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施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教师的角色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逐渐凸显。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培养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目标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正逐渐走向教学前沿。但从笔者所听所见的教学观摩课来看,也有一些疑惑和反思。对此,我想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对小学语文课堂学习内容的反思

语文教学有自己的特点。《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语文的课程特性被异化和变质了,具体表现在课堂教学内容的呈现上。

有些课堂注重知识内容的任意拓展,而忽略了语文课的本体训练,这种训练多出现在常识性课文的教学中。

比如,人教版第七册《新玻璃》课上,一位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研究题目:“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五种新型玻璃。它们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请大家自己选一个,作为学习小组一起学习,然后向大家汇报。”学生们毫不费力地列举了五种新型玻璃的特性和功能。至于课文是如何借助语言来解释这些特点和作用的,学生们根本没有仔细研究和欣赏。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一些教师为了体现所谓的新思想,将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付诸实践,专门挑选“科技含量高、网上资料丰富”的课文供学生学习。但他们在设计学习题目时,没有注意到语文学科的特点,也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年龄特点。结果他们只能丢掉语文课的本来面目。

有的班级热闹非凡,载歌载舞,学生的活动形式很多,但读书不多,于是语文教学变成了艺术教学。

比如一个老师在教《家》(苏教版第一册)的时候,课堂是如此活跃以至于各科融合:1。白云、鸟、鱼、种子的家在哪里?他们的家是什么样的?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做一个小画家,画出他们的家。2.(学生绘画展示十分钟后)让我们重新做年轻的音乐人,唱娃哈哈和大中华,边唱边做一些动作(学生刚进小学,很多人不会唱这两首歌,但老师以身作则,要求学生跟着录音机一起唱,然后用了近半节课的时间来表演)。

我们不能否认,画画、唱歌、演戏可以让语文课变得更轻松、更生动,给学生带来快乐,让语文学习更快乐。加强课堂结构的综合性,加强学科间的“融合”,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让语文学习更有效率,更能体现大语文的理念。但是,美术应该在什么时候进入语文课堂,如何进行学科整合,要以语文学习的目标为基础,服务于“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如果为了追求氛围而“艺术”,为了融合而“凑合”,结果只能是语文学科失去了本质,异化了本质。

第二,对小学语文课堂学习方式的反思

1.“自主”和“自流”。

“你喜欢学哪一段?”“你想先学什么?”“你想怎么学?”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自己决定学习内容,自己选择学习方法,已经成为当今阅读课的一首“流行歌曲”。的确,它能提升学生的主体精神,这是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的提升,是从认知活动到生命活动的提升。但是,凡事都有个限度。当新课文还没有成为学生产生强烈阅读欲望的“诱因”,学生还没有产生阅读课文的内驱力时,让学生自己决定和选择学习内容,只会适得其反。还有,在报告(课堂交流)中,学生报告什么,老师就教什么,自己没有主见,教学没有轻重缓急,完全处于被动地位。这样的教学怎么可能有益有效?学习离不开老师。自主学习确实需要宽松的教学氛围,但老师为了让学生自主,放弃了“平等第一”,甚至不组织学生学习,退出教学舞台,成为旁观者。这本质上是为了让自己走而疏远自主学习。

举个例子,一个老师讲授只有一个地球,学生第一遍读完后,问学生:“此刻你心里是什么滋味?有没有觉得酸酸甜甜的苦?”然后让学生谈谈感受和经历。学生说话一会儿酸,一会儿甜,一会儿苦,东一锤子西一棍子,乱七八糟。学生说到哪里,老师就跟到哪里,完全放弃了主导权,教学无组织,不引导学生,让上课的学生和老师都陷入了迷雾。我们既反对老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也反对老师跟着学生走。教师应该是学生的领导者。学生需要“指导”的时候,要站在队伍前面,需要“穿针引线”的时候,要插在队伍里。他们要以学带教,以学带导,真正起到促进者、引导者、参与者的作用。

2.合作学习“朗朗培”。

目前,“合作学习”被老师们认为是培养学生学会交流与合作的最有效的方式,在小语种课堂上颇受欢迎。然而,我们发现教师在组织合作学习时,对内容的设计、要求的提出、呈现方式、活动的开展以及合作的组织都有些主观随意。只要老师认为是合作学习的时候,即使学生不在状态,没有探究的欲望,也要赶紧加入学习小组;老师们认为是时候报告结果了。即使学生进行激烈的思想交锋,处于热切探究的状态,合作学习也必须戛然而止...合作学习成了一种变相的“迎合”,成了很多老师实施新课程标准和新理念的摆设。

比如一个老师教《曼谷的小象》,一节课组织三次合作学习。第一遍读完课文,请四人小组谈谈第一遍读完后的感受;第二次,在理解大象拉车洗车的部分,让学生分组讨论“你觉得大象怎么样?哪些话表现了大象的机灵和聪明?”为什么大象这么聪明伶俐?"第三组交流:"如果我们不需要大象的帮助,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把车拉出来?“第三种合作学习,除了第二种是必要的,其他两种纯粹是为了合作,没有意义。

我们认为,合作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东西,而是一种精神和内在的品质。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抓住组织合作学习的机会,精心设计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求、呈现方式和学习组织。大事小事不合作。每一次合作学习都要有合作学习的必要性和价值,否则这种合作学习就流于表面。

合作学习适用于以下几种情况的课堂教学:一是出现新知识,需要培养探究与合作能力时;第二,当我们遇到一个大家都在期待解决的问题,但是依靠个人能力无法实现的时候;第三,学生不同意,有争论的时候。

第三,对小学语文课堂流行语的反思

/html/200904/8820 . 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