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村位于哪个城市?

西峡村位于胡帽岛,东与新阳村相连,西与内城村相连,南与九龙江中港海堤相连,北与珍岛相连。全村3.2平方公里,741户3066人。

第一,行政区划的演变

西夏村明代属陇西县二十八都徐茂社,清代属徐茂保。民国28年,属乐群乡西夏堡。民国36年,属胡帽乡西夏堡。1950与西洲村合并,隶属四区西洲乡(乡设在下西社)。1955属于内城西洲乡。1956属于平宁区内城。1958四月属于内镇,九月属于迎海公社西周农区。1959隶属紫泥公社西周大队。1981年脱离西州大队,成立西夏大队。1984是紫泥乡西夏村。1992是紫泥镇西峡村,下辖西社村和下西岗村两个自然村。夏溪社区分为周楠、吴健、三角、连厝、大地花、大关三个角,夏溪港分为15村民小组。

二、姓氏的起源

有近65,438+0,000人姓林,其中大部分是从市中心的村庄搬进来的,还有一些来自其他地方。

姓陈的有1080人,其中下西社陈是清初角美镇宗仙堂陈的后裔陈宗良迁至开基的。三角陈家人陈水典于清朝乾隆年间迁入海城县戴维村定居。

连措连氏一家520人于清朝乾隆年间迁入龙文区濠坑社,濠坑连氏一家于明代从江东马崎社迁入开基,开基始祖为连永科。

地球之后有220个黎族人,开基创始人是棒山坑人的孙子。开基时间不详。

三角周家有120人,大部分是从岗尾城搬来的,少部分是从榜山搬来的。

石鼎有65,438+000人从角美镇丁厝社迁入。

大成廖氏为15,民国时期从金田北国迁来,其始祖廖府一直流传至今。

此外,还有20个壮族姓氏和25个王兴姓氏。

三、经济形势和基础设施建设

全村耕地面积1800亩。最初主要种植水稻。近年来,种植结构有所调整。65,438+0,200亩水田改作鱼塘养殖对虾等水产品,年产值65,438+0,400多万元。第一家机器砖厂建于1984,现已发展到4家,总面积90亩,年产砖3000多万块,产值150多万元,常年解决了近300名男女就业。香菇种植20万平方米,总产值约12万元,人均纯收入2800元。村民们在村里设立了40家商店。海外劳务人员(以色列、新加坡等国)20人,海外商人30余人。农用车20辆,东风车5辆,轿车10辆。2005年,全村社会总产值900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4200元。

所有村民都使用自来水,大多数人使用电力和液化气作为做饭的燃料。电视普及率100%,电话普及率95%。

该村65%的村民建起了楼房。1994筹集65438+万余元,建成老年活动中心。1997年,集资近60万元修建了一条从西峡通往珍岛的水泥路,宽8米,长400多米。近年来,村里修了一条3公里长的环村路。1998年,筹集资金70万元,建成西峡小学三层教学楼。学校占地约4.5亩,建筑面积约1200平方米。* * * 6个年级8个班,200名学生,13名教师。有4个诊所。

第四,祠堂

陈氏小宗派积德堂,分别称为头厝、中厝、尾厝祠堂,共3 * * *座,均位于东西两侧,土木结构分为两堂,南北各有护栏,建筑面积130余平方米。目前头厝、中厝祠堂保存完好,韦厝祠堂已毁。祠堂的对联是:西广通儿孙以名尊,夏回映诸家成瑶族。对联是:英慈立功词有三仙,川祖立功无荣。

动词 (verb的缩写)文物古迹

夏楠宫位于下Xi社,坐北朝南,土木结构,分前后殿,占地面积170平方米,建筑面积83平方米。祭祀皇帝鲍生。对联叫“若有不测,帝知雨高,民护无国界。* * *要看老天的恩情。”

永福宫位于下西岗社,朝西南,土木结构,分前后两殿,占地面积225平方米,建筑面积105平方米,用以祭神。

西夏村附近有龙家生态温泉山庄、凤凰山李海、漳州南炮台、紫云岩、天一总政等旅游景点,有金顶鸭、紫泥北岸筐、西红鸭、金顶鸭、白水贡糖等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