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论小学生数学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

说到课外阅读,大家通常会想到语文课外阅读或者科普阅读,不屑于数学阅读。其实数学需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数学阅读往往要求更高,一般是基于思维的逻辑阅读、符号阅读和图形阅读。作为现代社会的人,仅仅具备语文阅读能力是不够的,还应该具备以语文阅读能力为基础的综合阅读能力,包括外语阅读能力、数学阅读能力、科学阅读能力和其他阅读能力。

目前小学生数学课外阅读存在几个问题:①不看书,教学课本只用来抄习题和习题,数学课外读物就更不用说了。(2)读书,一闪而过,喜欢看小说,漫画,不思考,不探索。(3)语言水平低,语法结构不清,阅读困难。④数学语言和词汇难懂,阅读障碍多。⑤兴趣易转移,易受外界干扰,持久性差。对此,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以下三种做法。

(一)激发阅读兴趣,倡导数学阅读

新课标非常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和语言积累,明确规定了学生的阅读量。然而,当谈到阅读时,大多数学生都皱眉头。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喜欢上阅读,并且自觉课外阅读呢?

1.让学生热爱阅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对于刚开始读书的学生。教师应该尽力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首先,良好的阅读氛围是培养兴趣的基础。为了营造氛围,可以举办“数学阅读沙龙”,规定每天午饭后20分钟为数学阅读时间,让学生带一些好的数学杂志(如学习指导报、小学数学报)到学校,与其他同学交流阅读。一开始,给学生讲一些数学故事。听完后,问一些简单的问题来测试一下。如果你回答正确,你将获得一颗“智慧之星”的奖励。过一段时间,让学生收集材料,讲给其他同学听,然后介绍一个新奇的问题,一个解决问题的好方法,讲一个数学家的感人故事……让他们爱上课外阅读。久而久之,班里就有了读书的氛围。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了,上数学课的积极性也提高了,知识面也拓宽了。

2.向学生介绍好书。一篇好的课外读物往往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激起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因此,教师在向学生介绍课外读物时,一定要注意书本的知识性和趣味性是否结合,注意可读性,使读物的难度尽可能与自己的能力相适应,这样学生才会对阅读产生兴趣。一般来说,大三学生的思维以具象思维为主,对童话、寓言更感兴趣。可以推荐寓言与数学,创意数学游戏本,Me+数学=聪明等。到了中高年级,学生的思维逐渐从形象的具体思维转变为逻辑的抽象思维。在选择课外读物时,可以推荐儿童数学智慧星、100数学故事、趣味数学等。此外,在推荐书籍的过程中,还要注意数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和学生兴趣的广度,向他们推荐《十万个为什么》、《太空博览会》等科普书籍,满足孩子全面发展的需求。

3.用鼓励和评价的语言提高学生的阅读热情。教师的教学言行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很大的影响,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一些引导性或启发性的评价语言会显著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热情。比如“你读得真仔细!你对数学知道得真多!通过阅读,你发现了这么多规律!仔细阅读,从下往上看。你还能找到什么?”等一下。

(二)改变阅读方式,倡导阅读交流。

读数学有很多方法。阅读的过程是感受和理解数学思想方法的过程,是开阔视野的过程,是改变学生对数学态度的过程。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数学阅读的实际基础,数学阅读应采用集中与分散、听与自读等灵活的学习方法,以适应学生的思维和学习生活,同时努力培养学生阅读的自主性。

学生的数学基础不同,阅读能力不同,学习意识也不同。教师可以不定期组织学生交流数学阅读的经验和体会,这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兴趣将大有裨益。一般来说,班集体的学习氛围,志同道合的同学的影响,都会有形或无形的影响到其他同学的学习。因此,教师要正确引导,在阅读活动中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为他们提供相互学习的交流环境。

(三)积极鼓励创新,倡导阅读实践。

数学课外读物不多,但一些好的读物会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思考。即使一开始吞枣,几次之后也会逐渐明白,因为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阅读后,让学生实践,大胆尝试和探索所见,加深对阅读中获得的知识和思维方法的理解。比如说测量脚的体积,很多同学自发的想尝试,模仿,测量手的体积,或者别的。虽然主要是模仿,但这种做法并非没有意义,因为其中有很多主动学习和自我思考的成分。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活动,学生对数学课外阅读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据统计,学生人均阅读数学类课外书4.1本,人均拥有数学类课外书1.02本。学生阅读数学课外书的习惯基本形成,带动了数学课本知识内容和习题的阅读。

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为了实现数学素质教育的目标,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我们必须重视数学课外阅读。在小学阶段,教师必须从数学课外阅读入手,让学生拥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和独特的思维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