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区分比喻和类比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相关的修辞教学已经渗透其中。如比喻、夸张、类比、设问、反问句、对仗、排比等等。比喻句和类比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常见的修辞手法,也是小学生应该掌握的修辞内容。什么是隐喻?什么是类比?有比喻性词语的句子是隐喻吗?有人的句子是拟人化的句子吗?如何判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比喻和类比修辞,是我们小学教师学习的重要任务之一。一、比喻与类比概述(1)比喻在描述事物或说明原因时,运用与它相似的其他事物或道理。这种修辞手法叫做隐喻。①从这个角度来看,一个隐喻必须满足两个条件:1,A和B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东西,否则不能成为隐喻。比如“我脚底好像被什么东西蛰了一下。”不能比较,因为不符合本质区别的条件。以及“我心里好像被什么东西刺痛了。”(小学语文第六册《一束花》)2可以构成比喻。2.甲方和乙方之间肯定有相似之处..比如“这只猫像条鱼。”无法形成比喻,因为他们没有相似之处。还有“这只猫像只小老虎。”可以是比喻。隐喻一般由本体(比喻物)、喻体(比喻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象征词)组成。隐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为许多类型。在教学中,隐喻根据其构成特点一般分为明喻、隐喻和转喻。隐喻可以起到化平淡为深刻,化深奥为简单,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的作用。比如,(1)漓江的水真的很绿,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小学生用书11《桂林山水》)(2)万成了一个粉黛世界。初雪,小学语文第十一册。(3)长满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的、闪闪发光的银条。(小学语文11卷第一场雪)上面的例子,Example (1)是一个明喻,把漓江的绿比作一块无瑕的玉,用了“仿佛”这个比喻。例(2)是一个比喻,把白雪皑皑的万比作一个粉黛世界。比喻“成为”。例(3)是比喻,本体柳条句直接换成“音条儿”。(2)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根据表达的需要,运用想象,有意把事物描述为人,把事物描述为事物,把事物描述为事物。③类比一般分为拟人和模仿。拟人就是把事物描述成人,使之具有人类的言行、思想和情感。模仿就是把人说成庄稼,或者把物说成物。在本文中,类比可以起到色彩鲜明、描写线条和形象、表达清晰的作用。比如(1)兴安岭可以打扮自己。(《小学语文》第十一卷《林海》)。(2)风还能灌进来。(《卖火柴的小女孩》,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敌人夹着尾巴逃跑了。上面的例子,Example (1)是拟人化的,把兴安岭写成了人。例(2)和例(3)是模仿。“风”不是吹进来的,而是“灌进来的”。“敌人”是有“尾巴”的,就是把A物当B物,把人当物。二、比喻与类比的分析有比喻词的句子是比喻句吗?有人的这句话是拟人化的吗?比喻和类比这两种修辞方法在小学生中经常被混淆。因此,正确区分一个句子是比喻还是类比,掌握和区分比喻和类比的句子,对我们小学教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1.有比喻词的句子是比喻句吗?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句,不能只看有没有比喻词来判断。我们前面提到过,一个比喻句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本质区别和相似。以下几种情况,虽然有比喻词,但不是比喻句。(1)与同类相比。比如我看到的杨桃就不是我平时看到的,而是有五个角的东西。(小学语文第六册《画杨桃》。一天,像往常一样,我和父亲去新罕布什尔湖的一个岛上钓鱼。(小学语文第七册钓鱼的启示)(2)表达猜想。门嘎吱作响,好像有人来过。院子里静悄悄的,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小学语文第六册《院子里的悄悄话》)(3)表达想象。这是一场奇怪的火灾!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炉子上有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它明亮而温暖地燃烧着。多舒服啊!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泳,好像它们是活着的。(赵州桥,小学语文第六册)天,仿佛格外的蓝;阳光,仿佛更加灿烂。(《难忘的一天》,小学语文第三册)(4)举例说明的语录。例如,在社会主义中国,出现了许多英雄,如雷锋和焦尤鲁。2.比喻句与几种句式的区别。隐喻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比喻,由于其形式繁多,很容易与其他句式混淆。我们不妨碍用下面的方法来区分。(1)通过缩短句子找到特征。比喻句一般由本体、喻体和比喻词组成。简单的比喻很容易找到,比如“太阳像一个大火球”。本体是太阳,比喻是火球,比喻像。但是句子长的时候比较难判断,可以用缩略找特征来判断。比如高粱的根,我就特别惊讶,它不仅深深地扎在我看不见的地下,而且在高粱秆下端离地尺高的连接处,还有很多向下生长的气根,有点像榕树的根。它们用手一碰就那么顽强,像鹰爪一样,牢牢地抓着地面,好像抓着一个巨大的活物。在例子中,我们看到三个比喻性的词“像”、“像”和“好像”。第一个像是同类的比较,不是比喻。我们可以把这个长句缩短为“高粱的根像鹰爪一样托着他,仿佛托着一个巨大的活物。”其本体性、形象性、比喻性特征明显。(2)词汇变化。带有“是”字的比喻句容易与带有“是”字的句子混淆。我们可以通过改变比喻词来区分它们。一般来说,我们可以用“是”来比喻明喻。而不是一个比喻性的句子,不能改,一改句子就变了。比如“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我们就像祖国的花朵。这是一个比喻句。以及“我们是学生。”如果改成“我们像学生一样。”句子的意思变了,不是比喻句。其他的比喻也可以通过换词来判断。比如“雪后万成粉黛世界。”可以改成“雪后万似粉黛世界。”和“这张纸变成了一架飞机。”难道不能改成“这张纸就像一架飞机。”(3)词汇去除。比喻句中的比喻词“like”不能去掉,非比喻句的“like”可以去掉。比如“柿子树上挂着很多大柿子,像红灯笼。”去掉“好像”没有意义,是比喻句。“我好像在哪里见过他。”没有“好像”的句子还是可以读的,不是比喻句。(4)词汇添加。有些比喻句不用比喻词,我们可以通过加比喻词来区分。如:“一张如花的脸。”加上“像”之后,就变成了“一张像花一样的脸。”这是一个比喻句。如“弯弯的月亮,小小的船,小小的船有两个尖头。”加上“象”后就变成了“弯弯的月亮像一只小船,小船有两个尖头。”3.有人的这句话是拟人化的吗?比喻和类比都有一个“比”字,构成了它们字面上的相似性。但隐喻重在“比喻”,类比重在“模仿”,导致了两者的差异。比喻和类比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他们的作文基础不同。相似是隐喻的基础,模仿是类比的基础。比喻要求两个事物有相似之处,类比则侧重于两者的不同之处。比如细雨如丝,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露珠。例中“我爱家乡的杨梅子”是指细雨和丝在这方面相似,是一种比喻,而说杨梅子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露水,就是把“杨梅子”写成人物贪婪的吮吸行为,是拟人化的。另一方面,它们具有不同的结构形式。使用比喻,不管是明喻、暗喻还是隐喻。车辆必须出现,不能省略,本体不一定出现。用类比,本体(要比较的事物或人物)一定要出现,拟像(要比较的事物或人物)一定不能出现,一旦出现就成了隐喻。类比只是暂时赋予了本体某种准体的性质。比如:(1)地球,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是如此的美丽,壮观,可亲。(小学语文第十一册只有一个地球)(2)冬天,天上有雪花,地上有雪毯,树上有银。例(1)是一个比喻。车辆是人类的母亲,是生命的摇篮。如果换成“地球如此美丽、壮观、可亲。”它变得拟人化。例(2)是一个并列、拟人、隐喻的句子。树上银装素裹,“盖”明显拟人化。用“雪毯”“银衣”来比喻雪后的地面和树木,本体是隐藏的。三、小学课本部分难句分析41、门前的路湿漉漉的,总像一场春雨。这是小学课本上让老师争议的一句话。有人说这是比喻,就像“老师是辛勤的园丁。”“我心如刀绞。”其实从构成隐喻的条件来看,是不一样的。“教师”和“园丁”的本质区别是职业的不同,相似之处是“修养”。所以这是一个比喻。同样,“心如刀绞。”在汉语中,本质的区别是谁也不能把心绞起来,但用“刀绞”这个比喻,可以把心痛这个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例中门前的路是湿的,说明路上洒了井水,春雨也是水。它们是两个本质相同的东西,所以我觉得不能构成比喻。2.潮水越来越近,就像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大踏步飞奔而来...(观潮,小学语文第七册)有人说这句话是用“白战马”比喻钱塘膛,也就是说,本体是“钱塘膛”,比喻“白战马”。这个分析不太符合作者的初衷。从句子的上下文来看,全自然段从形、色、势、声四个方面描写钱塘膛。这句话描述了钱塘膛向人走来的气势。比喻的本体是“潮水越来越近”的气势,比喻的是“千万匹白马齐头并进,一路来”。只有“白马”无法展现钱塘膛的气势。3.那些山丘的线条是那么柔和,就像中国画只渲染绿色而没有墨线。绿色在四处流淌,轻轻地流进云端。这是一个比喻和比较的句子。用“国画”来比喻小山柔和的线条。而句中的“刘”字又使这句话具有了可比较的特点。即把“祖母绿”写成流动的物体(水、油等。).拟像是一个流动的物体,但它并没有出现。4.在这种境界中,就连马骏和大牛有时也会驻足不前,仿佛在回忆草原的无限乐趣。(小学语文第九册,草原)追忆草原的乐趣,显然是一种天赋异禀,拟人化的想法。虽然句中有“like”,但我们去掉“like”这个词后,意思还是可读的。这里的“仿佛”一词只是指想象,不是比喻句。5.女人又矮又瘦,身体很瘦,就像一阵风就能把她吹倒。小学语文第八册“古井”这句话里有一个比喻性的词“喜欢”,但不能说“一阵风”或“一阵风就能把她吹倒”作为喻体。把女人比作一阵风,不符合文中的意思。它说把一个女人比作一阵风会把她吹倒。它们的本质是“她”,它们不能构成隐喻。而且再瘦的女人,一阵风真的能把她吹倒。这应该是夸张的一句话。6.如果它快乐,它可以比任何人都温柔善良。用身体蹭你的腿,伸出Bob让你挠,或者一边写一边跳上桌子在稿子上戳几个小梅花。说猫“温柔可亲”,就是把猫写成人,拟人化。“小梅花”指的是猫在稿纸上留下的脚印。直接写“小梅花”没有脚印是一种比喻。7.正午时分,群峰披上金色的铠甲,阳光跳跃在水面上。长江也变得温暖起来,像一条金色的蟒蛇,翻滚着,呼啸着,奔腾而去,同时把它那激荡跳跃的光彩,抛向两岸陡峭的山崖。(三峡之秋,小学语文第九册)“群峰披金甲”“阳光跳跃”“长江暖暖”“闪闪发光”等一系列描写是比喻,“像一条金色的蟒蛇”是比喻。8.过去的日子像轻烟,被微风吹散;如雾,被楚阳融化,我留下什么痕迹?我有没有留下像游丝一样的痕迹?(《小学语文》十二卷《匆匆》)“日子如烟,如雾。”"像游丝一样的痕迹。"这是一个比喻,把匆匆的日子比作被吹散的轻烟和被初阳蒸发的薄雾;把痕迹比作游丝,生动传神。楚阳不说晒雾,用“蒸”,就是把楚阳写成火,准体是火,准物。9.绿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仿佛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颜色不能“照”在人的眼睛上。这是写发光物体(太阳、灯光等)前面的颜色。),也就是把第一个东西写在第二个东西前面,这是一个准东西。10,它们的形状各不相同,有的蹲在石柱上,仿佛在向远方吼叫;有的低头,仿佛在倾听桥下的流水声;有的幼崽依偎在母狮的怀里,仿佛在睡觉;有的小狮子躲在大狮子后面,好像在玩有趣的游戏;也有小狮子可能太调皮了,被大狮子在地上扒...(小学语文第七册卢沟桥的狮子)句子用了四个“像”,学生误以为是比喻。但是我们发现去掉“仿佛”这个词之后,仍然可以读出句子的意思,在句子中找不到喻体,所以不是比喻。但把雕在柱子上的狮子描述成一系列有思想有动作的人,如长吼、聚精会神、依偎、躲藏、玩游戏、调皮、紧迫,这是一种比较,是一种排比。11.天上的云从西向东燃烧,红得好像天空着火了。(《小学语文》第六册《燃烧的云》)云由西向东“燃烧”,意思是云写成火,准体为火,不出现。“好像天上着火了”就是把红云比作火。这是一个比喻和隐喻的句子。12,风掀起了她的围巾,卷着刮下来的东西,敲着邻居小屋的门。(《穷人》《初级汉语》第十二卷)这一系列的文字清楚地表明,这是一个比喻句。综上所述,讲解隐喻和类比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只有不断学习理论知识,探索新的规律,才能更好地积累更多的经验,使我们的教学工作扎实多彩。?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