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增强小学语文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你好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和特征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小组为主要单位,活动内容相同。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经验、知识优势和思维特点,与研究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思路,寻求解决方案,形成相同的研究成果。[1]小组合作学习既不同于个人自主学习,也不同于班级集中授课。与自主学习相比,它具有组织和合作的优势;相对于集中辅导,因为群体小,联系紧密,灵活多变。[2]小组合作学习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超越。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一直存在着教学形式单一的“课堂中心”和“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在这种语文体系中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知识的拓展和思维的发散,向老师提问,缺乏对学生合作意识和交际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影响了孩子的健康发展。新课程改革倡导为学生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教学交流,促进学生主体性的萌发。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几乎都是合作学习。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单个学生获得的参与机会多于全班教学,可以改变“优等生当代表,中等生当陪衬,后进生当程南国老师”的不良影响。由于层次不同,差异较大,自主学习辅导会带来不便。组合成一个群体,成员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实现优势互补。集团内部分工合作良好。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相互促进,提高每个人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可以促进语文学习水平的提高。

(二)“假”合作——小组合作学习中的问题

现在的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通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老师安排学生围绕学习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老师宣布开始分组讨论,前后桌的学生立刻聚拢在一起,整个教室里人声鼎沸。过了三两分钟,老师说了一声“停”,学生们立刻冷静下来,匆匆忙忙地做完了。学生们报告了他们的学习成果。这种“假”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一种变异,根本不是真正的小组合作学习,起不到合作、自主、进步的作用。

课堂讨论是小组合作学习中应用最广泛的学习形式。但在讨论过程中,一些优秀的同学先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尖子生忙得不亦乐乎。你说你的,我说我的,中等生尤其是学困生成了旁观者...整个教室乱七八糟,学生们争论不休,但他们接受不了...而其他学生则失去了独立思考和表达意见的机会。这种轰轰烈烈的小组合作学习,也进入了一个流行的误区,让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变成了五颜六色的泡沫。

此外,在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上,尤其是公开课上,由于一节课时间有限,教师教学时间紧迫,一些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就匆忙进入新的教学环节,既不让学生展示合作学习的成果,也不及时总结学习活动的反馈。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仍然在思考合作的结果和相关问题,陷在自己的思考中,弱化了小组学习的教学效果。如何摆脱这些变相的小组合作学习,让真正的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上“横行”,从而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的有效性,是我们现在必须思考的问题。

二、“真”合作——小组合作学习要实现教育的统一性。

在新课程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是成功的,但每个人都想进步”作为一种教学境界,也把它作为学习评价的最终目标和衡量标准。因此,可以说,在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下,课堂教育行为的价值取向是走向“教育的统一性”。这种教育不是形式上的轰轰烈烈和表面上的进步,而是实质上的全民进步和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在实际教学中变“假”合作为“真”合作,让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教育的统一”。

(A)“真正”合作的关键

奥苏珀在《教育心理学》一书中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的东西,而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的。“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在接触新知识时,总是试图用旧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去理解它,有时还会自主修正新知识的含义,以适应旧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结果新旧杂糅,导致各种背离科学概念的想法。在教育理论中,这种学生从感性认识出发,偏离科学现象和科学概念本质的认识和想法,称为“异想天开”。

是不是题目越难越适合小组合作学习?不是这样的。教育界认为,不同的想法越多,越适合小组合作学习。所以,老师不能随便抛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这样既浪费时间,也不会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有些问题答案一目了然,不值得用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有些问题太难了,必须老师讲解透彻,不适合小组合作探究。只有一个问题,当不同的个体基于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可能有不同的理解时,在大家都能形成论点的情况下,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是最合适的。所以可以说,一个合适的讨论问题,一个有很多不同想法的问题,是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真正”合作的关键。

(二)小组合作的必要条件

小组合作学习需要必要的心理条件,其中之一就是安全感。安全感之所以在小组合作中特别重要,是因为它能给小组成员以道德和精神上的安慰,培养小组成员之间的亲密关系,促进小组内部民主氛围的建立和维护,使小组合作成为可能。有时候团队成员不积极参与,不是不感兴趣,而是觉得不安全,不愿意在公共场合暴露自己的想法。【3】要营造安全感,首先可以让团队成员参与制定群体合作的规则,让他们有主人翁意识,愿意主动执行自己承诺的规则。第二,鼓励议员尽量多发言,增强自信。小组合作学习的成功还依赖于成员间积极相互依赖关系的建立和维持。各成员同舟共济、荣辱与* * *的关系,让每个人都有责任去学习群体和其他成员。

成功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关注个体的成长,也关注整个学习者群体的成长。因此,语文小组合作学习需要努力促进小组凝聚力的培养、维持和发展。在中国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在一起往往比他们单独工作时产生更多的想法,同时必须避免“群体思维”。群体成员讨论细致,交流深入,他们的想法往往优于个人。但是,过多的衔接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比如语文教学中,无论是否认可某个概念,大多数成员的概念都涵盖了个体成员的概念,个体的原则不得不让位于对群体的忠诚。群体会不惜一切代价在成员中寻求* * *知识,结果群体看待事物和接受事物的片面性更大。合作学习小组也需要小组评价和小组奖励。小组评价是对小组合作过程和学生合作表现的监控,是促进合作小组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课堂教学中的小组评价包括个人自我评价、小组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通常以小组自评为主,也可以定期进行个人自评和教师评价。比如:“说说我自己吧”“大家评价我”“我在老师眼里”。[④]

为了检验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应该对小组合作学习实施小组奖励策略。通过奖励,让学生知道什么行为是有价值的,是可以被认可的,激发学生尽可能地展示自己的才能,开发自己的潜能,愿意为同一个学习目标而努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合作技能。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要真正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发挥作用,必须有适合合作学习的问题,学习目标要简明清晰,学习内容要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形式要灵活多样,合作学习的时机要恰当。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乃至其他学科的学习中确实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具体的课堂操作中,必须摒弃形式主义,更新教学观念,让“真正的”合作占领课堂,有效优化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和质量,让课堂走向教育的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