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阅读和审题能力培养的现状

在小学数学中,学生审题的准确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解题的准确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注意培养学生的审题习惯,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针对学生解题时审题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做法和思考,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学生审题存在的问题

阅读困难

1.文本阅读困难

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经常遇到审题困难,尤其是一年级学生,既有识字障碍,也有理解困难。随着学生素养的逐渐提高,阅读题的难度集中在理解这一点上。尤其是在解题过程中,阅读题意成了最突出的问题。然而,许多学生往往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清楚地表达问题的意思。

2.信息获取不完整

随着年级的增加,学生在收集和处理信息方面面临更大的挑战,他们不得不根据学习需要通过阅读和其他渠道获取信息。但是,有些学生往往不能完全提取已知条件,未知条件,尤其是隐含条件。还有一些问题是图文结合解决的,条件不明显,学生很难从图片或文字中挖掘。

比如《连续除法解题》教学中有一个练习:18钙片装在一个瓶子里,小惠每天坚持吃,早上一次,每次三片。一瓶药能坚持几天?18÷3=6(天),学生只关注了“一次三片”这个词,而忽略了“早晚各一次”(即一天需要吃两次)的信息,学生没有完全提取出题目中的信息。

3.缺乏生活知识和经验

受小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的影响,有些人生经历比较坎坷,对事物的理解也比较片面。这些生活经验的缺失,往往会给他们的学习带来一些错误。比如人教版二第95页第八题,在解决“下半场2队得()分”的问题时,学生因为缺乏生活经验,不理解篮球比赛上下半场得分的关系,直接回答:“下半场2队得67分。”

4.信息混乱

新课程跳出了“人为应用题”的框架,改变了问题情境的呈现方式,由单一的小情境变为包含多种信息的问题情境。当题目中的信息很多的时候,学生往往不能透过复杂的现象抓住本质的东西,不会从中筛选出有用的信息。

(二)缺乏推理能力

正确解题的关键是考察题目中所包含的数量关系,学生对这种抽象的数量关系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比如四年级第48页第7题,学生在解题时经常犯以下错误:16× 3-16 = 32(元);16×3÷(3+1)= 12(元)。产生这类错误的原因在于学生对“买三棵树,得1棵树”这句话理解不深入,不能将隐含的信息分解为解题所需的信息,从而使问题指向否,解题思路混乱。

针对上述现象,教师必须随着学生认知特点的变化,培养学生必要的、适时的审题能力,促进学生及时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二,培养学生审题能力的策略

(一)注意阅读题目,理解题目的意思。

1.有序阅读信息和问题

低级解题科目开放,呈现形式丰富,主要有图片、对话、表格等。,这对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收集信息,了解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和必要环节。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大部分大三学生在解题时只是扫了一眼这些所谓的“信息”,就迫不及待地开始动笔,没有看清题目中的数据、问题和关键词。因此,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收集信息的指导。呈现态势图后,图中的信息可能没有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先明确图中信息的顺序,再学会从具体的图片或对话中收集相应的信息。经过尝试,我觉得可以引导学生采用“读题”的方法,其中“先读”是条件,“后读”是问题。无论是图片的实际问题,还是图文结合的实际问题,还是纯文字的实际问题,学生初步看完题后都可以打“.”。比如高一第二册第71页第11题:

在教学时,学生可以自己阅读题目的意思,然后问“你认为把这两条信息放在前面哪个更合适?最后,让学生谈谈这两条信息之间的关系。学生只有能够有序地表达各种信息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理解问题的含义。

2.指导信息中包含的含义

受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的影响,低年级学生可能会遇到忽视解题目的的意思。这时,教师需要及时引导问题所包含的意思,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问题的意思。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把题目的意思转化为自己的理解,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比如初三上册47页第三题:第一题可能有些同学不知道怎么解,老师可以在这里做适当的准备。"栅栏的长度需要多少米?"通过铺垫,学生就会明白,计算这块长方形菜地的周长是很有必要的。

3.联想信息之间的关系

有些题目,信息隐蔽,不易察觉,或者信息量虽大,但与所要解决的问题并不对应。学生如何准确找到有用的信息?实验表明,学生应该积极寻求并运用一定的逻辑思维来选择有用的信息。其实培养学生联想信息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比如人教版初三第一册第25页,科学园上午有852名游客,中午有265人离开。下午,403游客又来了。公园里有多少游客?一整天有多少游客来公园?在理解了题目中的三条信息后,让学生阅读一个问题,思考问题的含义,思考两条与解决问题直接相关的信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意识到:“这个时候公园里有多少人?”也就是“现在公园里有多少人?”与这个问题直接相关的两条信息是:“下午来了403名游客,中午还剩多少游客”。说到这里,可能会有同学兴奋地指出,这个问题要先搞清楚中午剩下的游客数量,再搞清楚这个时间公园里有多少人。在解决第二个问题之前,老师要求学生再仔细阅读一遍问题,并与第一个问题进行比较,即理解问题的含义,然后仍然思考与这个问题直接相关的两个信息是什么?很明显,学生们找到了相关信息,提出了两组相关信息:上午在园人数和下午在园人数,现在在园人数和已经离开人数。通过联想推理,把复杂的关系梳理清楚,数量关系明确,问题迎刃而解。

(二)数量关系,分析到位

数量关系是指解题中已知量与已知量、已知量与未知量的关系。理解数量关系是解题的基础,所以从解题教学开始,教师就要注重培养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重点是对数量关系的分析。比如爸爸的身高是170cm,比丁丁高45cm。丁丁的身高是多少?老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分析:1。谁在和爸爸比,也就是完成第二条信息;2.爸爸和丁丁谁高谁矮?爸爸的身高可以看做两部分,一部分和丁丁一样高,一部分比丁丁高45cm。4.去掉比丁丁高的,就是丁丁的身高,只好用减法计算了。通过这样的分析和推理,学生可以从解决问题的情节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并将其纳入已有的概念中。然后学生只靠对问题中一些词的假设或盲目尝试来选择算法,比如看多了就想到加法,看少了就想到减法。

了解数量关系后,让学生有条不紊地经历观察、思考、回答老师提出的引导性问题和分析的过程。通过反复训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解决更复杂的问题打下基础。

另外,教师要在传授审题方法的基础上,训练学生认真审题,培养学生审题习惯,提高审题能力。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关键,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让学生能够认真、全面、准确地审题,形成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为解题做好充分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