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评价三稿
小学三年级数学评价草案
下面我将谈谈我自己对今天早上听的“面积单位”这一课的一些想法。这节课的特点用三个字概括:新、活、实用。首先,新的
新理念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也展示了我们一年多来“三公开”教学的成果。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是有意识地关注学生的兴趣和体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从而建立一种新型的教与学的关系。在这堂课上,学生们完全被做和学所感动。“看一看”、“摸一摸”、“找一找”、“做一做”等环节设计的很及时,也很巧妙。通过小组的互助学习,学生充分感受到1cm2、1dm2、1m2在动手实践中有多大,并能准确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活下去
1.教学方法灵活。有了启发式教学,学生可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参与学习,通过脑、口、手、眼等各种器官积极参与学习。
2.使用活教材。教师不局限于课本,而是注重挖掘课程资源。老师可以利用周围环境中与数学相关的信息形成资源,教室里的钟表、开关盒、粉笔盒、墙上的卡片、窗台上的机器人都可以被我使用。数学变得不再空洞,不再是干巴巴的数字、符号、抽象的图形,而是通过活动让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数学是有用的,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培养对数学的兴趣,进而喜欢上数学,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数学打下基础。
3.教会学生生活。只有课堂是活的,学生才能积极、生动、活泼地发展。我们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敢于提问,会提问。只有思维动起来,才是真正生动的课堂。
第三,现实
1,教学过程真实。体现在环节安排科学,逻辑性强。先说dm2。Cm2和m2,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让学生明白数学概念的产生是生产生活的需要。在内容安排上,先制造冲突,让学生了解学习“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再熟悉实物,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接下来,让学生经历用面积单位测量面积的过程,体现“面积单位”的价值,最后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和使用合适的面积单位解题,环环相扣,顺理成章。所以这堂课非常真实,
第二小学三年级数学评价稿
“理解小数”首先,阅读教材,使其运用得当。
1,理解教材内容。总的来说,看教材往往是看懂教材教什么,然后再去教教材,属于浅层次。对“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初步理解:从元、角、分的生活经验入手,进而讲授长度单位的小数。似乎有道理。
2.想想教材的内容:但是再进一步想:为什么不根据趋势、角度、点给出新的小数,而是突然跳跃式的改变材料?由于本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知道用米和元表示的小数的具体含义,所以可以把长度单位的小数设计成新教学后的习题。如果只是这样调整材料,教学中就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比如2的角度等于2/10元后,学生往往直接从2 =0.2元的角度得到,削弱了2/10与0.2之间的联系。
3.挖掘教材深意:仔细比较人民币和长度两个领域,本课程教学的特点是:对于人民币的小数,学生更有生活经验,简单易懂,确实适合作为入门。对于长度单位的小数,学生经验少,理解起来相对困难。但是这节课要建立小数和分数的关系。对于在米刻度上找分数,长度比人民币直观多了。所以教材会选择直观的米尺来教小数,尽量突出分数和小数的关系。看了教材,真的可以用了。赵老师利用多媒体取长补短。1元=10角,1元=100分在课件上直观演示,很好的实现了在米尺上看到分数的直观效果。他利用1的角度和1的分数突破教学难点,理解分数和小数的联系,进而改进长度单位的教学。尊重和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的学习更加简洁有趣。它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使数学学习过程更加自然和系统。
第二,让学生大胆尝试,给予充分的思考空间。
比如胡老师大胆地让学生回忆,想象1的角度。还能怎么表达?然后经过思考和交流,课件演示1元=10角,1角就是1/10元的过程。其实在我自己的教学中,我尝试过让学生独立思考1角度= 1/10元,但是我发现学生在教学后有很大的困难,所以我放弃了:直接由老师指导1元=10角度(同时呈现课件),其中65438+。
对比之后,我突然领悟了一句话:一堂好课,不是看老师似乎教得有多流畅,也不是看学生回答得有多正确。数学课就是让学生思考,学会思考。胡老师让学生先独立思考,给了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他们是否能立即得出正确的结果并不是特别重要。会学习的同学可以通过交流思想给其他同学一个思考方向,最后呈现课件演示让大家更直观。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经历了自己的思考,思考后的知识才能深刻。显然,我一步步主导的设计阻碍了学生的思维,缺乏经验,甚至失去了资优学生成功的喜悦。
再比如,胡老师突破1/10元=0.1元后,让学生独立完成习题:3角= ()/()元=()元,6角=()元=()元,1分=。即使学生不能高效的完成练习,但是每个学生都在安静的思考,独立的解决问题。这不正是教室需要的吗?然后赵老师通过实践灵活调整后续教学,让老师的角色真正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这次彻底改变了我之前的思维,课堂要让学生大胆尝试,不要害怕暴露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即使得不到正确的答案,也收获了很多,因为他们思考过了,可能离成功还差一点点。
第三,把握认知起点,突破学生难点。
这节课最关键的认知起点是学生对分数的掌握。初三上册,教材安排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学生可以借助实物和图形直观地理解分数和分数。比如有公司名字的分数,还有学生第一次上课几乎接触到的百分之几的分数。赵老师故意把1角和1分放在正方形里呈现,降低了学生对分数的理解。还要注重学生对分数的理解,一次次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比如:1角,如何看待1/10元?为什么30美分=3/10元?为什么1 =1/100元?
第四,重视学生的体验,实现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胡老师先换了1角=1/10元=0.1元,然后让学生练习3角= ()/()元=()元,6角= ()/()元=()元,1。然后集体练习23/100元=0.23元和5/100元=0.05元后,让学生第一次观察。同学们各抒己见,没有把分数和小数的关系表达清楚。胡老师没有急着总结,而是让学生带着一种模糊的感觉继续学习,直到学习到长度单位的小数。
第三小学三年级数学评价稿
经过时间的计算也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难点,在学习了普通计时法和24小时计时法之后。今天听了两位老师的异质课,大家评论一下,有几点感受:
时间和时刻:
“时间”是指两个日期或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比如“一节课40分”,这里的40分就是时间。“时”是指钟面上的刻度数,表示一天中的某个时间。比如“早上7: 40开始上课”,这里的“早上7: 40”就是时间。所以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确这一点,这也是学生计算经过时间最基本的知识。
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
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计数,设置钟面,计算,也有两种计算方法,直接减法(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时间)和分段计算方法。这两种计算方法对学生来说有点难以理解。在王老师的第一堂课上,第一次提出了两天时间流逝的问题。学生们分别通过数数、设置时钟和分段计算的方式进行计算,老师给予了很好的指导,但当一天中的经过时间出现在后面时,学生们就不需要直接减去了。在王老师的第二节课上,与第一节课不同的是,她第一次展示了同一天经过时间的问题。学生理解了直接计算的方法,并尝试使用分段计算的方法,但存在学生理解不够透彻的情况。通过两节课的情况分析,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应该是从具体到抽象,让学生先数数、拨钟,再引导他们直接减法、分段计算,学生更容易接受。同时,对于分段计算的方法,学生需要想清楚如何找出时间的边界点,比如“中午12”,“晚上12”。
数学知识的渗透;
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成长,也在成长的过程中学习新的知识。对于上高年级的孩子来说,需要渗透适当的数学术语、数学方法和思维。例如,在这门课中,学生使用两种计算方法。为了让学生更清晰地思考,教师可以指定“直接计算法”和“分段计算法”这两种计算方法的名称,这对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特别是提高对数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能力,应该是有帮助的。
数学知识的系统化,但也要注意在“点”上的突破,这对学生思维的发展也是一种促进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