容策瞪着愤怒的眼睛:“我不知道!不知道!”敌人咆哮道,“来人,掐他的手指!”敌人用竹筷狠狠夹住了容策的手指,容策拼命抵抗。过了一会儿,容策脸色发白,但还是咬紧牙关,宁死不屈。敌副官连连怒吼:“谢荣策,你到底说不说?”“我不知道,我就是不知道!”然后一鞭落在容策身上。看到容策不畏艰难,残暴的国民党骑兵团长就来了个软的。那天晚上,狡猾的副官假装换上了笑脸,拍了拍荣策的肩膀说:“你受苦了吗?年纪轻轻就要聪明。为什么要跟* * *产党跑?"荣策自信地大声说:"是* * *制作方救了我。我会一直跟着* * *产党,绝不向你投降。"
12年3月的早晨,敌方副官假惺惺的请容策吃饭,被容策严词拒绝。但是敌人没有放弃。晚上,他们带着容策去了团部。容策虽然遍体鳞伤,痛苦不堪,但还是强撑着背走路。副官走进房间,假装很注意,对容策说:“请坐!请坐!”容策也不理他,怒视四周。国民党骑兵团长商启岳来到容策面前,笑着说:“嗯,你真是个好看的孩子。嗯,我觉得你年轻聪明,以后可以给我当勤务兵。”容策气得冲上去对商启岳说:“呸!我是* * *产党的儿童组组长,绝对不会给国民党导演。你当不了多久上校了!等我们大部队回来抓到你,我就审问你!”商启月脸色大变,猛地尖叫道:“好可怕的小兔子!你不想活了吗?”容策厉声答道:“你为什么不想活了?你不让我活了!”商启月大怒,歇斯底里地命令士兵:“把这个可怜人的脑袋拉出来枪毙!”
13年3月的早晨,容策遇到了容欢哥哥,说:“我不回去了。回去告诉我妈,不要难过。革命是一场胜利。”
3月1948,13日,天突然变了,乌云铺天盖地,北风呼啸,古老的四方台寺门前变得杀气腾腾。人们马上意识到刽子手要杀人了。敌人带着荣策和小、谢荣策和小出发了,面带微笑,稳稳地踏上广场上的一个小土台。尚启岳策马到容策处,曰:“谢校尉何事?你不怕死吗?”容策慷慨激昂地说:“你要是怕死,就不要加入少年团!”!我军一定会反击,* * *产党一定会为我报仇!“敌人已经黔驴技穷了,恶毒的子弹开始了。年仅16岁的谢荣策和小,为人民解放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1949年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辽中县委追认谢荣策为革命烈士,将其遗体安葬在茨榆坨烈士陵园,并为谢荣策立碑,上书:“谢荣策小烈士永垂不朽!”
1984年3月,沈阳市委决定进一步修建谢荣策烈士陵园。10年6月5438+03日,谢荣策烈士塑像雕刻完成。雕像基座正面大理石上,由沈阳市委第一书记李涛同志题写的“少年英雄谢荣策”7个大字,寄托着人们对先烈的缅怀和哀思!
小宣传员——石宝琴
石宝琴,出生于6月1932 11,江苏响水县陈家港林楠人。1947 1国民党反动军队再次占领陈家港后,被严密封锁,大城镇生活物资严重缺乏。为了谋生,石宝琴经常用煤油和火柴,直到头甲、王集(今南河)换一些玉米、面粉、地瓜干等。,又回去吃饭了。在频繁的交流中,他们逐渐与南河区的民主政府取得了联系。1947年秋,南河区民主政府的油印宣传品开始带入被敌人占领的陈家港,宣传土地改革和民族解放战争的形式,以提高人民觉悟。
腊月末的一天天不亮,新民街上就有人挨家挨户地塞传单。天亮后,国民党反动军队发现了* * *产党的传单,立即追查。由于叛徒告密,史宝琴等四人当晚落入敌手。在狱中,敌人威逼利诱,但都答应了;“不知道”,“不知道什么传单小报”。面对敌人的折磨,他们不屈不挠。次年2月16日,4名少女被国民党军队带到南潮河水闸。反动军官对他们说:“还有最后一次机会,谁招供谁就可以回家。”而四个女生异口同声的说:“想杀就杀吧。没什么好谈的。”最后国民党军残忍地把他们四个都杀了。石宝琴壮烈牺牲,享年16。
周江苏中部的青年英雄
周,1933,江苏靖江后河镇幸福村人。家境贫寒,主要靠父母出租土地为生,生活朝不保夕。年幼的周不得不帮助大人,有时挖野菜充饥。
1940年,新四军东进,周家乡解放,使他有了上学和接受革命教育的机会。1943,乡上成立了农抗会和儿童团,周高高兴兴地报了名,成了一名儿童团成员。从此,他白天上课,晚上在村头和路口站岗,每次都能很好地完成任务。
一天傍晚,周拿着红缨枪在路口站岗,忽然村外来了一个人。这个人穿着长袍,戴着帽子,腋下夹着一个小布袋,像个老师。周心想:“你怎么从来没见过这个人?”于是举起红缨枪,拦住人问路。见此情况,那名男子赶紧掏出一个路标,给周看。这时,乡村农会的吴会长正好路过这里。当他们看到来人是县委的陈部长时,他们不禁笑了起来。陈部长看了周的认真工作,表扬了他,并勉励他好好学习,跟* * *生产党干一辈子革命。从那以后,周在儿童联盟中表现得更好,很快成为儿童联盟的负责人。此后,他经常带领儿童团成员在村里唱歌做操,在路口站岗放哨,多次配合民兵破路架桥,经常受到区镇干部和村民的表扬。
从65438年到0946年,土地改革运动在周的故乡展开。那里有八个大地主,都是有名的吸血鬼,他们剥削农民的意图很残忍。运动期间,周带着少年团成员,配合民兵监视地主的行动。在一次反地主的会议上,他带领儿童团不时喊口号,使得会议非常热烈。这个冬天,蒋介石撕毁《停战协定》,大举进攻解放区。国民党军对靖江进行了一次重点“清理”。因为靖江是苏维埃解放区南下的“门户”,后河区是靖江县的老解放区,项英乡又是靖江的土改实验乡,所以国民党反动派决心在这里消灭党员和革命干部。
1947 65438+10月18日凌晨,国民党第四师整编“扫荡”后河地区。周发现敌情后,立即通知正在准田小学开会的乡干部,要求他们迅速行动。为了掩护这些乡干部撤退,周挺身而出,把敌人引开,但他英勇地被捕了。
敌人把周带进团部,逼他供出谁是党的干部和他的家属。周坚定地说:“我不知道!”。敌营长一边命令战士们把周按倒在地,一边压着杠子,要周说出谁是* * *产党,直到周晕过去。敌人舀起另一盆冷水,朝周泼去。周松了一口气,一字一句地说:“你们这些狗东西杀了我,我还不知道!”敌人又搬出虎凳,把周绑在凳上,脚后跟下塞块大砖头,上去四块。他又晕倒了。从早上到深夜,敌人继续折磨这个钢铁般的男孩。在敌人的折磨下,周一次又一次地晕了过去,但从不屈服。。
第二天,敌人聚集了打谷场上的村民,把周带到人群面前,要他当场辨认谁是* * *党的干部及其家属。周环顾四周,喊道:“乡亲们,人民解放军一定会打败反动派的!”看到敌人无能为力,他放开了狼狗,把周的肉一块一块地咬了下来...周始终没有屈服。敌人什么也没发现,就把周拖到打谷场,把他打死了。刚满14岁的周壮烈牺牲!
解放后,靖江市文教部门曾将《童头周》一文收入小学语文课本,用他的光辉事迹教育全县青少年。
苏北青年女英雄马秀英
马秀英,出生于6月1929。江苏淮安县石塘区南涧乡人,靠近蔡桥镇(今淮安市朱樵瓦圩村),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45 65438+10月16岁加入中国* * *产党。1946年2月,她担任石塘区黄璐(南)村社长。
1946 12一天下午,石塘围子返乡团的五六名成员前来抓捕马秀英和妇联成员。此时,秀英和几名女队员正在为黄璐村的联防队制作军鞋。秀英接到村民报告,另行转移。打扮成回娘家的媳妇,往东南走,在瓦墟北门遇到了黄率领的“归乡团”。黄一眼就认出了秀英,一群同学会成员像疯狗一样跳起来,抓住她的胳膊,把她带到了周庄。
在周庄,黄试图从她那里套出我们当地党组织的秘密和女党员的名单,对她软硬兼施,逼着她问* * *生产党组织和女党员的名单。秀英遭到了肆意的羞辱和折磨:鞭打,用粗棍子压,浇辣椒水,坐在虎凳上...
面对拷问,秀英斩钉截铁地回答:“要人头,不能列单子!”
最后,黄把她带到的邱夏庄去杀了她。马秀英死时只有17岁。
英雄:十二个小英雄的故事
土地革命时期,在陕甘黄土高原上,有一支影影绰绰的青年武装力量——红军少先队。他们在党的领导下,跟随红军打土豪、分粮食、发动群众、消灭白军,创造了一系列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1931年冬天,一个大雪天,刘志丹率领一支红军游击队在陕甘交界的桥山区行军。已经下了好几天雪了,山川白茫茫一片。刘志丹正带领队伍下山,突然发现两个孩子躺在雪地里。他慌忙跑过去摸了摸,然后蹲在一个孩子的胸口上听,然后挥手回敬说:“救命!””说完,他解开旧羊皮大衣,温暖了怀里一个冻僵的孩子。
经过刘志丹和游击队的营救,两个孩子醒了过来。刘志丹一问,才知道那个胖乎乎的男孩叫王友甫,15岁,是地主家的小牧羊人。那个个子不高、皮肤黝黑的男孩叫赵雨洁,是个小乞丐,因为他喜欢跳,他的绰号叫跳蚤。他们两个受不了地主的压迫和剥削,拿着半张革命传单去山里找穷队。由于饥寒交迫,斜路一滑,滚下山坡,差点冻死。幸运的是,我遇到了红军的队伍。
从那以后,王友甫和跳蚤开始跟踪红军游击队的活动。后来,十几个穷孩子陆续来到游击队。大部分是十三四岁,最小的柱子才11岁。刘志丹同志和谢子长同志看他们年纪小,体力不支,游击队又要经常行军,生活太艰苦,就劝他们回去,他们不肯干,坚持要当游击队员。
游击队准备出发了。突然,从电话那头传来“立正”的口令。王友甫和他的朋友们站在队伍的最后,双脚并拢,挺胸,骄傲地注视着前方。王友甫跑到刘志丹面前立正敬礼,大声报告:“娃娃班应该有11人,实际却有11人,不缺!”刘志丹看着这些可爱的孩子,和谢子长交换了一下眼神,温和地说:“这样吧,我们和总部商量一下,看能不能办个娃娃班!”
第二天,娃娃班正式成立,王友甫任班长。总指挥部还派了一个指导员——边德荣(他是陕西省耀县王娇村人,矿工,后任陕甘边骑兵连长,在1936战斗中牺牲)。边境教官每天带领娃娃班练习,还教他们唱歌讲故事,很受孩子们的欢迎。
一天晚上,部队驻扎在艾蒿洼。娃娃班住在离村子两里地的小窑支部。孩子们正在睡觉,突然,艾蒿发出了激烈的枪声。王友甫一骨碌爬起来,叫醒朋友们,大家提起小马枪、长矛、大刀、小木枪,飞快地跑出村子,爬上西北方向的一根驴梁。当我爬到高高的悬崖顶上时,发现离悬崖不远的村子里浓烟弥漫,黑暗的敌人正在机枪的掩护下向村子进攻。游击队处境非常危险。
孩子们非常焦虑。突然,他们在悬崖下的一条小沟里发现了一群敌人。王友甫当即下令:“狠狠打击!”原来这是陕北有名的土豪张廷志的团队。接着,子弹、手榴弹、石块,居高临下,飞向敌人的头顶。悬崖下的敌人万万没想到,游击队会在悬崖顶上从背后袭击。结果敌人倒了,逃了,指挥一下子失灵了。
被围在村里的游击队利用敌人的恐慌,猛攻,转败为胜,把敌人赶走了。战斗结束后,游击队才知道,是娃娃班搞了突然袭击,捣毁了敌营,解决了包围圈。都夸他们机智勇敢,野心小!
2月22日,1932,甘肃省正宁县三泉源,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支队举行授旗仪式。会上,游击队总司令谢子长宣布娃娃班改名为红军少先队。刘志丹向少先队队长王友甫赠送了绣有“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支队少先队员”字样的锦旗。红军少先队成立后,和红军游击队打土豪,分发粮食,学习文化和军事,宣传革命,打了几次胜仗。少先队员逐渐成为能打仗、站岗、做群众工作的战士。
农历正月初二,少先队员们决定去参观财主的城堡——何谷神。太阳刚出来,在去耀县何谷神的路上,一群打扮好去拜年的年轻人走来了:跳蚤牵着一只大黄狗,边走边玩;七块石头戴着学生帽,穿着黑色制服,背着一个马头琴盒子,走在跳蚤后面;余绵娃装扮成新媳妇,骑上了黄马;王友甫装了个杂工,牵着马;卞德荣手里拿着烟斗走在后面。在城门前,治安员检查行人,对前来拜年的家庭不予理睬。跳蚤大摇大摆地走到哨兵跟前,伸腿把他绊倒,被边德荣和王友甫刺伤,结果哨兵一命呜呼。埋伏在后面的游击队立即冲进城内,干净利落地把城里的敌兵和土豪清理干净。
还有一次,少先队员按照刘志丹的命令撤退躲藏。少先队员们跑了100多英里,又饿又渴,已经筋疲力尽了。天黑了,王友甫带领少先队员进村休息。在老孙曼的家里,每个人一坐下,就鼾声如雷。突然,哨兵来报告说敌人已经包围了村庄。王友甫正忙着唤醒球员,组织突破。敌人用机枪堵住了门,密集的子弹直射进窑里。少先队员扔了几颗手榴弹,杀死了一大部分敌人,剩下的撤退了。
敌人从烟囱里扔了两枚手榴弹,土炕塌了。老孙曼拿来一大卷羊毛毡来堵住破烟囱,说:“快,给毛毡浇水,培土。”队员们依法加固了两个烟囱。敌人再次冲进窑里。队员们用长枪、刺刀、手榴弹一次次消灭敌人。击退敌人的第八次冲锋后,子弹快用完了。手雷快完成了。少先队员们准备与敌人做最后的斗争。孙叔叔拉着王友甫的手说:“不行,孩子,敌人这么多,你们娃娃怎么冲出去呢?”我想到一条路:地窖下面,有一个地窖。沟内有一条两里多长的隧道,直通后沟。这是早年跑土匪的时候玩的。你从这里出去。”说完后,老人和富友开了口,要求队员们赶快下去。王友甫带领少先队员走进沟里,穿过隧道,来到后沟,上了坡,离开了村子。
敌人抓住老孙曼,问红军少先队员去哪了。孙老汉说,当他亲眼看到双方正在激战的时候,突然一阵旋风,窑里的娃娃全没了!“那是魔法,你怎么能抓住它?你没有听人说话;急先锋,是旋风,来的无影无踪,去的无影无踪?说打你鼻子,不打你眼睛,靠你凡人,怎么能胜魔?”说太棒了。从此,红军少先队被称为“旋风”、“神兵”。
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红军游击队迅速扩大,先后组建了红26军和红27军。每个军下面都有几个团,每个团都有一个少先队或先锋连。到1935年秋,红军少先队员已发展到200至300人,成为红军中一支活跃的战斗力量。
1935年,10年,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陕北红15军(包括红25军、红26军、红27军)配合中央红军,在直罗镇大获全胜。直罗镇之战异常激烈。红军猛扑敌人,决心攻占直罗镇。敌人以猛烈的火力和密集的机枪子弹阻挡了红军的前进,许多红军战士中弹身亡。
山梁上有12少先队员看得清哭。看到西北风刮得很大,队长朱晓想出了一个主意,让队员们准备一些麦土,用干粮袋和衣服包好,绕过山头,扑向敌人的机枪阵地。他们出其不意地用手榴弹炸毁了敌人的三挺机枪。小柱子指挥队员居高临下,往空中撒细面土。西北风把尘土吹得像雾一样,使敌人看不见,无法射击。少先队员们趁机冲进机枪阵地,一会儿扔手榴弹,把敌人的机枪阵地搞得一片混乱。红军趁机进攻山脊,拔掉了敌人的机枪阵地。然而,在战斗中,王娅、朱晓等12少先队员被敌人俘虏。
敌人把12小战士押到师里审问。一个白军军官,亮亮的马刀,指着一根小柱子问:“你是干什么的?”
“干革命,打倒反动派!”
“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红军战士,我叫少先队员!”
白军军官又问:“我们周围有多少红军部队?快说!”
“我是红军的宣传员。我只能说,你给我一个竹板。”小柱子说。
白军军官不懂竹板,只好答应用刺刀打枪管,让朱晓说快板。
小柱子说:“猫头鹰之眼,先别回头。你看不到包围你的红军。覆盖西北和江南,数量上千万。……"
猫头鹰气疯了,命令士兵在隔壁房间准备刑具。小柱子临危不惧,继续讲快板。其他11少先队员也一起唱着他的曲子:
“同志们,快行军,红太阳就在前方。少先队员真勇敢,不怕处罚,不怕斩首,永远跟着* * *生产党,前进,前进!……"
几十个气急败坏的敌人涌进来,把12少先队员推进了拷问室。一连几天,敌人对这些12的小战士们使用了各种酷刑:鞭笞、手铐、压杠铃、坐虎凳、夹棍、用竹签钉手指、用烙铁烫...他们一次次晕倒,一次次被冷水惊醒,但没有一个人投降或叛逃,没有一个人向敌人透露红军的秘密。敌人又恨又怕,用木棍打这些12勇敢不屈的小战士,用马刀乱砍...
就这样,12少先队员被敌人残忍地杀害了。人们称他们为12小英雄。
第二天深夜,少先队员王友甫带领18少先队员队伍向直罗镇疾驰而去。他们手持冲锋枪,从四面八方向敌人开火。而作为“围剿”游击队的敌人则是腹背受敌,以为红军主力又来消灭他们,夹着尾巴逃跑了。
直罗之战后,少先队被改组。300多名红军少先队员被组织成三连少连和一连少连。很快,英勇的少先队员们,高举红旗,唱着《少先队抗日歌》,胜利走向抗日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