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老上海的“旗袍事件”
在老洪巷,有一个专门负责制作旗袍的团队。金太君清楚地记得技艺高超的张师傅,带领6-7人的队伍攻克旗袍。“在鸿翔做衣服很贵。”普通顾客,如果是专门做旗袍的,会去外面的小店。当时的小裁缝店大多是一个师傅带几个徒弟的形式。通常,没有像样的商店,大多数时候他们提供上门服务。来鸿翔做旗袍的大多是有钱人。他们一般都是一起做,比如做一件外套,加一件旗袍。“当时做一件长款大衣,光付给工人的工资就有20.2元,还不包括面料,所以一件大衣的工资至少要50元,而旗袍的价格大概是10-20元,外面的小裁缝店可能只需要4-5元。”虽然老鸿祥做一件旗袍的价格是外面小店翻几个跟头,但当时一直有个观念,不去龙凤或者鸿祥做一件旗袍就不值钱。从做裁缝的父亲那里,金泰俊学到了扎实的裁剪技术。他认为裁剪和设计是不可分割的部分。“没有裁剪和手艺,是不可能成为好设计师的。设计师不能只画画。”当时中国的切割技术已经很了不起了。金泰俊回忆说,一个英国人来应聘裁缝的工作,他还出示了自己在英国获得的专业文凭,要求工资是鸿翔大师的三倍。金太君拿着两张一模一样的设计效果图,让洋裁缝和鸿祥大师同台竞技。结果鸿翔大师已经画完了,洋裁缝还在埋头画画。测量步骤:全身36旗袍必须手工制作。仅“测量”这一步,就需要测量全身36个地方,还有上百个纽扣图案。然而,随着大众时尚的冲击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目前,传统旗袍制作技艺濒临灭绝,很少有人能再穿上传统工艺制作的旗袍。在电影《花样年华》中,张可颐身着20多套旗袍,婀娜多姿的身材打动了许多观众的心。就像一阵风吹来人们对美的渴望,一件旗袍总能穿出各种风情。从此,旗袍店遍地开花。虽然申城街头有很多旗袍服装店,但据上海艺术研究院的专家介绍,真正的旗袍必须手工制作,仅“量”这一步就需要量全身36个部位,上百个纽扣图案。以这个标准来看,很多旗袍店的做法显然过于粗糙。鸿翔的老裁缝金太君也告诉记者,常见的装修方式主要有嵌、滚、嵌、荡、盘、绣、贴,几乎完全接近现在使用的方法。比如有个花式叫如意头,很有技术含量。“我见过最好的手工衣服,大概有200多个‘如意头’来装饰,但现在估计没人做了,很可惜。”“旗袍剪裁贴身,做工精良,装饰独特。最重要的是要注意剪裁和手工技巧。但由于工艺精湛,时间消耗长,受到了现代服装发展的冲击,传统工艺濒临灭绝。”高春明这样说。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张立明说:“需要保护的不是旗袍本身,而是它的制作工艺。如果不重视技艺的进一步传承和保护,这些几年后就再也找不到了。”据了解,上海艺术研究院和“中华老字号”企业上海龙凤汉服对旗袍的制作工艺进行了申报,最终结果将于6月9日“文化遗产日”公布。此外,上海艺术研究院的专家也在以此次“申遗”为契机,再次梳理旗袍的发展历史。这件旗袍交织了近现代历史转型期的社会时尚、审美心理和文化习俗,未来将通过举办大型旗袍服饰展向市民展示其中蕴含的悠久文化。据介绍,旗袍原本是清朝旗手的礼服。具有立领、右胸大、下开衩的特点,非常适合东方人的体型特点。旗袍的发展与上海联系在一起。上海艺术研究所所长高春明说,旗袍以“旗手的衣服”命名。虽然出现在北方,但它的“发源地”是上海。20世纪20年代,改良后的旗袍开始在上海女性中流行。这种旗袍吸收了西式立体剪裁法,特别加入了裙装、晚礼服等巴黎时尚元素,展现了女性的玲珑曲线和曼妙身材。此时这种旗袍与最早的满族长袍大相径庭。除了保留原有旗袍的核心元素外,在剪裁、装饰、质感、品味上的创新,让古老的服装焕发出凤凰涅槃般的新活力。随着设计和工艺的不断提高,旗袍的款式越来越多。20世纪30年代,阮、、周璇等一批电影明星,以及当时流行的时尚美画月刊和各大报刊杂志,都将旗袍作为重要元素,无形中极大地推动了海派旗袍的发展,甚至风靡全国,几乎成为中国女性的标准着装。此后,随着社会审美观念的改变和生活节奏的变化,旗袍逐渐淡出人们的日常服饰,只在一些特殊场合出现,但高贵典雅的气质象征却一直延续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