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英语教育阅读叙事研究的思考

寒假读了乐维国、梅妙聪的《小学英语教育叙事研究》,了解到什么是教学叙事,为什么要进行教学叙事。同时,这本书也为读者提供了如何操作的范本。本书最大的特点是可读性强,语言简单易懂,理论联系实际,在论述过程中展示了大量具体的实践例子。选题也是基于教师所熟悉的教育情境和经验,因此教师的经验世界、教师的心灵成长轨迹以及他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真实感受都一目了然。

这本书有五章。前四章以“教学叙事”为主,包括“什么”、“为什么”、“谁”和“怎么做”。最后一章是实践研究,即每个案例运用教学研究方法成功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问题。看完这本书,我很赞同编者的观点,“叙事研究”重视一线教师的声音。它提出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认为每个教师在课堂上的个人知识都是合法的,并承认教师课堂经验中所蕴含的巨大力量和潜在意义。更加关注教师的精神生活,不再以模块化的方式要求教师。教师可以通过一线的新鲜体验进行教育叙事研究,为教育决策提供大量的信息、资料和建议。"

本书每一章都强调用教育研究的事例和故事来证明和解读理论,用教师熟悉的话语体系来表达。其实这些老师举的例子正是我们经常遇到的问题,其中有一个例子让我反思了很久。因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也遇到过这样类似的问题。

为了引出长发,短发,壮,瘦等词。历历在目A老师在教PepBook 3 Unit 3 Let's Learn的时候,设置了这样一个场景:长长的头发被画了出来,上面画着一个月光下的美少女。画面一出,学生们大声哭了起来,安静的教室顿时沸腾起来。老师马上拍手示意学生安静,然后导入:看。她人很好。她有一头长发。然后长发出现在美少女下面,开始看书。然后短发用樱木花道的照片,壮的用施瓦辛格,瘦的用刘德华。教室里的高音越来越多,课堂气氛似乎活跃起来。其实学生的心思早就不在学习上了,所有的注意力都在图片上,窃窃私语。

这样的场景仿佛就在眼前,我在教学中也遇到过这样类似的情况。本来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营造一个场景,让教学不那么枯燥。但是一节课下来,学生注意到的不是这节课的知识,而是你给的场景,效果肯定是苍白的。为什么?有什么问题?我试着把自己当成一个学生,突然意识到这样的“哇”的反应是完全正常的。当两件物品同时出现在你面前时,特别的那一件一定会更吸引你的注意力。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单词是好事,但如果这个“度”把握不好,就会适得其反。在设计场景时,不能太“张扬”。过于“刺眼”的场景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成为错误的“焦点”。再者,设计情景不要被课本本身的条条框框所束缚,从生活出发,结合学生的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创造更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活”的情景,从而达到更好的课堂效果。

众所周知,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单词是教学的基础。只有学好单词,才能更好地学习相关的句子,也就是说,学好单词直接关系到后面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总是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论是在教学过程中,还是练字过程中,我们都尽量用游戏和比赛来辅助,但时间久了,总有一种力不从心的感觉。所以现在在单词教学中,还有一种单词情境教学法。情景和游戏的结合会让枯燥的单词教学充满活力,但正如上面提到的例子,并不是所有的做法都是方法。关键要看你想达到什么样的效果,为了达到这个效果怎么做,怎么选怎么选,怎么把握“度”。每个老师都应该让我们自己的教学过程成为一个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