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教学的精细化管理呢?

一、内容:

1,教师教学成长的有效研究

2.有效教学管理制度研究。

3.教学过程精细化管理研究。

◆各学科课前准备管理研究

◆各学科课堂教学管理研究

◆各学科课堂教学评价管理研究

◆各学科作业设计、指导、评价的管理研究。

◆各学科课后辅导管理研究

第二,措施

措施一:提高师德的学习活动。

1.选择内容以确保质量

学习先进典型事迹;二是学习教育法律法规和对教师的相关要求,特别是认真学习新颁布的《义务教育法》和《教师法》,把师德纳入依法教学的理念;读一本好书,我们学校从2005年开始了为期三年的干部教师读书工程。先后投入万余元购置经典哲学、教育思想、教学实践等五大类图书260余册,干部教师人数达1-2岗位相关图书。比如,领导干部读过《名校长的高绩效领导》《改善名校教学管理》;语文老师读《小学语文课堂教学55个细节》,数学老师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55个细节》,青年老师读《一堂好课就是这样炼成的》。通过对不同内容书籍的学习,可以拓展自己,开阔视野,转变观念,提高综合素质。我们要求教师做好读书笔记,同时将读书与自身的教育教学紧密结合,将自己的课后反思与所学书籍中的专家意见进行对比,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

我们采取集中学习、自学、网上学习等多种形式,充分发挥摘抄、文件夹的作用,提高其实用性、教育性和欣赏性。中心校建立了教职工学习评价体系。定期展示优秀的摘录和文件夹。期末交流,评选学习型教师,表彰。

2.系列活动丰富多彩。

活动之一:倡导师德。依法教学,实事求是,和谐发展,再创佳绩;教师节表彰庆典,表彰中心校十大校园之星。

活动2:塑造模型。举办“我从教多年”征文大会,邀请专家进行礼仪知识讲座。

活动3:练习你的技能。师生朗诵挑战赛,开展教师岗位技能学科竞赛,教师评优课程。邀请专家讲课。

活动四:弘扬教师风采。评选“校园之星”,举办新年晚会,展示教师丰富多彩的生活。

措施二:骨干带动教师整体水平提高。

我们密云镇中心小学有县、校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23人,其中县处级14人,涉及语文、数学、英语等9个学科。本学期,中心校将继续采取“立旗、引路、搭台、压担子”的方式,为他们创造学习机会,搭建展示才华、发挥主动性的舞台。

(1)骨干教师外出听课学习后,要在教研组内交流动态信息,传播教改前沿信息,变一人受益于众人,促进教研组和学科教师整体水平的提高。

(2)骨干教师每人至少收一位老师为徒,相互听课,帮助弟子备课,课后分析,促进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3)骨干教师要带头上研究课,带头参加专题研究,带头制作自制教学课件,进行一次学科教学讲座,期末交一篇高质量的论文,引导教师把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落实到教学行为中,从而促进学校教师整体水平的提高,使自己成为“师德高尚、专业知识高、多方面能力强”的新型教师。(李国忠讲座:研究性学习研讨会:研究性学习的设计与实施、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综合实践活动课研究性学习教材介绍)

⑷我校在“一师一徒”模式的基础上,成立了“县级骨干教师语文数学科学指导小组”,指导小组成员要参加公开课、研究班、优秀评课的评课活动,起到一带一、辐射一的作用。

5.充分发挥我校骨干教师的作用,把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特点和骨干教师的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培养、锻炼和发展骨干教师,也形成了我校的办学特色。

措施三:提高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力的专项培训。

我们要求教师树立“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学习是生活的一部分”的理念,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每年确定1-2个重点课题组织集中培训。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对不同年龄的教师进行了计算机培训和英语培训。本学期,我们的重点是规范教师电子备课,进行电子备课培训。学期初,各学科教导员分别进行电子备课培训,进一步明确电子备课的要求,每月定期和不定期检查教师电子备课情况,期末刻成光盘,形成我校资源库。

措施四:校本教研提升教师专业知识。

校本教研的目的是提高全体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校把校本教研作为一个教学研究体系,以教师为主体,以教学中的问题为出发点,以课堂教学实践为载体,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办学水平。一种形式是“以教研组为单位,以课题为支撑,以同步讨论为策略”的“双轨备课”;另一种形式是:“体验专业技能,促进教师发展”技能竞赛活动;另一种形式是以“选拔骨干、引进新秀、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目标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评价活动

措施五:教学评价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

本学期我们以教研中心的视频评课为契机,分三个阶段组织了大家自下而上参与的评课活动。第一阶段:各校组织推荐考生按比例参加中心校的测评;第二阶段:中心校组织评估;第三阶段:参加县评。通过教学评价活动,可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第二个问题:教学的常规管理需要进一步精细化,使管理在规范化的基础上更加合理和科学。

具体表现:我们制定了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但有些环节不到位。比如,一些教师的评课、研究课和正常课差距很大;还有一些老师重视对单元关的监控,却不能认真进行质量分析。

改进措施:

根据以上问题和表现,本学期我们提出了实施教学常规管理的“交叉”方针。即备课要深,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学要活,手段要新,活动要勤,辅导要细,负担要轻,质量要高,分析要准。强化教学中心,细化教学日常管理。

具体做法:

措施一:把握标准,明确目标。

我们制定了教学日常管理的八项标准:备课、上课;作业、辅导、复习、评估、课外活动和教学总结的质量标准。

措施二:抓过程,落实目标。

我们要求全体干部教师树立“教学是基础、管理是关键、质量是目标、改革是出路”的思想,做到“两个提高”、“四个到位”、“六个着力”,把教学质量监控评估作为重中之重。

保证质量的“二次提高”:提高干部专业化水平;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

确保质量“四到位”,领导精力到位;教师精力到位;资金投入到位;学生的精力很到位

要保证质量,“六讲”要结合实际,把握概念;建章立制抓规范;课堂中心关注教学改革;监控教学质量;推动工作,抓典型;估计方位,把握平和。

首先,精心制定教案。

第三周根据中心校教学工作计划提出的本学期教学目标、任务、要求和教学进度,结合学校、教研组和教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学校、教研组和教师本人的教研活动计划,确保从学校到教研组、从教研组到任课教师的教学工作有序进行。

审查计划。学校领导和教学官员审查计划并给予指导。

交流计划,教研组活动计划在中心校交流,教师个人计划在我校交流。其目的是实现学校、同年级、同科目学生之间的交流,知识的横向融合与互补,从而形成学生习惯培养尽在掌握的良好局面。

二是严格落实备课要求。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手段和基础。我们继续坚持个人与小组相结合、头脑风暴、发表意见、研究教研的“双轨”备课形式。提出要做到“六备一进”、“四精一创”、“三搜一写”。“六备”即:备课目标、备教材、备学情境、备学方法、备教具、备生活;“提前一”就是老师要提前一周备课。“四要”就是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教学语言、提问问题、分层作业。“一个创新”就是每个老师都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三查”就是找成功的,找失败的原因,找补救的措施,“一写”就是写教学反思。

我们要求教学干部、教学干事和校领导认真管理和指导备课工作,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每学期至少两次检查本学科教师的备课情况;而且要检查后签字,及时了解备课情况,了解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和存在的问题,对备课情况进行评估和反馈,提出改进措施,特别注意加强对学生活动的设计指导。

第三,评估要严格、详细、实用。

为确保各教学环节真正落实到位,根据我校《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方案》和《各学科竞赛评分标准》。本学期加强了对教学质量形成的关键环节和学生知识能力增长点的指导,确定了监控、测试和评价项目。

(1)加强对学生基本能力的严格考核。

这学期语文科目是高一通过汉语拼音测试,高二通过百字竞赛,高三高五通过综合能力测试,高四通过古诗词朗诵,高六通过古诗词鉴赏。数学科目1-6年级口算竞赛,三五年级综合能力测试。1-6年级英语阅读竞赛。

我们要求学校领导、教学干部、教学干事在知识考试中亲自做四件事:亲自出题、亲自考试、亲自监考、亲自阅卷。一对一的测试是以班级和学生为单位对学校班级进行的,所有老师也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对每个学生进行通关测试,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⑵密切监控教学质量。

本学期,我们要求老师在每次单元测试后分析试卷并填写各种教师手册。

(3)坚持干部兼职讲课制度。

校长带领教学干部和教导员在学校上课,每周两次(周一、周五),其他“推拉门课”和“指导课”由教导员自行安排,要求各小学的教学干部、教导员和领导例行兼职上课。在宏观调控的基础上,要求各校干部和教学人员进一步深入教学一线,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班级管理和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上来。

(4)坚持巡查制度。

强调四点:第一,作业要精心设计,满足时间要求;第二,不要有太多的工作等级,即优秀、良好、合格、待合格;第三,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作业;第四,只要留作业,老师就会评判。

各小学的教学干部、教学干事和领导要及时了解教师批改作业的情况并与定期检查相结合,督促和指导教师及时查漏补缺。从内容、写作、格式、优缺点等方面检查作业,及时总结反馈。通过检查作业,每个班的差生,老师对学科的差生,班主任对班级的差生,都要有一个清楚的底数,明确的问题。

5.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

我们采用“三级负责制,责任到人”的方法监控教学质量。中心校重点抓教学带头人、教学研究者、教案制定、教研组建设、测试取样。以“研究”为重点,提高教研质量,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小学干部做好教师备课、上课出勤、单位清场的分析反馈后,保证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学习教材、备课;教师要做好每一节课的准备,做好每一节课的工作,把每一节课的知识传递下去,把后进生提高起来。合格率要求达到100%,形式为:

正常课后的理解测试

教学干部不仅要关注老师怎么教,还要关注学生怎么学。一方面,他们要在课后向老师反馈,另一方面,他们要阅读作业,与学生交谈或发出小论文,以测试学生的学习效果。

B阶段的分析检测(单位)

本学期,我们中心校继续建立单元试卷资源库,各教研员制定教学计划和单元测试时间,严格控制单元。采取“及时检测-及时分析-制定措施-改进实施-再次检测-比较效果”的做法,以效果的检测来监控教学常规的实施。语文、数学、英语老师每天课后花20分钟给学困生补课,做好补课记录。

C学期抽样测试

一是教学质量抽样检测,是为了满足北京市三五年级的抽样检测;二是主要针对骨干教师和交流教师。

期末综合测试

本学期结束时,中央校对人员将对各学科的教学进行质量检查,然后召开教学质量分析会。老师们会做本学科的教学,各小学的主任会做本学科的质量分析,副校长会写全校的教学质量分析报告。学期末,教学干部会交流“细化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经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