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中学劳动技术课
劳动技术教育是中学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劳动技能的重要途径,是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针的重要举措。在中小学开设劳动技术课程,可以增强青少年的科技意识和劳动意识,从小培养他们学科学、用科学、爱劳动、会劳动的思想和习惯,全面提高素质和能力。培养兴趣和运用实践是更好地开展中学劳动技术课的一把双刃剑。“在技术课教学中,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有学习的主动性,培养热爱劳动的思想,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激发劳动创造的欲望,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纸网中国/1/view-5204109 . htm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布鲁纳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强大动力。学生只有喜欢学习,有学习的需求,有迫切的学习欲望,才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索某事或喜欢某项活动的倾向。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知之者,知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过:“对于一切,唯有爱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兴趣在学习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劳动技术课是一门注重实践,培养学生劳动和技术素质的课程。学生对教学的兴趣直接影响他们对知识的学习、对技术的掌握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在劳动技术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其知识的学习、技术的掌握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要改革课堂教学,利用学生的求知、怀疑、求新、好动的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乐学、好学。总之,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在教学中,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使劳动技能知识变得有趣,引导学生在兴趣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和实践,让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感受到乐趣,把兴趣转化为学习的动力。一个成功的劳动技术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智力发展的学生对劳动技术持久的兴趣,使他们乐于学技能,善于学,会学,学而不厌,为操作实践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二,合理组织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劳动技术课堂教学的内容不仅包括技术知识和技能,还包括技术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以及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健康发展的信息。教师要充分理解课程标准的要求,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内容和确定教学容量,抓住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才能有效地组织教学。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之一。教师应该通过对教材的分析和研究来理解编写教材的意图。在把握教材精髓的同时,要创造性地“用”教材,而不仅仅是“教”。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优化教学内容;梳理教学顺序;还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设计更适合校本教学的教学载体,灵活组织教学。
应注意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在组织教学内容时,要充分体现技术活动的全过程,包括设计、生产和评价,避免过分注重机械技能训练和单一的生产内容。教学内容也要注重劳动技术课的综合教育功能。
注重教学内容的生成性。关注学生在探索和解决技术问题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注意及时吸收与教学目标一致、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内容作为教学内容的补充。
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开放性。要根据本学科贴近学生生活和生产实践的特点,注重与生活相关的技术问题的探索和应用,精心选择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课题,作为创设情景、设置问题或练习的教学资源,兼顾不同个性、不同层次学生的兴趣和需求,适时适度地补充和拓展教学内容。
正确处理基础性、拓展性和研究性教学内容的相互关系;正确处理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的关系;重视简单材料、手工工具和现代机械在基础技术实践中的作用。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和搭配相关内容,实现教学的可接受性和有效性,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第三,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民族振兴的希望在教育,教育振兴的希望在教师。”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培养不出高素质的学生。劳动技术教学的效果与教师自身的素质有很大的关系。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滴水,就得有一桶水。”老师可以在课堂上随时随地做一些学生喜欢的点心模型。能够列举各种菜肴、小吃、饮料等的名称和做法。能够根据学生的想象做出各种颜色、气味和味道的菜肴。做一个学生心目中什么都不会的老师,让学生更加尊重你,尊重你传授的知识。劳动技术课教师的缺乏和素质低下已成为教学效果不佳的一个主要内在因素。在我看来,一个农村中小学的技术教师,除了应该具备的* * *素质外,还应该具备一些特殊的素质。首先,我热爱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想品质。作为一名中学劳动技术教师,我必须树立热爱农村的坚定思想,立志扎根农村教育,这是上好劳动技术课最根本的保证。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在农村学校,重视升学考试科目,轻视非升学考试科目;重视所谓主科师资培养,忽视劳动技术课等非中专高考科目师资培养的现象依然存在。劳动技术教师要深入社会,广泛接触农村群众,做他们的忠实朋友,充分了解农村的历史和现状,看到农村发展的光明前景,增强对农村和农民的热爱,与他们同甘共苦。要加强自身师德修养,以热爱行业、爱岗敬业、热爱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际行动实现人生价值,为学生树立榜样。其实只要有丰富的特长,也就是掌握教材的能力就可以了。现行的劳动技术课程教材属于板块结构,涉及手工制作、种植、养殖等诸多内容。教师不仅要熟悉这些内容,还要熟练掌握和掌握。以及优化和重组教学内容的能力,劳动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必须考虑学生的认知结构、时代特征和地方差异。教师要对统一教材进行再加工、再生产,形成适合学校发展的校本教材。近年来,我们根据当地的资源条件,编写了人参栽培技术、长白山药用植物栽培、剪纸艺术等辅助教材。,让学生通过劳动课程在农村学到一些实用技能。由于教学内容与其他学科相关,有些内容也与季节相关,为了便于教学,便于学生接受,我们对教学内容体系中不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各部分的教学时间进行调整,根据季节和相关学科的教学进度对教材进行统筹安排。最重要的是将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教师要善于把劳动技术课程的内容与学生已经掌握的其他学科的内容联系起来。比如,利用生物课上学到的知识,让学生掌握有关生物防治和农作物病虫害的知识,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直接运用到生产生活实践中。
第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劳动技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一定按部就班地教授新知识。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扬教学民主,营造和谐、生动、活跃的课堂氛围,提出适当的教学要求,组织合理、有序、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需要改变“教师讲解示范,学生被动跟随”的单一局面,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整个教学活动要为学生创造更多参与技术活动的机会,有效激发学生探索技术的兴趣和欲望,引导学生在体验式和探索式学习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体验技术活动的一般过程,获得丰富的技术使用和决策经验。中学劳动技术课的一大特点是精讲多练。学生上课练习的机会多,占时间比例高。但要注意引导学生“避免愚蠢枯燥的工作和无意义的工作”,进行有思想、有创造性的工作。这就需要老师给学生提供足够的自由思考和玩耍的空间,那么如何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的空间呢?首先,教师要摆脱“动手”教学的传统观念,让学生充分思考,通过讨论、研究、交流和动手实践,让学生体验失败(也是一种经历和积累),感受成功的喜悦。这种直接的体验和从老师那里“抄袭”知识的感觉是很不一样的。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认知者、组织者和引导者。老师除了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技能和方法,还可以给学生留下很多自己创造和发挥的空间。比如七年级的一门工艺课,内容是十字绣,我指导学生绣完之后可以再装饰其他内容吗?接下来,同学们都很活跃,有的绣自己的名字,有的装裱或者绣图案,有的把图案剪下来绣在衣服上...总之,虽然都是十字绣,但是同学们手中的十字绣到最后都不一样,同学们争先恐后的介绍自己独特的创意。这样就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上是我对中学劳动技术课的粗浅看法,还不成熟。希望得到同行的指正和批评。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劳动技术课程教学效果不佳。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情况下,人们只是在理论上理解劳动技术课的重要性,在实践中有意无意地弱化其地位,这就需要我们一线的劳动技术教师想办法克服困难,开动脑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