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高等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综述
1.充分的课前准备是一堂好课的开始。
做好准备是实现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有效性的必要条件。在以往的教学中,强调新课标背景下的“备学生、备内容、备教法”的课前准备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孙子兵法》中强调,知其所知,战无不胜。学生作为我们教学的对象,我们首先应该对他们有充分的了解。我们的教学设计必须建立在对学生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包括他们的知识水平、学习习惯、生活经历和性格特点,甚至兴趣爱好。对学生了解的越多,就越能帮助我们设计出能被学生接受,甚至产生* * *的课前方案。
此外,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新教材的编写呈现出新的特点,内容的编排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正确理解新课程理念的前提下,准确把握教学内容,把握教学难点。以数据的统计为例。旧教材是统计表(单统计表和复合统计表)、条形图(单统计表和复合统计表)、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统一编排,精读。新教材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将这些内容分年份编排。在低年级的时候,让学生先接触一下,体验一下统计学的思想,再逐步深化。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对新教材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目标。既要考虑到吃不完的学生,也要考虑到吃不饱的孩子。学生不同,教学内容也在变化。我们的教学方法也要合理选择。几千年前,孔子就提出因材施教。只有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结合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才能提高课堂效率。
2.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
根据学习的状态,学生的学习可以分为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学生的学习状态不同,学习效果也大相径庭。对于绝大多数小学生来说,学习缺乏责任心,更多的是靠兴趣。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让学生主动学习,对于小学数学课堂尤为重要。有的老师怕学生听不懂,学不好或者想尽快把知识传授给学生,采取全自行排代,全自行讲解的教学方法。说到说话就让人无法接受,而且越说越感兴趣,以至于全班只看到老师的活动,只听到老师的声音。甚至在学生做作业的时候,老师还担心的唠叨:看清楚题目,把数字抄对,不要出错,让学生一时不得安宁。这样往往会打乱学生的解题思路,扰乱学生的正常思维。其实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太长,往往会导致学生纪律松懈,思维压抑,学习效率低下。众所周知,老师可以控制讲解的时间,少说话,让学生多思考,学习效果反而会更好。因此,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最好采用“先学后教”、“先试后导”、“先练后说”的教学方法,真正把学生推到学习的前沿,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真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有效提高学习效果。
3.良好的语言表达是上好一堂课的润滑剂。
语言是人们表达和交流思想的工具。数学语言是以数学符号为主要词汇,以数学规则、定理、公式为语法规则的科学语言。就小学数学语言而言,抽象性是其特点,科学性是其原则,准确性是其灵魂。然而,在我们的数学课上,语言障碍时有发生。比如一开始教“对0的理解”,就说“0就是没有”。这里忽略了数学知识教学的阶段,因为未来没有单位,所以用“0”来表示;“0”也可以表示边界。所以准确的说应该是没有可以用“0”来表示的对象。再比如,“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不能说是“分数的上下”。当然,数学课上有大量的科学术语。稍有差错就会导致知识的偏差,误导学生。有些老师在数学课上语言不够精炼,导致教学思路模糊,让学生觉得费力。
除了表达的准确性,老师上课的语速、语调都可能影响一节课的实际效果。在暑假参加小学数学奥数教练培训班的6天学习过程中深有体会。培训以老师授课半天的形式进行,时间3小时左右。学习的第三天下午,原本安静有序的教室在半个小时的课后开始变得嘈杂起来,一向学习认真专注的同学开始交头接耳或者“闭眼”了。原因是老师说话太快,声调太高。虽然老师思路清晰,方法正确,但还是有同学跟不上节奏,有的同学觉得太累,头脑发热,无法集中注意力。试想一下,我们这些有强烈学习欲望和责任感的老师,现在还是这样。如果换成小几岁缺乏责任心的小学生会怎么样?反而有麦老师授课,语速合理,不急不缓,既给人思考的时间,又让人感觉语速缓慢,走神。语调充满了艺术性。在告诉他联系方式时,写下他家的电话号码后,“我还有手机”这句看似普通的语言,经过语速语调的修饰,让现场观众哄堂大笑。俗话说:语言是一门艺术!好的教学语言对于被很多人认为枯燥的小学数学更重要!
4.把握动态生成,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
教学资源的生成一方面来源于教师课前的精心预设,另一方面来源于教学过程中的自然生成。现在的小学生越来越聪明,这是不争的事实。随着媒体的快速发展,小学生接触的信息量今非昔比。有的老师还把学生的思维水平和知识定位在自己的时间里。他们不能很好地把握和运用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奇思妙想”甚至“异想天开”,而是在心里抱怨小学生难教,不听话。众所周知,水利治理工程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那就是清淤!如果一个地方发生了洪涝灾害,总督一味的围堵,只会让灾情越来越严重。相反,李冰父子因势利导,将岷江水分流,既解决了上游的洪涝灾害,又解决了下游农田的灌溉问题,使都江堰成为历史经典。其实在课堂上也是如此。一方面,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实际问题和教学内容,提出有挑战性、有价值的问题资源。另一方面,教师要精心预设,以真诚宽容的态度接纳学生,为学生问题的生成营造良好的氛围。尊重不同学生的选择,允许学生多角度观察和发现问题。如果学生提出的不同观点得不到有效肯定,课堂上产生的动态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挫伤学生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5.关注个体差异,让课堂效率成真。
听过很多公开课,往往是几个优秀的学生在一个班里表演。大部分学生只扮演配角甚至观众。当然,有些老师会故意找几个后进生来答题,但这却成了对他们自尊心的又一次伤害。如何让课堂不成为几个人的舞台,如何让每个人都参与进来,如何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问题可想,有话可说,有事可做?如果真的能做到这一点,这些课程的有效性肯定是可以落实的。我的教学经验是:向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深度的问题,让不同状态的人回答不同类型的问题。“你能帮我读一下题目吗?”“能帮我找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吗?”“能说说你是怎么理解刚才这位同学的方法的吗?”这些任务一般交给上课走神的学生;“谁能告诉我你的想法?”“谁能帮帮他?”“还有谁能做到?”我喜欢送给我的中学或者高中同学。如果抛出一个问题,久久没有人举手,我会问有更好想法的同学:“能说说你的想法吗?”或者有些同学在同学解释完一个问题后,还是没听懂,要找一个好同学说:“谁能解释得更清楚一点?”。总之,课堂是属于每一个学生的,要让每个人都找到自己的问题和任务,每个人都能完成自己的问题和任务。当然,这样的任务也是多方面、多层次、多变的。
6.精心设计课堂练习,巩固课堂效果。
数学强调理解,但实践在数学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实践不仅能及时巩固新学习的内容,还能使学生将所学转化为技能和技巧,还能使教师通过学生的实践及时反馈自己的教学效果。尤其是小学生,他们的心理特点和知识水平决定了他们的“健忘”。即使在教新课的时候理解了,如果不去实践,知识也不会巩固,更不可能举一反三。所以,问海的战术,还是我们一些老师常用的。累苦的学生自己会不会讲,效果如何,值得商榷。如何高效40分钟,既能巩固课堂知识,又不增加学生课外负担?做好以上五项后,精心设计课堂练习是非常必要的。
特此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