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和美德伴随我成长。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经过五千年文明发展传承下来的宝贵道德文化遗产,它包括优秀的民族素质、优秀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感情、良好的民族礼仪等。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形与魂。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目的是在新形势下继承、弘扬、完善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把我们的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融为一体,与革命传统相结合,赋予新的时代内容,容纳新一代精神,实现中国特色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胡锦涛总书记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传统美德当代结合的产物。用传统美德教育学生,激励学生,在教育中不断培养和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意识,用正确的思想武装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努力造就社会主义新一代。

在当代社会,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如何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首先要优化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让学生了解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至今仍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积极的现实作用。其精髓可以延续千年,成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我们现在提倡的爱国爱乡、勤俭节约、尊师重教、团结友爱、尊老爱幼、彬彬有礼、诚实守信、勇于担当、严于律己、勤于学习等优良传统美德,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都可以在我国浩瀚的宝库中找到。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发展的。新时代赋予了时代新的内容,形成了具有新时代特征的价值观、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把传统美德教育中的知识传授、情感陶冶和良好的美德行为习惯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教育效果,不断优化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途径,教育和熏陶青年一代,使他们形成中华民族的道德人格,肩负起历史责任。

其次,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教师要“为人师表”。传统美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人格的培养,情操的陶冶,需要学校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全程参与。* * *共同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让受教育者感受到亲切和永恒的人文关怀。就教师而言,其言行首先要有传统美德的修养,然后才能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引导、启迪、感染学生。俗话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教师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积累,从思想上、实践上“践行”,深刻理解传统美德的内涵,这将极大地促进教师树立新的德育理念,培养人文精神。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要多了解中华民族伟大的历史和文化发展,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在学习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和中华文化,使自己成为学生眼中合格的传统美德教育者。

第三,我们还将传统美德教育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相结合,不仅将部分传统美德教育从学校延伸到家庭和社区,还将学生在家庭和社区的道德行为纳入矫正和评价范围。同时,动员家长通过他们的合作和支持来提高教育的有效性。中国传统美德教育的主阵地应该是学校。传统美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核心内容,是学生成长的重要保证,是校风和学风建设的需要,是实现教育目标和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需要,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德育工作实现实效性、科学性和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我们可以利用不断发展的德育形式,结合时代特点,开展各种与时俱进的教育活动,巩固德育成果,弘扬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目的是传承民族的灿烂文化,弘扬民族的伦理道德规范,培养高素质的跨世纪人才,充分挖掘传统美德作为德育资源,创造出学生乐于接受的具有时代气息的新颖方式,使传统美德为当代教育服务。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有责任挖掘出自己的原始智慧并加以传承,让她以一种谦卑的方式服务于当代教育。让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之花绽放得更加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