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小学生

学校常见的传染病包括结核病、病毒性肝炎、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和流感。腮腺炎、水痘、流感和麻疹传染性很强。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充分了解传染病对我们健康造成的危害,这些危害会影响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严重者可留下后遗症甚至死亡。

综合防控措施

学校是社会的特殊部分,是易感人群集中的地方。学校里的传染病和社会上的一样,有明显的季节性。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多发,夏秋季以肠道传染病为主。同时,学校传染病的发生与寒暑假密切相关。寒暑假后两个学期学校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不仅与社会上传染病的流行季节相吻合,更重要的是寒暑假期间,学生走亲访友的流动性和活动性,可能将外来传染病带到当地,并随着开学带入学校。通过学生之间的密切接触在学校传播。了解学校传染病的季节性特点,做好春秋季传染病防控工作,对学校传染病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预防学校传染病的措施包括:

(1)宣传教育

1.针对不同季节的传染病,学校应当开展多种形式的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师生的公共卫生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形式,向家长宣传预防传染病知识,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

(2)管理措施

1,坚持晨检制度。校医要指导学校的晨检工作,仔细观察和询问学生的健康状况。及时填写学校学生病假、生病记录表。

2、学校应组织师生参加各种形式的户外运动,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并督促学生在课间到户外去,呼吸新鲜空气,增强体质。

3.学校要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水龙头、肥皂等洗手设施,解决学生洗手问题。

4.学校应当采取措施,让学生饮用符合卫生要求的饮用水。

5.建立消毒制度,定期对教室、宿舍等学生活动场所进行通风消毒。

6、建立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学校必须确定1-3传染病疫情报告责任人。

7、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保持学校环境整洁,校园内无卫生死角。

8.严格控制各种传染病的隔离时间。患有传染病的学生返校时,必须提供医生出具的无传染性证明。教师和工人是一样的。

(三)传染病的应急处理。

1.学校一旦发现传染病患者,应及时采取隔离措施,责任报告人应及时向枝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2.发生重大传染病和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时,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学校师生员工必须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发放必要的防护用品,并监测体温。

(2)师生居住的画室和人员密集场所均应通风消毒。

⑶教育师生增加户外活动,注意劳逸结合,增强身体抵抗力。

(4)发生疫情时,学校实行封闭管理,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校园。

⑸必要时,对来自传染病疫区的回国人员,可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进行隔离观察。

对学校常见传染病的认识

水痘

水痘是儿童常见、多发的传染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可产生反复、持续的潜伏感染,无临床症状。临床特征是皮肤粘膜上的瘙痒性疱疹。它是发展中国家儿童的主要传染病之一,严重威胁儿童健康。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该传染病的有效措施。

流行病学

这种病多发生在冬末春初。90%的患儿年龄在10岁以下,高峰在6-9岁,但也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包括新生儿期。通过直接接触、飞沫和空气传播。水痘发病后病毒消失,所以感染期为出疹前24小时至结痂,约7 ~ 8天。潜伏期为11 ~ 21天,一般为14天左右。

水痘病毒通过口鼻侵入人体,先在上呼吸道增殖,再侵入血液,导致病毒血症,造成皮肤和内膜损伤。

并发症

水痘的个别病例可能涉及肺、食管、胃、小肠、肝、肾上腺和胰腺,引起局部充血、出血、炎性细胞浸润和局灶性坏死。带状疱疹累及的神经节可出现炎性细胞浸润、出血、局灶性坏死和纤维化。

(1)继发性皮肤感染:最常见,如脓疱疮、蜂窝织炎。

(2)血小板减少:常有皮肤黏膜出血,严重者有内脏出血,包括肾上腺出血,预后差。

(3)水痘肺炎:小儿少见,临床恢复较快。X线改变常持续6 ~ 12周,偶有死亡报告。

(4)心肌炎、心包炎、心内膜炎、肝炎、肾小球肾炎、关节炎和睾丸炎已有少数病例报道;喉部损伤会导致水肿和严重的呼吸窘迫。

(5)神经系统:脑炎常出现在出疹后数天,有共济失调、眼球震颤、震颤等小脑症状者,预后较有惊厥、昏迷等脑部症状者好。幸存者中,15%有癫痫、精神发育迟滞、行为障碍等后遗症。其他神经系统并发症包括:格林-巴利综合征、横贯性脊髓炎、面瘫、伴有暂时性视力丧失的视神经炎和下丘脑综合征。雷氏综合征发生在水痘之后,占10%。

预防

(一)对于使用大剂量激素、免疫功能受损和恶性疾病者,可在接触水痘72小时内给予水痘-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可起到预防作用。怀孕早期患水痘的易感孕妇,终止妊娠是最好的选择。

(2)使用水痘减毒活疫苗:副作用少,接触水痘后立即注射即可预防,即使病情极轻,所以使用激素或恶性疾病的儿童应在接触水痘后注射。

(3)控制传染源:必须隔离患者,直至皮疹完全疯长。在幼儿园暴露的易感者应隔离3周。

第二,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俗称“抱耳风”,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儿童或青少年。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和腮腺肿痛。除腮腺外,还可侵犯其他器官,引起脑膜炎(约8%)、睾丸炎(约6%)、卵巢炎(约5%)、胰腺炎(约10%)等。

流行病学

腮腺炎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但主要发生在冬季和春季。有时会发生疫情,尤其是在人员密集的场所,如幼儿园、学校、集体宿舍、军营等。这种疾病的患者主要是儿童和青少年。1岁以下的婴儿,因为母亲获得的抗体的存在,病例较少。大多数患者是14岁以下的儿童,但也可能发生在成人身上。儿童没有性别差异,青春期后男性多于女性。

并发症

腮腺炎不可怕,并发症可怕。

一、睾丸炎:大龄儿童和体弱儿童容易患睾丸炎。一个或两个睾丸经常肿胀疼痛。如果不及时出现睾丸萎缩进行治疗,就会造成无精子症,所以不会生育。

二、卵巢炎症:10岁以上的女性儿童容易发生卵巢炎症。症状为小腹及腰骶部疼痛,全身无力,高烧至39℃。治疗不及时,婚后不孕。

三、甲状腺炎:有少数患儿合并颈部肿痛、心跳加快、亢进。

脑膜脑炎:腮腺肿大后一周出现嗜睡、呕吐、头痛、落枕、39℃以上发热,一般无抽搐,头颅CT检查无明显变化。

也有极少数患儿并发脊髓炎、心肌炎、乳腺炎、胰腺炎、听神经炎、面神经炎、嗅神经炎等。

预防

1.在儿童集体机构或者人多的地方容易走红,要少去公共场所。

2.注意室内通风,保持空气清新,保证孩子睡眠充足。

3.患有厌食症的人可以及早治疗,增强免疫力。

4、可以服用中药板蓝根颗粒三天。

5.近年来,国内外已将减毒活疫苗用于皮内或皮下注射或鼻腔喷雾。90%的人都能产生抗体,所以是最可靠的预防措施之一。

6.一旦发现腮腺炎,必须立即隔离,以免传染给其他同学。

三次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发热、咳嗽、流鼻涕、结膜充血、科普利克氏点和全身性斑丘疹为特征,常合并肺炎,危及婴儿生命。

流行病学

麻疹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患者是唯一传染源。麻疹极易传染。感染期一般为出疹前5天至出疹后5天,从潜伏期第7天开始有传染性,但以潜伏期结束至1和出疹后2天传染性最强。如果患者并发肺炎,传染性可延至出疹后10天。通过衣服和器皿间接感染的很少。

它发生在冬季和春季,但也偶尔发生在其他季节。从未患过麻疹或接种过麻疹疫苗的人群普遍易感,尤其是6个月至5岁的儿童发病率最高(90%)。近年来,成人疾病的发病率有所增加。病后可获得持续免疫,二次发病的情况少见。

麻疹在该地区普遍流行。在疫苗未广泛接种的地区,当易感人群达到40%以上时,人群集中的大城市可发生一次疫情,约2-3年一次,而人口分散、交通不便的农村、边境地区和山区间隔时间较长。麻疹传染性很强,几乎90%与患者同住的易感人群(同一家庭或幼儿园)都可以被感染。发病季节多在冬春季,但一年四季均可见到。男女之间没有区别。得病后可以获得持久的免疫力,很少第二次得病。

并发症

(1)肺炎:在病程的各个阶段,特别是出疹期,容易并发继发性肺炎。并发肺炎时,全身症状加重,体温持续升高,常并发脓胸、脓胸、心肌炎、心力衰竭、循环衰竭。如果病程持续,可引起支气管扩张。重症肺炎是麻疹死亡的主要原因。

(2)喉炎:麻疹患者常伴有轻度喉炎。严重的喉炎常伴有细菌或其他病毒感染,声音嘶哑加重。如不及时治疗,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可迅速发展为三度喉梗阻,窒息死亡。

(3)心肌炎和心功能不全:重症麻疹可因高热和严重中毒症状而影响心肌功能,尤其是营养不良儿童和肺炎,病毒很关键。

(4)脑炎:麻疹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多于其他出疹性疾病,发病率约为1 ‰ ~ 2 ‰。大部分患者病情危重,可能会有强直性麻痹、智力低下、失明等后遗症。

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这是麻疹的远期并发症,属于亚急性进行性脑炎,发病率约为1 ~ 4/百万。总病程约一年,短则半年,长则六至七年。最后死于营养不良,恶病质,继发感染。

(5)其他:口腔炎、中耳炎、乳突炎仍可并发,多为继发细菌感染。营养不良和各种维生素缺乏往往是由慢性腹泻、护理不当和禁忌引起的。原结核病灶可扩散恶化,导致粟粒性结核或结核性脑膜炎。麻疹后也容易发生百日咳、水痘等感染。

预防

(一)主动免疫:易感人群应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我国目前预定8个月初播种,4、6岁加强一次。

(2)被动免疫:如果幼、弱、病者与麻疹患者接触,5天内被动免疫可避免发病,5-9天只能缓解病情。丙种球蛋白(10%)0.2ml/kg,胎盘球蛋白0.5 ~ 1.0 ml/kg或成人血浆20 ~ 30 ml可肌肉注射。被动免疫只能维持3 ~ 4周,3周后接触麻疹的患者需要再次注射。

(3)综合预防措施:发现麻疹患者时,应立即进行疫情报告,出疹后保持呼吸道隔离5天,如有并发症可延迟至10天。与患者接触的易感儿童应隔离3周,根据情况给予主动免疫或被动免疫。接受免疫制剂的人应被隔离4周。麻疹流行期间,要大力宣传病人不要出门,药品要送上门,易感儿童不要苦上门,集体机构要加强晨检,可疑人员要隔离观察。

四流感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迄今为止人类无法有效控制的世界性传染病,也是我国重点防控的传染病之一。它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易发生大规模流行,甚至是世界性的疫情。

流行病学

流感通过飞沫传播,发生在冬春季,其主要特点是常形成局部或大范围的流行。这种病传染性很强,容易引起肺部感染。流感患者是主要传染源,从潜伏期开始就有传染性。发病3天内感染最强,轻症患者在传播上意义重大。

流感疫情的特点是起病突然,发病率高,传播快,流行过程短,但可多次复发。

因为流感病毒变化非常快,所以被称为“千面病毒”,所以流感是一种由不断变化的病毒引起的疾病,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快、无国界的疾病。

并发症

很多人认为流感是小病,不予理会。事实上,每年都有无数人死于流感。如果流感病毒侵入器官,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肺炎、支气管炎、充血性心力衰竭、肠胃炎、晕厥、幻觉等,后果非常严重。

预防

由于流感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没有特效治疗方法,所以预防措施非常重要。主要的预防措施包括:

(1)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

(2)勤洗手,用肥皂或洗手液和自来水,不要用脏毛巾擦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喷嚏)后立即洗手。

(3)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帕或纸巾捂住口鼻,以免飞沫污染他人。流感患者在家或外出时戴口罩,避免传染他人。

(四)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分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5)每天多开窗通风(冬季应避免通流),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6)流感高发期,尽量不要去人员密集、空气污浊的场所;必要时你最好戴上口罩。

(7)接种流感疫苗是世界上公认的预防流感的有效方法。流感疫苗的免疫接种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实践证明,免疫接种是降低流感危害的重要措施和手段,对高危人群和易感人群进行疫苗接种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方法。

相关链接

☆目前全球公认的流感大流行有四次:第一次“西班牙流感”(191919)(起源于法国,估计全球发病人数约7亿,死亡人数21万,比一战死亡总人数还多。第二次“亚洲流感”在1957-1958(第一次发生在中国贵州西部,发病率特别高,造成全球近654.38+0万人死亡,美国约6.98万人死亡);第三次“香港流感”在1968-1969(第一次是在香港,发病率约30%,美国约有3.38万人死于这次流感疫情);1977第四次“俄罗斯流感”(第一名在东北;发病人群主要是20岁以下的中小学生)。

☆为防止疫情流感在中国发生,党和政府高度重视。2005年6月5438+10月,卫生部发布了《流感防治知识》、《卫生部应对疫情流感的准备方案和应急预案(试行)》,湖北省卫生厅也发布了《关于做好救灾和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通知》。通报要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应当为本单位医务人员接种疫苗,同时鼓励公职人员自愿接种流感疫苗”,并可以“组织自愿接种流感疫苗”。

☆钟南山:如果流感和禽流感这两种病毒混合后演变成人传人的病毒,那将是人类的灾难!

五型病毒性肝炎

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区域广、发病率高等特点。可分为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戊型肝炎五种,其中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的感染率较高。乙肝病毒携带率为10.09%。

主要表现为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肝肿大和肝功能损害。部分患者可出现黄疸、发热,隐性感染较为常见。

我国是肝炎大国,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居法定传染病管理首位,仅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就达654.38+0.2亿人。

流行病学

1,甲肝的传染源是急性病人和感染者,传染性强,通过消化道即粪-口传播。会导致疾病爆发。甲肝患者在潜伏期后期至发病后10天传染性最强,出现黄疸后20天才具有传染性。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

2.乙肝的传染源是急慢性肝炎患者的病毒携带者。主要传播途径为医源性、伤口感染和母婴垂直传播。急性患者从潜伏期结束到发病后66 ~ 144天,其血液中具有传染性。乙肝多发生在20-40岁的青壮年。

3.丙肝主要通过输血、血制品和伤口感染。丁肝的传播途径与乙肝相同,戊肝的主要传染源是患者粪便对水或食物的污染。丙型和戊型肝炎的发病率在成年人中更多。

并发症

肝炎是一种系统性疾病。病毒不仅可以入侵肝脏,还可以入侵其他器官,如肾脏、胰腺、骨髓和甲状腺。常见的并发症有关节炎(12% ~ 27%)、肾小球肾炎(26.5%)、结节性多动脉炎等。罕见并发症包括糖尿病、脂肪肝、再生障碍性贫血、多发性神经炎、胸膜炎、心肌炎、心包炎,其中糖尿病和脂肪肝值得关注。少数患者可出现肝炎后高胆红素血症。

乙肝尤其是丙肝易发展为慢性,少数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少数病例可表现为重型肝炎的临床病程。慢性乙肝病程迁延,如不及时治疗,会发展成肝硬化甚至肝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预防

1.应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切断传播途径,如重点做好水源保护、饮用水消毒、食品卫生和粪便管理等,对切断甲型肝炎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2.急性期的病人应该被隔离。患者饮食用具、洗涤用具要专用,注意饮食卫生,避免与肝炎患者密切接触,避免医源性感染,保护伤口。育龄妇女必须避免怀孕。吃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避免酒精、洋葱、大蒜、辣椒等刺激性食物。给予易消化维生素高的清淡饮食,待食欲恢复后再正常进食,给予高蛋白如牛奶、鸡蛋、鱼、瘦肉等。,并且适量吃糖。

3.防止血液污染,尽量减少输血和血液制品的使用。

4.被动免疫和主动免疫:目前最常用的效果较好的疫苗是甲肝疫苗和乙肝疫苗,而乙肝免疫球蛋白可以防止母婴垂直传播,丙种球蛋白也可以增加抵抗力。

六肺结核

结核病,过去被称为“痨病”和“白色瘟疫”,是最常见的结核病,是一种因肺部感染结核分枝杆菌而危害健康的慢性传染病。

结核病分为原发性肺结核(ⅰ型)、播散性肺结核(ⅱ型)、浸润性肺结核(ⅲ型)、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ⅳ型)和结核性胸膜炎(ⅴ型)。

流行病学

据统计,世界上每天平均有1000人死于肺结核。2003年9月,世界卫生组织区域委员会宣布西太平洋为“结核病危机”,其中包括东亚和太平洋的37个国家。2003年底,我国已有五分之四的人感染了结核杆菌,因此我国已宣布结核病防治进入“紧急状态”,所有结核病患者必须在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接受治疗。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已有近1/3人感染结核病,每年新增结核病病例870万例,每年因结核病死亡200万例。目前世界上有2000万肺结核病例。

结核病疫情反弹主要有四个原因:

1)政府的忽视:发展中国家无力支持结核病防控。

2)移民和难民数量增加。

3) HIV感染和艾滋病流行。

4)多药耐药病例增加:由于患者治疗不规范。

并发症

常见的疾病有肺源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和肺心病)、肺癌(尚无确切证据)、矽肺、继发真菌感染、淀粉样变等。

预防

作为一个结核病疫情严重、结核病负担全球第二高的国家,中国的结核病控制质量直接影响到全球结核病控制工作,因此世界对中国的结核病控制工作极为关注,一些国家和组织也相继给予了一定的支持,在中国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结核病控制项目,政府也对结核病实施了规范管理和免费治疗。

结核病是一种广泛传播的慢性传染病,必须以预防为主。防止结核病传播必须抓住三个环节。

第一,控制传染源。结核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结核病人,尤其是痰结核阳性者,早期接受合理的化疗。短时间内痰中结核数量减少甚至消失,几乎100%可以治愈。因此,早期发现患者,尤其是痰检阳性者,并及时给予合理的化疗,是现代结核病防治工作的中心环节。

第二,切断传染途径。肺结核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因此,禁止随地吐痰,对阳性细菌患者的痰液、生活用品及周围的东西要进行消毒和妥善处理。室内紫外线照射可用于消毒,每天一次或隔天一次,持续2小时。患者使用的餐具需煮沸消毒10-15分钟,被褥需暴晒4-6小时,痰盒厕所可使用5%-10。

第三,接种卡介苗。它是一种非致病性活疫苗,接种到人体后能使未感染结核病的人获得对结核病的特异性免疫力,保护率在80%左右。可持续5-10年,所以结瘤试验转阴者需数年后再植。接种对象为未吃过结核感染,结核菌素试验阴性者。越年轻越好,一般在出生后三个月内注射,主要针对新生儿、婴幼儿、中小学生和新进城的少数民族地区市民。结核菌素试验阴性者接种疫苗并重新种植。但卡介苗接种产生的免疫力也是相对的,其他预防措施也要注意。

七狂犬病

狂犬病狂犬病又称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多见于狗、狼、猫等食肉动物。许多人因被生病的动物咬伤而感染。一旦发病,死亡率达到100%。临床表现为狂躁、焦虑、怕风怕水、流涎、咽肌痉挛,最终导致瘫痪,危及生命。在这种疾病中,接种疫苗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相应的统计数据,狂犬病在甲、乙类传染病中死亡率和病死率一直位居第一。

流行病学

狂犬病在中国流行已久。从1951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杀狗行动,控制狂犬病取得了很大的成效。然而,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疫情开始上升,并日益严重。

①传染源:染毒的病犬和无症状犬是主要传染源,其次是病猫、病狼等患病动物。值得注意的是,“健康”的有毒动物作为狂犬病传染源,危害性大,给预防带来困难。

(2)传播途径:患病动物50% ~ 90%的唾液中含有狂犬病毒,可通过咬伤、抓伤人体皮肤、粘膜,或污染外界环境(石块、树枝等)传播给人。)用感染的唾液然后污染普通伤口。

③人群普遍易感,被病畜咬伤后不免疫,发病率为15% ~ 60%。

④流行特点:该病为温血动物传染病,广泛宣传,多见于家犬密度高的地方。此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但冬季发病率略低。患者多为农村青壮年和儿童,接触家犬或野生动物的机会较多。

预防狂犬病

1.管理传染源:尽量不要在家中饲养猫狗等动物。如果你有一个,你应该总是保持动物干净。严格管理家犬,杜绝野狗。当怀疑患有狂犬病的狗或猫时,立即杀死它们。不要剥,不要吃,不要烧,不要深埋。

2.切断传播途径:重要的是防止猫狗咬人,教育孩子不要逗它们。狂犬病患者的污物、分泌物和住处应彻底消毒。

3.保护易感人群:重要的是预防注射和被咬伤后及时正确的治疗。

4.立即预防性注射:被猫、狗等动物咬伤的当天及随后的第3、7、14、28天,肌肉注射狂犬疫苗1支。

频繁接触疑似病犬、病猫和实验者,应在暴露前接种疫苗,1日1次,21日7次,此后每年1次。

狂犬病急救

急救的原则是,无论什么狗咬伤,都要立即进行急救。

一个是洗。用20%肥皂水或0.1%新洁尔灭(两者不能同时使用)或清水反复冲洗被咬伤口20分钟左右,再用清水冲洗,洗掉含有病毒的唾液和血液。

二是挤。能挤到的地方,一边往水里冲一边从伤口里挤出来,防止病毒被人体吸收。或者用吸奶器或者拔火罐把伤口里的血吸出来,再把毒素吸出来。

第三是消毒。冲洗后立即用75%酒精或碘酒擦拭伤口内外,尽可能杀灭狂犬病毒。

第四是注射抗体。伤口周围皮下肌肉注射抗狂犬病毒免疫球蛋白,中和狂犬病毒。

五是注射狂犬疫苗。被咬后尽快注射狂犬疫苗,越早开始效果越好。

疫苗预防的八种疾病

可预防疾病的保护期

甲肝疫苗1岁5-7岁

6个月以上流感疫苗不足1年。

水箱和水痘减毒活疫苗

1-13岁,无疾病,10岁。

8个多月的腮腺炎疫苗。

风疹疫苗长时间注射8个月以上。

麻疹、风疹、腮腺炎、麻风/麻风/腮腺炎疫苗接种8个月以上。

狂犬病狂犬疫苗/免疫球蛋白任何年龄半年。

霍乱疫苗适用于任何3-6个月大的婴儿。

伤寒、副伤寒、副伤寒疫苗在任何年龄1岁。

2岁以上细菌性痢疾口服痢疾疫苗1岁

流脑多糖疫苗用于流脑(脑膜炎)6个月-15年和3年。

流脑B疫苗6个月-10岁2-4岁。

23种血清型肺炎球菌感染三价肺炎球菌疫苗2年以上,5-10年。

由B型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侵袭性感染(脑膜炎、肺炎、败血症、关节炎等。)流感嗜血杆菌B疫苗2个月-5岁1-2岁。

(安二宝)

轮状病毒疫苗引起的婴幼儿腹泻2个月-2岁1岁(80%)

同样用于儿童计划免疫的乙肝疫苗、麻疹疫苗、卡介苗也可用于其他人群,分别预防乙肝、麻疹、结核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