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教育部的新规定,小学生每周应工作不少于2小时。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2020年7月,教育部发布《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其中一条就是要求。
中小学课外活动和家庭生活每周工作时间,小学1至2年级不少于2小时,其他年级不少于3小时。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国历来提倡学生德、智、体、美、劳五方面全面发展。德?它指的是品德,培养学生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智慧?是学生的智力发展,文化知识,学习能力;?身体?是体育,学生要有健康的身体;?漂亮?它指向艺术的审美和艺术、音乐的造诣;最后呢?老?它指的是学生的工作理念和技能。
学生?老?德智体美劳的现状?中等?老?最后,事实上。应试教育背景下,劳动教育?一直是这五个方面的短板,往往只是一句口号。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老师还是家长,他们经常在寻找什么?高分?只要能考高分,孩子动手能力弱,完全不是问题。所以很多孩子在学校上课之外还要上课。回到家,他们总是看书,做作业,家里的家务都是父母安排的。一到假期,他们要么被各种辅导班占据,要么淹没在题海中。不用说,他们吃完饭连盘子都不收拾。
打破温室,在老师和家长的保护下茁壮成长,很多孩子失去了动手能力,以后离家上学、就业,完全没有自理能力。所以教育部这次出台政策,我认为有以下几个目的。
1.从小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逐步提高动手能力。
2.家务不是父母的?专利?孩子也有做家务的义务。让孩子从小就懂得承担自己应得的?责任?。
3、让孩子从繁忙的学习中走出来,劳动也是一种替代的放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