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小学数学课堂“活”起来

让小学数学课堂活起来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改革不断冲击着我们的课堂教学,不时给我们带来创新的活力。我们的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个性,有尊严,有理想,有追求。他们渴望自由和发展。那么我们的课堂也要有思想,有活力,有发展。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习是一种个性化的行动。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仅仅依靠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不断创造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发挥学习潜能,自主学习,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让小学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

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数学课堂忽视了学生情感、想象力、理解力等方面的发展,忽视了生命的存在。我们过于强调对知识的记忆和模仿,严重制约了孩子的手、脑、嘴,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机械化,缺乏活力。这限制了学生与生俱来的个性和潜能,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充分正视和认真对待这一问题,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创新意识,从每一堂课做起,在改善师生关系、处理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等方面敢于创新,让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真正活起来。

第一,重新调整师生关系,让课堂活起来。

重新定位师生关系是当今教育改革的前提和基础,对教育教学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课堂上老师和学生是平等的交流者。教师敢于蹲下来看学生,充分融入学生,与学生合作交流,营造有利于个性发展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有效获取新的知识和能力。

今天的师生关系不再是老师的傲慢和学生的顺从,而是一种轻松、活泼、和谐、快乐的朋友关系。正如一位伟人所说:“你可以把马赶到河边,但你不能让它喝水。”一个人静静地坐在教室里,并不代表他进入了主动学习的状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相当于教学成功了一半。因此,有必要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面对的是具有思想和情感活动的个体,而不是机器。教师要努力摆正自己的位置,努力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比如在教“轴对称图形”之前,和同学交流一下,让他们说说对老师的看法。你可以从很多方面来谈外貌,性格,特点,印象等等。说到长相,你觉得老师怎么样?脸的左右两边一样吗?从而为这门课做铺垫。师生关系将更加平等、融合,学生将敢于交流、乐于交流,从而为学生营造轻松、和谐、开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交流中体验平等、民主,从而形成师生思想交流、人格碰撞的互动交流关系,让孩子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轻松愉快地掌握知识。

第二,结合生活,开放教材,让课堂活起来。

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新课标中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要求中增加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仅要求选材必须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还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熟悉的生活场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入手,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 从而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身边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认识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和作用,体验它。 一方面,现实而有意义的内容容易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另一方面,数学本身来源于生活,现实生活中充满了数学。对于小学生来说,“现实”可能意味着更多与自己直接相关的、发生在身边的、可以直接接触的事物和事情。我们现在使用的教材改变了过去的僵化,改变了老师吃力教,学生吃力学的局面,每一章的内容都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紧密相连,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比如在学习“加减法混合运算”的时候,让学生讲一讲乘车时的情况,学生自然会说每站都有人上下车,但总有一些人匆匆忙忙,不讲秩序。然后老师问:“你会问什么问题?”自然要问“多少人下了车,多少人上了车,现在车上有多少人?”于是,在无意识的交流中引入新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因为一群人蜂拥而至,不会清楚多少人上多少人下。所以要遵守“先下后上,前门上,后门下”的顺序。这样,枯燥的知识变成了学生感兴趣的生动话题,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生活中,发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求知的内驱力,提高了用数学思想看待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了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接触生活,逐步掌握数学思想,不断增强数学意识,有必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有更多的机会接触数学问题,了解真实问题和数学问题的联系和区别。比如在利息和利率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参观银行,以他们的压岁钱为例,让学生模拟存钱取钱,观察银行的周边环境,尤其是银行的利率。学生记住了,问题就开始出现了。“利率是多少?”为什么银行的利率不一样。对于学生,老师可以不先回答这些问题,表扬他们的细心观察,然后让他们带着问题预习新课。到上课的时候,学生会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从而找到符合实际需要的省钱方法。这样,学生就形成了关注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从数学的角度去认识周围的事物,有意识地将所学与现实中的事物联系起来。一个生动活泼的数学课堂离不开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学生的生活感悟,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这是数学教学的必由之路。

第三,开放学习过程,让课堂活起来。

1.开放数学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我们不能假设孩子非常清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并有意识地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数学,也不能简单地依靠老师或家长的权威来强迫学生去做。其实,我们需要做的是让孩子愿意亲近数学,了解数学,喜欢数学,从而积极地从事数学学习。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认知特点,采用适合他们的表现形式。因此,数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应该是多样化的,以保证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使他们的数学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主动、个性化的过程。小学生尤其是大三学生比较天真,爱幻想,所以在教学中经常采用的方法就是描述一个美好的童话故事或者一个贴近孩子生活的事件。要解决的问题包含在这个故事或事件中,实际上是给学生设置一个解决身边数学问题的情境,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比如我在教《最大公约数》的时候,告诉学生,校长要在图书馆的地上铺地砖,让学生帮忙设计,算出要买多少地砖...这样可以把数学知识融入到孩子的生活中,把枯燥的知识带到生活中,学生自然会热爱学习。

2.开放学生的学习方法。著名数学家弗里登塔尔说:“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进行再创造,即学生自己去发现或创造他们想学的东西。”在科学与人文交融的教改大潮下,数学教育也要克服只见概念不见人的偏见。学生能否在学科教学中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动力,直接关系到他们未来在社会中的立足和终身发展。“学什么和怎么学密不可分。”《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仅仅依靠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当学生接触到新的数学知识时,不应该被告知,而应该有机会进行探索性学习,从事探索、交流等数学活动。要开放教学时空,让学生“在游泳中学游泳,在数学活动中学数学”。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可以提供一些可以有目的地探究的话题,引导他们接触社会、实践生活,让学生在开放的过程中深入探究问题。小学生喜欢与人交流,以此来表达他们的心理特征。有计划地组织他们的讨论,给他们提供一个思维摩擦和碰撞的环境,就是为学生的学习搭建一个更加开放的舞台。比如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有一个例子:15-9 =?我非常注意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计算方法。我不急于教学生算法,而是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有的同学用十断法,先算10-9,再算1+5;有的减法,把9除以5和4,先算15-5,再算10-4;还有的用学习棒一个一个数,这样方法多样,大家都参与。这时候老师会安排学生之间的交流活动,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通过互相启发,取长补短,最终选择更简单的方法。显然,在这样的学习情境中,学生是以“做”而不是“听或看”的方式参与学习活动的,他们实际上是在进行观察、操作、交流等数学活动。这样的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所学知识,而且有助于提高他们从事数学活动的能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3.开放时间让学生自己操作。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实践”,但实践不是漫无目的的,而是有目的、有步骤、有计划的。操作前,让学生了解要操作的对象或要解决的问题,教给学生必要的操作步骤,指出注意事项。教师在指导学生做动手操作时,不能为了追求教学效率而盲目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示范步骤进行模仿,从而限制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比如在教轴对称图形的时候,先展示一大堆制作工具,然后让学生直接讨论:你要做什么?你选择什么工具?怎么会?怎么分工?经过讨论,学生心中有了一定的概念。这个时候,让小组合作,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出一个轴对称图形,于是各种方法就相应出来了。有的同学把纸对折,用剪刀剪出轴对称图形;有的同学用橡皮筋在钉板上拉出一个轴对称图形;其他学生想到用彩笔在白纸上画出图形的一半,然后将纸对折,做出轴对称图形。这样,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创造性地解决了数学问题,既激发了学生对教学知识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成就感,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添了更多的色彩。

4.打开学生实践之路。练习往往很枯燥。老师通常强迫学生完成它们。如果学生不志愿,效果会大打折扣。如果教师能在实践中创设情境,采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如数学游戏、竞赛、实际操作等。,并有启发性、趣味性的练习,都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发展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比如在轴对称图形的教学中,我采用了一系列的方法,让学生在新奇有趣的氛围中巩固。比如唱英文字母歌导致字母中出现轴对称图形;竞赛画图,画轴对称图形;四处寻找对称的图形等。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一个又一个练习中都能以同样的热情去做,数学课堂就活了,学习效果自然就好了。只有让课堂教学充满快乐的氛围、新鲜的知识、灵活的教学方法,把每一堂课都当成学生探索创新的课程,小学数学课堂才能真正充满生机和快乐。

总之,生动活泼的小学数学课堂将充满活力和人文气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开放式教学模式,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体验,以“人人都能成功”的理论组织开放式教学;在合作学习环境中,学生、教师、学生之间交流感情;在相处中学会接纳和欣赏别人;在学习中不断感受成功和快乐;让人们学习到有价值的数学,每个人都能得到必要的数学,每个人都能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