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范文(3篇选文)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范文(3篇选文)

为了保证活动的顺利和成功,我们需要事先制定一个活动计划,这是为一个活动而制定的,包括具体行动的详细规则和步骤。那如何制定科学的活动计划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一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的范文(选文3篇)。欢迎大家借鉴,希望对你有帮助。

首先,课程的前言

1.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的课程。既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指定学习领域,也包括社会教育活动、科技活动、文艺活动、体育与健康活动、团队活动、学校传统活动(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等)等非指定学习领域。),学生个人或身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教育,反教育等等。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习者直接经验的课程形式,与儿童、生活、社会密切相关。它体现了以学生自主活动为特征的知识的综合运用、科学结论的实践和新知识在实际操作中的发现。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要强化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紧密联系,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办学特色的形成有赖于学校对各方面资源的整合。从学校实际出发,走一条“人无我有,人有我,人高人一等”的办学之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可以有效地植根于学校的实际,实现“学校传统”与“现代办学理念”的融合,从而促进办学特色的形成。

3.综合实践活动课能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注重学生的实践和体验,倡导学生的个性发展。在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开发和实施中,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和规划,以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为中心,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师帮助学生发现、组织和管理,帮助学生不断提高选择意识和能力,从而逐步让学生学会发现、探索和创造,初步形成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萌发创新意识。

二,课程目标

1.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反思生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索问题的兴趣。

2.通过活动,使学生逐步掌握并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些基本方法,如参加社会实践和调查,收集、分析、加工和研究信息,探索、实验和验证,分析、归纳、总结和反思,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自理能力、合作交流能力、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知识的综合应用与创新能力。

3.通过活动,让学生真正获得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情感体验,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初步形成合作、分享、助人、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良好习惯,形成崇尚真理、尊重科学、尊重他人、关爱自然、关爱社会、关爱生命、认真实践、敢于思考、大胆探索、不怕挫折、自我反思、自我评价的人格品质。

第三,课程内容

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尊重学生个人选择和爱好,立足校本,开发九年级资源,从学生和学校实际出发,拟定以下参考主题:

一次完整的综合实践活动一般包括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活动准备阶段

这一阶段的基本任务是:

1.提出问题,确定活动主题;

2.组建活动小组;

3.制定活动计划,准备必要的工具和条件。(活动方案的内容主要包括:活动主题或题目、活动内容、具体目的和任务、方法、活动具体流程、任务分工、保障条件。)

此阶段的活动流程通常是:

(1)激发兴趣,产生主题。

(2)围绕主题展开讨论,生成子课题研究内容并总结指导。

(3)分组设计小课题的研究方案。

(4)交流项目计划,并进行指导和改进。

A.小组介绍自己的项目研究计划;

B.其他团队成员评估并提出建议;

C.该小组修改和完善了研究计划。

(5)实践活动的指导。

(6)强调注意事项

这个阶段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1.主题的选择:主题的选择要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基础,不要太大,要小,贴近,实用,可操作。

2.规划: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引导学生制定可操作的计划或方案。

第二阶段:活动的实施阶段

这一阶段的基本任务:根据既定的活动计划,运用一定的方法(调查、考察、资料收集、讨论、服务、宣传、公益活动、生活实践、劳动、技术设计、制作),收集文献和第一手资料,开展具体活动,获取实践经验。这是整个课程实施中最核心、最活跃、最困难的阶段。

此阶段的活动流程通常是:

(1)邀请导师或家长分组收集相关资料并采访相关人员,或单独练习。

(2)分组组织交流信息。

(3)实践过程的指导。

(4)沟通阶段成果,指导改进。

在这个阶段,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跟踪制导。

2.注意过程。

3.指导方法。

4.随时调整。

5.注意安全。

为加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管理,中心小学采取“点课带动、面上推进”的工作策略,采取措施稳步推进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进程。

首先,成立一个组织。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郭为组长,张为副组长,7名教师为成员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题组。校长郭负责全面工作,张负责业务指导,其他教师为主要研究教师。

第二,建立相对固定的教师队伍。

1,学校所有教师都有责任和义务承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校安排各班班主任担任任课教师,同时积极利用当地社会资源聘请社会人员。注重教师的培训和培养,不断调整教师的知识结构,建设一支多功能的教师队伍。

2.对教师进行规范灵活的培训。规范培训就是把教师送到市级进行专项培训,丰富理论和内涵。弹性培训,首先是校内培训老师。林老师已经组织老师学习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标准,了解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了解了该课程应该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同时,借鉴其他地区综合实践活动的经验,找出具体的操作方法。二是让老师们走出去,多走走,多看看,见多识广,学到对我有用的东西。

第三,根据课程设置,科学利用活动课。

根据《纲要》要求,小学3-6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一般每周3课时,开发利用周末、节假日等课外时间,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在具体课时分配上,研究性学习每学期组织1-2个研究课题或项目;每学期开展2-3次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学生每学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少于10天;劳动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可以集中或分散安排课时。

第四,充分利用现有的地方教材。

学校以寿光教研室开发的3-5年级(6年级正在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包为指导教材,各班班主任充分利用这一有利资源,创造性地组织实施本班级的综合实践活动。

动词 (verb的缩写)形式多样化

1,在学校。注重优势教学资源的开发,学校充分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具有自身特长的教职工,以及图书馆、实验室、机房、校园设施、场地和设备。

2.在校外进行。首先是发挥校外实习基地的作用。二是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开展实践活动。

六、确保活动经费,顺利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与其他学科不同,综合实践活动课强调超越课本、课堂和学校的局限。延伸到自然环境、学生生活领域、社会活动领域,具有开放性和实用性。这就要求学生走出学校,进入社会...拍照、录像、购买资料、奖励师生都需要资金。我校虽然财力有限,但也拨出相应的经费,保证综合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

七、值得思考的地方。

在我校教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有很多不理想的地方。众所周知,综合实践活动应该让学生自己组合,自己做活动,但我们的老师也一直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另外,我们在管理上也很困惑:参加综合实践的老师工作量很大,至今我们学校也没有找到合理的计算方法。

一、指导思想:

围绕校教导处工作计划,全面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综合实践活动精神,有效整合学校教育教学资源,以整合为特色,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面向全民,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重点,提高学生素质,逐步形成学校活动特色。

二、活动目标:

1.活动主题:实现融合。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课程、特色建设、德育活动等相融合。,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

2.活动形式:体现多样性。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努力做到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校外与校内相结合、集体与个人相结合、自主与创新相结合。

3.活动流程:正常规范。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全面监控,需要课前准备、课中指导、课后反思,让每一堂课都真实。

4.活动评估:持续改进。注重过程评价,继续以现场观摩、学生讨论、成果展示等形式开展‘督导评估’,促进活动深入开展。

5.活动素材:重在积累。每位老师都要及时记录活动的成败,及时收集整理学生的优秀成果,不断更新活动网站。

三、具体措施:

(一)强化学习,增强活动课程的理念。

随着课程改革,综合实践活动应运而生。教师只有不断学习和更新,才能充分认识到开设这门课程的重大意义,才能真正明确这门课程的目标和实施方法。

1,加强自身学习。培训开始时,全体教师要深入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综合实践活动纲要,深刻领会纲要精神,用先进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同时,每位教师要善于从报刊杂志、教育书籍、网络等渠道了解课改信息,明确活动动态,学习优秀案例,学习成功经验,边学边实践,不断增强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解和认识。

2.注意同伴互助。同年级的老师要互相配合,共同参与,老师之间要经常互相学习,形成合力。针对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针对教学中的热点和难点,大家要建言献策,寻求对策,不断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不断反思和跟进活动内容的发展、活动方式的选择和活动渠道的开拓。

(2)注重融合,丰富活动课程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开发必须立足校本,因地制宜,与时俱进,多方整合,拓展活动的实施空间。各年级制定活动计划时,要把活动课与学科课、特色建设、德育活动结合起来。开展活动时,要努力做到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

1,结合学科教学。引导学生从语文综合学习中选择感兴趣的话题;启发学生从数学实践中发现问题,进行深入调查;结合劳动技术教育和科技活动,开展学习技能和科技教育的综合实践活动;结合信息技术教育,在网上查阅资料,制作网页等...各班教师要善于发现,重视引导,努力找到学科教学与实践活动的结合点。

2.结合专项活动。教师应把握季节特点,关注校园动态,挖掘课程资源,开展专题系列研究。要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引导学生开展调查、研究、体验等活动。

3、结合调研。围绕“依托社区资源开展劳动技术研究”课题,组织学生开展“走进红豆”、“走进红豆杉林”、“走进樟树苗木基地”、“走进蟹虾养殖场”等体验式活动。在活动中反思,在活动中成长。

(3)注重常态,规范活动课程的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发展、共同实施的过程。要扎扎实实地开展好活动,教师要克服畏难情绪,注重细节,从实效入手,注重平时、问题、话题、模式,把握活动全过程。本学期,我校将特别注重常态活动的开展,做到规范有序。

1,刚开始,认真规划。各年级各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围绕综合实践活动的四大内容(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结合学校的校本特色,制定详细、全面、可行的综合实践活动计划,形成系列,确保综合实践活动有序有效开展。

2.在此期间,正常的实施计划。每个老师都要严格按照最初的计划,把每一节课都做好。课前重新备课,每节课及时备课,以集体备课的形式实现资源共享;课堂上注重引导,引导学生学会质疑,鼓励学生争鸣,组织学生分工探究,教师要全程参与并给予全面指导;课后延伸,督促学生收集信息,加工信息,开展活动,而不是“放任自流”。同时,要及时记录活动情况,设计活动方案,及时向“小才子网站”推荐优秀活动,并收集相关信息提交指导办公室。继续开展教研活动

3.期末,全面总结活动。结合期初制定的活动计划和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六个一”的评价要求,认真反思活动进展,及时总结活动中的得失;结合个人活动经历,认真撰写活动案例;及时做好学生综合评价和材料的整理工作。学期结束时,每位老师向指导办公室提交一份优质活动材料。

四、工作安排:

二月:

1,制定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2.召开综合实践活动教师会议,落实活动计划。

3、围绕材料的分发,每节课讨论活动内容,制定本学期的班级活动计划。

4、综合实践年级负责召开教师会议,整理形成学年研究系列。

5.提交月度活动计划及相关资料。

三月:

1,检查各年级各班活动情况(主要看是否按计划进行)。

2.写一个综合实践活动案例,准备参加区级评比。

3.提交月度活动计划及相关资料。

4.参加区内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发展研讨会。

四月:

1,更新综合实践活动网页制作。

2.组织全体师生春游活动。

2.提交月度活动计划及相关资料。

五月:

1,综合实践活动研究类展示。

2.提交月度活动计划及相关资料。

六月:

1,收集整理活动数据。

2.提交活动总结和案例。

3.完成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师生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