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旅行活动的经验和收获汇编
蒂希
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开发一批教育效果突出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建设一批示范带动效果好的研学旅行基地,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研学旅行精品线路”。
在局主要领导的全力支持下,7月23日,我们五峰游学队一行五人踏上了井冈山这片红土地,参加省教育厅组织的中小学游学培训班。作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井冈山精神的发祥地,拥有2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井冈山,被誉为没有围墙的博物馆。其中,青少年教育基地牢牢把握理想信念和革命传统教育这条主线,充分挖掘井冈山丰富独特的红色资源,契合青少年认知特点和年轻干部成长需求,引入仪式教学、体验式教学、情境教学、实践教学等理念,自主开发系列特色课程,打造基地核心竞争力,探索出一条红色基因教学的创新之路。
在为期五天的学习中,我们在基地体验了仪式教学、体验式教学、情境教学和实践教学。
一、红色教育的研究历程
1,开幕式灯火辉煌,烈士墓前祭英魂。
154学员盛装参加培训,以最饱满的姿态向基地教官和同行展示教育工作者的风采。三千崔白伟忠魂,压一服,后来。开学典礼结束后,全体学生前往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馆,祭奠革命英雄。
65,438+050多名学生来到茅坪村的八角楼,昏暗的灯光照亮了90年前的伟大革命道路。烈日下,学员们重走摘粮小道七里山路。虽然衣服被汗水浸透了,但是咬紧牙关的革命精神已经深深扎根在我们的心中。
听课获取新知,革命者代代相传。
学员们有幸聆听了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钟教授对井冈山精神的解读,更深切地感受到了革命后代讲述父亲参加革命、把革命精神作为家庭传统传承下去的故事。通过讲座,我们了解到,在物质极其丰富的今天,当我们沐浴在和平的阳光下,我们不能忘记革命先辈用鲜血锻造的不平凡的革命历史。那段辉煌、悲壮、光荣的历史,需要我们一起去寻找,一起去铭记。
二、课程开发的有益启示
井冈山革命教育基地课程开发的成功之处在于注重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注重解决研学旅行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比如,游学如何与学校课程有机结合?游学的活动课程如何设计?这次培训和学习带给我们以下思考:
1.研学旅行活动课程的开发应以教育为基础。
要做到目标远大、目标明确、活动生动、学习有效,避免出现“只游不学”或“只学不游”的现象,必须把教育原则放在首位,每门课程都要有明确的教育目标,找到合适的研究课题和课程教育目标,深入推进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与学校课程的有机融合。作为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游学活动课程既要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接受能力和实际需要,又要注重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
在井冈山之旅中,通过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祭奠革命先烈,聆听感人的革命故事,让学生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感受到信仰的力量,把理想信念化为对目标的执着追求。因此,在课程目标的制定上,研学旅行要与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思想品德课、历史课、科学课统筹考虑,把活动中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核心素养目标作为实施课程标准的核心点。通过学生在学习和旅行过程中的经历、身心、思想和意志品质的发展,落实以德育人的根本任务,帮助中小学生了解国情,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努力提高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开发游学活动课程应注重实践。
研学旅行是一种将研究性学习与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研究是目的,旅行是手段。综合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各种教育活动和学生的亲身经历来实现的。因此,在课程设计和实施中,应引导学生积极适应社会,充分促进知识与实践、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的融合。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开展研学旅行,就是让他们在不同于学校日常生活的环境中观察、体验、实践思维。
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学旅行活动课程的设计应特别关注学生的实践学习,避免学生在学校被动接受单一学科知识基础上的学习活动。井冈山革命教育基地的课程设计、井冈山的士兵训练、三湾的改编、红军草鞋的编撰、自制红军餐等都突出了研究的实用性。研学旅行课程要超越学校、课堂、课本的局限,在时间和空间上延伸到自然环境、学生生活领域和社会活动中,因地制宜,在教师的指导下以问题为中心,在实践情境中认识和体验客观世界,在实践学习中亲近自然、了解社会、认识自我,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3.游学活动课程的开发应加强整合。
研学旅行作为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应以统筹协调整合资源为突破口。研学旅行基地功能的拓展、研学旅行路线的设计和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应创造性地整合。
从课程资源整合来看,包括校内外教育资源整合、跨界整合、多学科整合和跨学科整合。比如,要统筹安排研学旅行基地和研学旅行路线的课程资源开发;要结合地域条件、学校条件、生活条件,从自然文化遗产资源、红色教育资源和综合实践基地、大型公共设施、各类场馆等方面挖掘整合可利用的课程内容。充分发挥综合教育功能,实现与学校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的衔接与融合,促进学校与社会基地、校内课程与校外实践、校内教师与校外导师的衔接与互动,实现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的有效融合。
4.游学的活动课程开发要保证安全。
因为游学的班级多在路上,非常开放,所以安全原则是保证活动课程成功的重要原则。针对学生团体旅游、集中住宿开展的研学旅行,需要对研学路线、课程设计、组织方案、实施过程、实施效果、安全保障等进行事前、事中、事后评估,确保活动中每个环节的安全。
五天的课程转瞬即逝。井冈山,我们轻轻的来,轻轻的走,蓦然回首,曾经的我们去了井冈山,我们过得很好。当我们走在拾粮小道上汗流浃背、气喘吁吁的时候,当我们含泪站在革命英雄墓前的时候,当我们听着革命后代讲述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的谆谆教诲的时候,我们明白了井冈山精神的真谛。希望我们以后做的游学,也能给同学们带来有用的、终生难忘的宝贵经历。
偏激
随着校园最后一班旅游大巴的顺利抵达,李家湖小学为期一周的“好课堂在路上”游学系列活动圆满落下帷幕。
本次游学活动是李家湖小学举办的第一次游学活动。经过前期的精心准备,全校六个年级分批走出校园,亲近自然,提升自我,圆满成功。
游学结束后,学生和家长都对游学给予了高度评价。201班的母亲徐鑫垒说:“我很荣幸作为家长代表参加这次游学活动。游学与其说是玩耍,不如说是一种体验。是学校为了培养小学生自立自强而准备的。在我看来,这门学科远远优于我们的八本教材。因为现在小学生需要的不仅仅是一味的灌输知识,而是要有真实的体验。只有通过体验,才能获得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看到孩子们对外面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和期待,这次学习也让孩子们学到了很多知识,看到了孩子们一路走来互相帮助团结进步。感谢学校提供了这么好的机会,孩子能有这么多学校,更要感谢老师们的默默无私奉献。也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机会让孩子走出去,有这样的学习经历。"
在全体教师大会上,左青龙主任评价此次游学超出预期。全校1000多名师生在活动中没有发生一起安全事故,充分展示了李家湖小学在活动中执着、敬业、向上的精神,展现了李家湖小学的风采。Serious校长对本次游学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对学校参与今后游学活动的项目设计提出了一些建议。
提索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柳暗花明,鸟儿载歌载舞。在这个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季节,何昌林学区于4月12日成功组织了三四年级约350名师生的游学活动。活动地点为合肥滨湖新区滨湖草原、牛叫大圩、安徽省名人纪念馆、渡江纪念馆、湿地公园。活动的主题是“拥抱春天,探索自然”。
通过这次研学旅行,目的是让学生接触自然,亲近自然,激发他们热爱自然的情怀。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快乐,在实践中增长见识,增强团队意识。
早上七点,三四年级的师生准时在学校操场集合。各班队形整齐,服装统一,精神饱满。在学区少先队团辅导员袁仁阔就安全事宜作出指示后,师生们井然有序,精神抖擞地出发了。学生们上车后,兴高采烈。一些学生叽叽喳喳地说着话,而另一些人则静静地欣赏着环湖路两边的风景。没有一个学生在车厢里吃零食,乱扔垃圾。都是小环保卫士,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经过二十分钟的车程,师生们首先到达了合肥滨湖新区岸边的草原。四月的岸边草原,从远处看就像地上的一片绿色地毯。各班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有条不紊地组织自己的活动,有的班级围成一圈玩“扔手帕”的游戏;有的班级在玩“老鹰抓小鸡”的游戏;其他班级在老师的组织下玩智力游戏——“脑筋急转弯”和“单词接龙”...学生们互相合作,展示友谊,分享快乐。然后我去了牛叫大圩,那里绿草如茵,繁花似锦。每个班的老师都拿起相机和手机,拍下美丽的风景,留下一张张笑颜的照片。每个班级都拍了一张师生合影作为珍贵的纪念品,照片被定格的那一刻会成为美好的回忆。师生们再次来到牛叫大圩园艺区,观赏美丽的鲜花。这里有很多种花。走在花海中,花香沁人心脾,令师生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随后师生们驱车前往安徽名人堂和渡江战役纪念馆。“安徽名人堂”被认为是中国“名人”最多的名人博物馆。参观中,同学们聆听了馆内讲解员的精彩讲解,深刻体会到安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励志报国的安徽人情怀。同学们不由自主地拿出小本子记录自己喜欢的名人和事件,并表示以后要好好学习,为安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随后师生们步行参观渡江战役纪念馆,回顾历史,了解红色文化。渡江战役纪念馆像一个半岛一样突出于巢湖,犹如一艘乘风破浪的巨型战舰。它是与辽沈、平金、淮海三大战役纪念馆同等规模的一级纪念馆。最后,老师和学生们来到了湿地公园。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是一座森林湿地公园,有“安徽西溪”的美誉。湖滨湿地森林集城市森林、湿地森林、文化森林于一体。学生们徜徉期间,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山水画中。
不知不觉,一天的活动结束了,同学们虽然有点累,但还是很开心。游学为学生提供了亲近自然和了解社会的机会,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和经验,培养了他们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