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师范大学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第一册:角度的测量

角度的测量

课程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64~66页练习题13题1~4。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角,能指出角、边、顶点;角度可以用常用符号表示,指定角度的度数可以用量角器测量。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

准备教具和学习工具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和视频展示平台;每个学生准备一张圆形的纸;一些特殊的角;量角器

教学过程

第一,新课程的引入

老师:我们之前学过射线。请确定一个点,并以该点为端点画两条不同方向的射线。

学生操作后,选择学生有代表性的作业在视频展示平台上展示。

老师: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发现由一点引入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是一个角。

老师把学生的答案写在黑板上

老师:看学生画的角。它们一样大吗?

学生发现有的角大,有的角小。

老师:这些角哪个大,哪个小?除了观察和重叠比较,我们还可以通过测量角度来解决这个问题。

(板书题目)

【点评:该教学环节从学生原有知识入手,让学生从画角度的操作过程中理解角度的含义,即“从一点画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而学生画的角度是有大小的,这就潜移默化的引出了角度的度量。]

第二,实施新课

1.特殊角度。

老师:测量角度需要量角器。让我们做一个简单的量角器。请拿出你的圆形纸,把它对折。变成了什么?

学生对折后回答:半圆。

老师:这个半圆对折后形成什么角度?

学生操作后回答:变成直角。

老师:什么是直角?

学生:90度。

老师:把这个90度直角再对折一次(学生操作)。现在是什么角度?

学生:是90÷2=45(度)。

老师:请把纸展开成半圆形。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半圆上有一些折痕。

老师:画这些折痕。你能在这个半圆的折痕上从左到右找出0度,45度,90度,135度,180度的角吗?

学生找到后,请拿出来给大家看,告诉大家是怎么找到这个角的。

老师:我们把0写成0,45写成45。请用这种写法在半圆上标出相应的度数。

学生操作后,在视频展示平台上展示学生的半圆形纸片(如图4?5)。图4?五

老师:这么简单的量角器就做出来了。同学们可以在这个量角器上对比一下书皮的一角,看看是不是90?教师边讲边示范后,学生在半圆上比较书本。

老师:能说说比较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吗?

引导学生在说量的时候对准标有0的线,角的顶点要对准半圆上几个角的顶点。

师:我们把标有0的线叫做刻度线,半圆上几个角的端点叫做测角。图4?六

老师:让学生用这种方法测量三角形的角度。你能找到45度角吗?然后把一个直角和一个45°角拼在三角形上,看这个角是多少度?

学生测完角度后,重点是如何测,让学生掌握0度刻度线与角度的一边重合多少度,量角器的中心与角度的顶点重合,再看另一边的方法。

【点评:将这一教学环节作为简单的量角器方法,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认识量角器,掌握测量角度的方法,使知识的传授不局限于“教”,而是体现在“做”的过程中,更能体现“做数学”的课程理念,充分调动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积极性。]

2.平均角度。

老师拿出一个25°的角,问学生:你能用手里的量角器测出这个角的度数吗?

学生:没有。

老师:这就要求我们有更精确的量角器。

多媒体课件展示量角器。

老师:看,这个量角器和你手里的量角器有什么区别?

学生直观的发现,这个量角器的刻度比较多,有内外两个刻度。

师:这里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每份的角度是1;这个量角器有内外两个刻度,两条0刻度线,方便学生从两个方向测量角度的度数。

老师:学生测得1的喇叭是25,这里喇叭的符号通常是“∞”,所以可以记为∠ 1 = 25。请记住你用这种方法测量的其他角度。学生记住角度。

老师:测量角度要注意什么?

学生讨论后回答(略)

指导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完成第二个问题。

【点评:这个教学环节主要是从特殊角度过渡到一般角度,导致需要更精确的量角器。在此基础上,重点是对量角器和角度测量的理解,通过学生的具体操作来提高学生对角度测量方法的掌握。]

3.做一个活动角。

指导学生制作活动角,然后让他们旋转一条边,形成大小不同的角。

老师:在制作活动角的过程中,你发现角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后,请判断图4。7.然后用量角器测量两个角的大小,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角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角口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图4?七

【点评:这个环节主要是通过做活动角度,判断角度的大小,让学生了解角度的大小与角度开口大小的关系,为下一节课做准备。]

第三,课堂作业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13,问题1~4。

(本案例由鲁平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