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上的“三不”是什么样的?
情感冷漠有不同程度的表现;情感冷漠形成和发展的原因还包括病理和社会心理因素。
在国外,现在一些青年心理学家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大量的年轻人在心理上处于“三无”状态。
所谓“三无”,简而言之就是无情、无力、无心。也就是说,他们冷漠,缺乏活力,无动于衷。这些多年来专门从事青少年心理研究的专家呼吁生活在现代社会的青少年警惕这种心理上的“三不”。
「冷漠」青年的主要特征是什么?从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缺乏生命的活力,整天感到虚弱,失去了“与现实的生活联系”。
“活生生地接触现实”这句话也可以翻译成“活生生地接触现实”。这句话诞生于明可夫斯基的一句名言,明可夫斯基是俄国帝国时代属于波兰的法国著名精神病学家。我觉得他说的就是中国古语“行尸走肉”“哀莫大于心死”的意思。闵可夫斯基解释说,感情冷漠的人是自闭和自我封闭的。在我看来,这些年轻人大多在内心遭受了挫折、打击或创伤,因此心灰意冷,失去了生活的乐趣,对人和事感到厌倦。他们的心是“冷”的,虽然肉体存在,但灵魂已不在,内心极度空虚。
表现为心理适应不良。这是冷漠的另一种形式。在生活中,我们通常能看到一些年轻人为人正派,不胡作非为,但却有一种不由自主的强迫症倾向。主要表现为没有特别的原因,但是失去了学习的热情或者对社会的关心;他们继续过着他们认为“超脱”和脱离现实的生活。
但是,这样的年轻人不像精神病人,智力和性格都挺好的;他们不像某些精神病人那样紧张、神经质。病理心理学家认为,这类冷漠型青年只是一种行为障碍或抑制,他们是神经症的“预备队员”。比如有些年轻人自以为“世故”、“成熟”、“看破红尘”。他们斗志下降,不想靠自己的努力改变现状。他们安于现状,得过且过。
病理心理学家认为,这类年轻人的“治疗”相当棘手,比前一种情感冷漠型更麻烦、更费力。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有办法让他们“复活”,重新燃起生命的火焰,激励他们进步,努力。帮助这些年轻朋友找到他们失落的精神天堂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读书学习法”。我希望他们不妨试一试。
有很多年轻人对自己的感情漠不关心。通过读书学习,填补他们精神上的空虚,使他们振作起来,热情起来,积极起来。因此,“读书学习法”得到了病理心理学家和青年心理学家的一致好评和肯定,被认为是治疗心理空虚的有效方法。
为什么「读书学习法」的作用这么大?因为读书可以开阔自己的眼界,帮助冷漠的年轻人看清自己的目标,找到精神寄托,鼓励他们满怀信心地投身于有意义的事业。所以,他们形成读书的习惯后,就会改变心理上的“三无”状态,丰富精神生活,生活也就不再枯燥。很明显,因为有了知识,你就会找到理想的精神支柱。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英国大哲学家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的确是一句至理名言。在黑暗的旧社会,很多优秀的人在自己的祖国遇险,也抑郁彷徨。但他们博览群书,用科学知识(包括社会科学知识,比如马克思主义)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然后利用这些知识大力造福人群。列宁的妻子克鲁普斯卡娅在回忆列宁时写道:“书籍在弗拉基米尔·伊里奇的一生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他从事的浩如烟海的工作中,书籍给了他知识,他出色地掌握了这些知识;否则,他不可能是我们都知道的列宁。”勤于读书学习,不仅可以改变心理空虚的状态,还可以治愈精神抑郁症。美国一些大学举办周末进修班,一些非生理性内脏病变引起的精神疾病患者,参加进修班后可在短时间内消除抑郁、头痛、心动过速等症状。这再次证明了“读书学习法”确实是一种有效的非药物心理疗法。
除了“读书学习法”,还有音乐疗法等心理疗法,有效消除情绪冷漠。比如,当你因为各种原因而心灰意冷、悲观失望、沮丧迷茫、孤独无助的时候,总可以听一听进行曲般宏大奔放的旋律,带给你充实、勇气、希望和力量。
以上是从病理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情感冷漠的问题。我们再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一下。
3月14日,《纽约时报》报道了一则杀人新闻:一名年轻女子夜间在纽约皇后区的家附近遇害。由于被害女子奋力反抗,凶手用了半个多小时才将她杀死。经过调查,附近有38个人听到了她的呼救声,但没有人帮忙,甚至没有人报警。这一事件引起了美国舆论的关注,成为社会心理学家研究的重要案例。为什么自取灭亡,“无人相助”?可能有很多复杂的因素,但旁观者的“冷漠”甚至“无情”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5月24日,中国《光明日报》报道了一个舍己救人的故事:4月24日,1983,11,福建省建阳县徐市公社中心小学农村女教师冯在一场罕见的龙卷风席卷而来,教室即将倒塌时,双手紧紧抓住门。这种普通小学教师舍己救人的精神与上面提到的一些人的冷漠感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人们带来了两种不同的社会心理:情感冷漠甚至冷酷无情,这几乎成了资本主义社会流行的社会通病。
以上我所说的是作为一种社会思潮的大众社会心理学来分析的。毫无疑问,这是我们必须清楚看到的大前提。但是,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看,为什么在同一个社会体系中,比如说在我们周围的环境中,大多数人是富有同情心和利他精神的,而有些人却是冷漠的,甚至是无情的?一些病理心理学家认为,冷漠是对挫折的一种退缩心理反应。通常人在受到挫折时,首先会表现出“攻击”的反应;如果攻击反应失败,或者攻击反应造成更多挫折,就会表现为一种“逃避”反应;如果逃避不了,就会表现出“冷漠”甚至“无情”的反应。
攻击-逃避-冷漠(或无情),这三种不同的应对挫折的方式是哪一种?这要看当事人面临的具体情况不同,从中产生的影响也不同。所以,这三种不同的应对挫折的方式,并不是由强到弱必须要走的三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发现,面对同样的挫折,有的人采取进攻的方式,有的人采取逃避的方式,有的人采取冷漠甚至无情的方式。
说起“冷漠”和“无情”,似乎都是冷漠的,心甘情愿的,冷漠的,没有愤怒的。其实冷漠只是暂时压抑愤怒,以一种“间接的方式”表现出来。可以说,冷漠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无声的反抗”和“消极的抗议”。
应该说,冷漠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并不局限于我们开头提到的两种类型,还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背景的多元因素。所以单纯从生理上或者心理上找原因是不够的。因此,我们不仅要运用病理心理学的知识,还要运用社会心理学的知识来分析情感淡漠型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及其形成发展的真正奥秘。
国外有个病理心理学家叫金布尔,他在1963中提出,以下人群容易出现冷漠反应:一是长期遭受挫折的人;二是无助无望的人;三、心理恐惧、身体疼痛的人;第四,心理上既不会攻击也不会压制的人。
我觉得这四类人在情感上容易产生冷漠的同性恋基因,或者是因为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对他们的心理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情感上的冷漠甚至无情,带有强烈的社会性和阶级性。一个人是否产生冷漠行为,取决于他(她)的道德水平和道德信仰。说到底,冷漠行为的核心是保护个体,保护自己。如果我们仔细钻研,就会发现,感情淡漠的人,并不是真的“出世”,逃避退隐;如果个人自身利益受到损害,也不是完全无动于衷。美国纽约皇后区惨案发生后,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达利等人立即着手调查。他把当时冷漠的旁观者的心理活动归纳为以下四类:(1)害怕暴徒用刀刺伤自己;(2)恐怕介入后,法庭要自行作证,这样会耗费大量时间或有其他牵连;(3)因为是突发事件,思想准备不足;(4)也许是虚惊一场,什么都没发生。自己一个人去救人太轻率了,会被人笑话的。
其实很明显,这起杀人惨案的冷漠“旁观者”(他们都听到了当时年轻女性的呼救声),在四类自取灭亡的理由中,(3)、(4)只是借口,(2)是次要的;(1)是主要的,也是真正的原因。换句话说,from ruin冷漠行为的基本原因是为了保护个人,“怕暴徒拿刀捅自己”。
但是,也有一些情况和预兆值得人们深思。比如,近年来我国的法律顾问,在总结父母不负责任离婚的案例中发现,父母离异的子女,因为缺乏家庭的温暖,对生活和社会漠不关心,对人缺乏必要的信任;大多性格古怪,道德感不强。他们要么对一切漠不关心,要么粗鲁无礼,缺乏应有的教育。这种情况虽然是少数现象,但不能不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
因此,为了消除一些年轻人的情感冷漠,我们不仅希望他们保持心理健康;同时,我们也应该呼吁家长、老师和所有社会成员尽力创造一个让青少年感到温暖、安全、尊重和希望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