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7

2017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解读

从以下四个方面对2017版《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进行分析。

一,课程的性质和课程设计的思路

首先,标准对小学科学课程的性质进行了重新定位,具体体现在其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上。根据标准,早期科学教育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学生通过学习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去认识身边的科学现象,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为以后的科学知识学习、日常生活乃至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是其基本特征。把探究活动作为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途径,通过重视学生动手、亲身体验等实践活动,强化学生各方面的学习能力,塑造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是小学科学课程实践性的具体体现。强调材料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四个领域的知识相互渗透、相互联系,强调认识自然与解决问题相结合,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强调科学课程与语文、数学等课程的相互渗透,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明显体现了小学科学课程性质的综合性特征。

其次,标准基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秉承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理论,将小学六年的学习时间分为三个时期:1、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和五六年级。它既符合教育者分阶段实施教育的理论,又坚持了教育的阶段性与连续性相统一的原则。具体来说,该标准由四大领域18个主要概念组成,细分为分布在三个学习板块的75个学习内容。科学课程的重新划分不仅有利于将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这一全新的课程目标融入到小学科学课程体系中,而且有利于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对阶段知识进行整合和提炼,从而实现从基础教育开始逐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课程目的。此外,小学科学课程的起始年级定在一年级。并且按照小学一二年级每周不少于1课时进行课程设置,这也是为了让社会和学校充分认识到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性。科学教育作为提升国民科学素养的基础教育,是国民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小学生入学开始就对其进行科学教育,根据他们“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认知发展特点进行科学教学,不仅有利于从小激发和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而且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具有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