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有道德的人1500字
道家认为,所谓世间万物的本性是“道”,而万物的本性是“德”。对人来说,就是道德。宋明理学家把“德”称为对某种原则的实践,并从中有所收获。
道德
[编辑此段]论道德
道德是由两个并列的词组成的:道和德。
道是一条路,一种行为,一种方式。
美德是行为的表现。
道和德结合起来,意义就变了,道德就有了新的意义。
“道”变成了一个动词。
德性由道决定。道所产生的德性,演变成了道德。
现在人们关注的是“德”字里的道德含义。
这意味着无论你做什么,只要能产生好的道德结果,人们都是快乐的。
学术上,道是道,德是德,不能混为一谈。
在人们的生活中,道德可以作为美德的一种含义。
很多事情,人们只研究结果,不研究过程。无论对方采取什么方式,表现出来的德行都是直观的。
所以,大多数情况下,道德就是德性。
[道德含义]
道德是发展先进文化、形成人类文明特别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通常谈论道德。
它指的是人们应该遵循的原则和标准。道德的定义可以概括为:道德是一定的社会和阶级取向。
人们为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各种关系而提出的特殊行为准则。
这个概念说明,道德是以善恶为标准,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
范。道德总是扬善抑恶。道德不同于法律。是根据舆论、传统文化、生活习惯来判断的。
一个人的素质主要靠人的自觉的内心想法来维持。
道德这个词由来已久。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代著作中就出现了“德”字。
语言。“道”代表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德”是理解“道”后,根据其规则对人进行划分。
他们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当。出自孔子,中国儒学的创始人,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几千年来。
人们历来重视道德问题。
道德是美德的积累——实践真理和发展真理。
真理是大道。守道是创造条件、建立机制、运行和谐发展、各方共赢的客观规律,是创造和谐发展的客观现实,是运用科学和实践真理。积德是不断创造和谐发展的客观现实,是对真理的追求和发展。美德就是道德。
损人利己,损人利己,损人利己,损和谐发展,是不道德的;平等互利、诚信互助实现和谐发展是一般道德;助人为乐、服务大众促进和谐发展是高尚的道德;舍己救人,为公牺牲,在街头美德中达到了顶峰,这是最高的道德。道德上的这种阶级(等级)差异是客观事实,一个道德阶层占主导地位的社会,自然是一个高度和谐的社会。这是和谐道德的基本观点。
走街串巷有三个基本条件:一是普遍接受大道理念,明确发展的方向、目标和指导思想,这是一个精神条件。第二,创造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保障,经济上首先要消除贫困和垄断的两极分化,普遍建立生活的社会保障制度。这是物质条件。第三,对个人和群体行为建立和谐的制约和激励机制,意味着建立相应的法律制度和习俗,这是社会运行的条件。只有具备这三个条件,和谐发展、共赢的客观规律才能得到普遍落实,社会才能接近高度和谐发展的理想目标。
什么是道德?简单来说,道德就是人类区分善恶的标准。那么道德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还是通过后天教育获得的?心理学家发现,无论种族、信仰和文化背景如何,人类道德的基本标准都是一样的,比如诚实、正直、同情和怜悯是善,欺骗和杀戮是恶。而且人类在婴儿时期就已经表现出区分善恶的能力,似乎这种判断善恶的标准是与生俱来的。
圣紫晶说“人生之初,性本善”,把这句话理解为“人生来就知道善恶”是非常恰当的。如果道德与后天教育有关,那么为什么半个世纪以来,中国树立了许多道德英雄作为人们的学习榜样,却未必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道德水准?相反,今天我听到人们惊呼道德正在下降,存在巨大的诚信危机。比如这张华南虎的照片就被质疑是伪造的,就连嫦娥飞船拍摄的月球照片也被质疑是偷拍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拍摄的早期月球照片。是不是很奇怪?
另一方面,如果一个社会彻底摧毁了它的传统道德体系,会不会改变人们判断善恶的标准?我们知道文革时期的“破四都”运动,全盘否定和摧毁了中国的整个传统文化,却没有看到中国人内在的道德水准发生改变。俗话说“老百姓心里有秤”或者“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其实就是道德,不是靠灌输某种意识形态或者破坏传统文化就能改变的。
科学家认为,道德存在于大脑的某个部位,甚至可以遗传。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约书亚·格林(Joshua Green)设计了“拉轨之谜”和“桥梁之谜”。当受试者做出选择时,他们用核磁共振测试他们的大脑,看看大脑的哪个区域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最活跃。
“道岔问题”假设五个人躺在一个道岔上,一个人躺在另一个道岔上,一列火车开过来。你现在要把开关转到哪边?大部分被试的回答都是把开关转到有一个人的那一边,因为五个人都能活下来,这是一个理性的选择。
“桥梁拼图”假设五个人躺在铁轨上,一辆火车开过来。这时候你在桥上推一个胖子,挡住火车,就救了五个人。大部分受试者拒绝推胖子,宁愿让火车碾过铁轨上的五个人。还有以一人为代价拯救五条生命的选择机会,但受试者在面对这两个“问题”时有不同的选择。后者,被试做出了情绪化的选择。心理学家发现,理性选择和情感选择发生在大脑的几个不同区域,道德确实有生理学基础。
心理学家进一步发现,一些负责感受的额叶皮层出现病变的人,会丧失道德判断能力,对“桥梁问题”倾向于理性选择。
在一个健康的社会中,无论是个人还是政府,他们对类似“问题”的选择都是遵循造物赋予人类的准则,什么时候用理性选择,什么时候用情感选择,基本上可以做到恰到好处,这样社会才能更加和谐进步。
以上两位心理学家设计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可以举例说明。比如某年黄河泛滥,随时可能溃坝,现在又要分洪,于是我们选择了一个小村庄作为分洪的出口,这是牺牲当地利益的选择。政府做出这样的选择是理性合理的,尽管人们在情感上非常不愿意这样做,因为这对那个村子的人来说是不道德的。
再比如,某村有几百亩土地被开发商拿走,政府决定将土地卖给开发商,但给农民的补偿不足以维持未来生计,于是农民组织起来要求更高的补偿。现在政府面临这样的选择:一是派特警镇压、伤害、恐吓、碾压农民,最终达到征地的目的。二是通过和平协商给予农民合理补偿。
第一选择是理性。政府考虑到增加农民补偿会减少政府卖地收入,同时可能损害开发商利益,导致项目流产,必然影响地方政府的GDP政绩。第二个选择是感性的。从道德角度讲,政府和商人都不希望看到失地农民的悲惨遭遇,认识到政商的最终目的是造福人民,而不是制造苦难。
显然,在一个文明社会,人们更愿意看到后一种选择,但中国的现实是,理性的选择战胜了感性的选择。纵观中国历史,得天下者无情。据心理学家介绍,在中国,额叶皮层有病变的人容易成大事,而心地善良的人却一事无成,这是我们国家和人民的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