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瑟夫小学

哲学家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神奇的物种。古希腊的苏格拉底,中世纪的奥古斯丁,近代的康德,近代的尼采,都有着鲜明的个性,经常能做出令人震惊的事情。如果你留心一下,不难发现哲学家们都有一种* * *本性:他们过着美好的生活,却不得不自讨苦吃。在众多哲学家中,奥地利的维特根斯坦是最接近的,最有名的,也是最喜欢自找麻烦的。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他受了什么苦?他为什么这么出名?

带着这些问题,我翻开了《维特根斯坦论逻辑与语言》这本书。全文共分六章,全面介绍了维特根斯坦的生平事迹、哲学思想及其主要贡献。哲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维特根斯坦的著作更是以晦涩著称。不过这本书还是比较好理解的,这要归功于它的编撰者——加拿大华裔学者孔新伟。书中的主要观点是维特根斯坦的,但很多解释是孔新伟完成的。而且,他对维特根斯坦的思想进行了分类,使人们能够更全面地了解他的哲学特点。孔新伟坦言,在翻译和编辑这本书的过程中,他更多地了解了维特根斯坦本人及其思想,受益匪浅。

1889年4月26日,奥地利钢铁大王家中诞生了一名男婴。他父亲给他取名叫路德维希?约瑟夫?约翰?那个时候的维特根斯坦,大概谁也没想到,这个小男孩在没有继承祖业的情况下,成长为一个伟大的哲学家。当时维特根斯坦家族极其富有,在欧洲仅次于罗斯柴尔德家族。和他家来往的不是名人就是大艺术家。另外,维也纳是音乐之城,勃拉姆斯等伟大的音乐家经常去他家做客。小维特根斯坦对艺术非常感兴趣。

老维特根斯坦是一个暴虐的暴君。年轻的时候,他想成为一名工程师,但最终他成了一名奥地利钢铁大王。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他拿自己的两个儿子做实验,强迫他们实现自己的梦想。结果就悲剧了。两个儿子受不了狼父的折磨,相继自杀。老维特根斯坦恍然大悟,担心年轻的维特根斯坦也会走上黄道,赶紧送他去平民学校,不敢给他太大压力。

维特根斯坦的成绩一般,没有任何亮点。有意思的是,他和希特勒(没错,战争狂人希特勒)曾经出现在一张照片里。据专业考证,他们同岁,同校读书,但维特根斯坦比希特勒高两个年级,两人没有交集。

年轻时,维特根斯坦曾前往英国剑桥求学,在那里他遇到了伟大的哲学家罗素。医生辩护的时候甚至当场得罪了罗素,意思是:算了,就算我说了,你也不会明白。罗素,不仅是英国著名哲学家,还是第三代世袭伯爵,风度翩翩。虽然被一个年轻人狠狠揍了一顿,但他发现这个年轻人总是在第一时间抓住事物的本质,是个不可多得的哲学天才。他求贤若渴,对维特根斯坦赞不绝口,甚至想把维特根斯坦培养成自己的接班人。然而,维特根斯坦的反叛远远超出了罗素的想象。1914,一战爆发后,他毅然回到奥地利,参军。在战场上,他写下了《战时笔记》;被俘后,他在战俘营中完成了巨著《论逻辑哲学》。很难想象有人能在监狱这样的环境下写出哲学巨著,大概只有维特根斯坦这样的天才。

读过维特根斯坦的书的人都知道,他有着强烈的宗教情怀。这种感觉是怎么来的?有一次,在逛书店的时候,维特根斯坦偶然发现了托尔斯泰写的《福音书》。他买回家,看了一遍又一遍,爱不释手,仿佛从中得到了天启。从此,这本书与他形影不离。这使维特根斯坦成为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即使在残酷的战争中,他也把这本书当作精神支柱。这本书不仅在当时引起了他灵魂的革命,也在后来掀起了更大的风暴。

大卫是维特根斯坦在剑桥的朋友和情人。他不仅给了维特根斯坦很多精神上的安慰,也为他的哲学研究提供了很多启发和帮助。不幸的是,他在1918年的一次飞机失事中去世了。当时维特根斯坦觉得天塌下来了,他很痛苦。在《论逻辑哲学》的扉页上,印着“献给我的朋友大卫·平松特”的字样。就这样,维特根斯坦错过了大卫。

从战场回来后,大家都认为维特根斯坦现在该收手了。但谁也没想到,他又开始折腾了。这一次,他的决定让所有人大吃一惊——他把所有财产分给家人,独自去农村当小学老师。他疯了吗?当然不是。这是托尔斯泰的福音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引起的大风暴。在农村,维特根斯坦惊呆了。那一刻他明白了什么意思: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他对当地村民的粗鲁行为感到惊讶。你想,他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从小就过着优裕的生活。他接触的是社会精英,就像贾宝玉一样,他从来没有见过像焦大和刘姥姥这样的农村村民。他本来就没耐心没耐心,现在脾气更火爆了,还经常处罚学生。别说孩子,就连大人都不喜欢他。虽然他喜欢帮助人,每天主动给大家修各种物件,但是人缘还是很差,没有人喜欢他。

天才大多是矛盾的,维特根斯坦是矛盾的混合体。他很虔诚,但不能卑微;严于律己,严于律己。当他再次处罚学生时,他的父母将他告上法庭,最后不得不收拾东西走人。后来,他在一所修道院找到了一份园丁的工作。他对自己的新工作很满意,内心又平静了。这是大卫死后第一次享受和平。后来,他回到维也纳,做了建筑师助理,设计了一栋房子。我也经历过一段有始无终的爱情。这一次,对方是女的。

维特根斯坦在好友凯恩斯的帮助下回到剑桥。二战爆发后,他又开始折腾了。这次去医院打零工。都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而维特根斯坦却一再贬低自己,让很多人困惑。然而,金子总会发光。1947年被剑桥大学聘为教授。不久后,前列腺癌被确诊。1951年,他完成了最后一本书《哲学研究》,结束了他62年的人生旅程。临死前,他说:“告诉他们,我过得很精彩。”

维特根斯坦的名气一方面在于他的哲学思想,另一方面在于他传奇的一生。后者可能占比更大。他挥霍家庭所有财富的行为经常被用作他高尚人格的证明。但本书主编孔新伟认为,这种观点有些牵强。维特根斯坦不是把钱给乞丐或者农民工,而是给和他一样有钱的亲戚——那些不缺钱的人。他不在乎钱,说明他学会了不想为了钱而工作。是不是清高没多大关系。维特根斯坦是一个非常聪明、傲慢、笨拙、脾气暴躁的人。但是,最重要的是,他特别无辜。这个世界上,聪明的人多如牛毛,无辜的人比大熊猫还少。

维特根斯坦说了什么让他这么出名?从维特根斯坦的著作和书信中,大致提炼出以下五点,涵盖了维特根斯坦哲学的核心内容。

第一,苦难与虚无。

维特根斯坦认为,天底下没有不受苦的人。失去自我是人最大的痛苦。人不能逃避苦难,只能面对苦难。苦难从何而来?维特根斯坦说,当人们质疑生命的意义时,他们会感到空虚,强烈的虚无感是痛苦的根源。如果人们坚信世界本身是有意义的,他们就不会觉得生活乏味,反而会对苦难更加宽容,甚至乐在其中。相反,如果人们认为这个世界没有意义,痛苦就会加倍。

第二,世界的意义不能说,但可以感知。这是维特根斯坦最重要的思想。

维特根斯坦认为世界是包罗万象的,没有边界。即使是世界之外的概念,也属于世界的一部分。但他所说的“世界”并不是肉眼看到的真实世界,而是抽象的逻辑世界,只包括逻辑空间中的事实。他认为,没有逻辑,人是无法交流的。这个很好理解,比如我们不能理解疯子,因为疯子的话是废话,是没有逻辑的。有些人可能会认为,讨论世界是有意义的,也是必要的。不同的世界观决定了不同的人生观。认为世界没有意义的人,很可能喜欢过快乐的生活,每天得过且过,不求上进;认为世界有意义的人,可能会选择逆风而行,更积极地生活,在世界上体验人类存在的意义。你看,这个世界有没有意义,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对于不同的人,它有不同的作用,可以创造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在维特根斯坦看来,世界的意义就是生命的意义。他指出,生命的意义无法用语言准确表达,无论说什么都会偏离初衷。事情就是这样。人在无法用语言表达内心感受的时候,就应该沉默。

第三,生命与永恒,这也是维特根斯坦哲学的一个重要命题。

我们通常认为死亡是一种物理行为。对人来说,身体的消失意味着死亡。但维特根斯坦不这么认为。他认为死亡不是生命中的一个事件,死亡没有被活过。都说人死如灯灭,谁也不知道灵魂能不能永远存在。维特根斯坦一针见血地指出,生命的谜题不是永生所能解决的。人生活在时间和空间中,但生命之谜的答案却在时间和空间之外。他说永恒不是无限的时间,而是永恒的(这和康德、叔本华的思想是一致的,时间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活着的人一定不能被时间困住。活在当下就是永生。维特根斯坦的思想与中国佛教经典《金刚经》中所说的高度一致:“心现在得不到,心过去得不到,心将来得不到”!大道至简,你会发现世界上最高的智慧最终都通向同一个目的地。

第四,科学、迷信和宗教。维特根斯坦一生信仰基督教,有强烈的救世情怀。

他认为宗教和迷信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前者是一种信任,是一种生活方式,追求人生的终极意义,能让人变得更好;后者来自于人们内心的恐惧,这是一种迷惑的手段,也是一部分人的谋生手段。虽然现代科技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但是维特根斯坦对科学并不感兴趣。他认为科学是对客观事物的研究,它总能帮助人把所有的过错都推到外部客观事物上,所以人本身是无辜的;而宗教则让人痛苦,在痛苦中挣扎,然后让人变得更好。一个是自欺,一个是自省,这是科学和宗教的本质区别。维特根斯坦认为每个人基于不同的价值观过着不同的生活,很难说哪种生活比另一种更好。每个人在尊重他人生命价值的同时,也在寻找、思考、收获、坚守自己的价值。这个世界应该是多元包容的。

第五,逻辑与语言的关系。这一部分是维特根斯坦对哲学的最大贡献。

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的序言中说,也许只有在书中有过类似思想的人才能理解这本书。维特根斯坦有一个著名的观点:人不能想任何不合逻辑的东西,否则,人一定是不合逻辑地思考。他坚信哲学不是一种理论,而是一种活动。哲学的目标是理清思想,把不清楚的事情说清楚,把模糊的思想变得连贯。维特根斯坦认为“我”是世界的边界。这句话听起来很狂妄,堪比释迦牟尼的“天地,只为我一人。”如果你只从字面上理解这两句话,那你就错了,大错特错!这是维特根斯坦,所以释迦牟尼会先放下(其实他们真的很像)。“我”是世界的边界,那么这个“我”是谁呢?维特根斯坦认为,你可以描述我,但“我”在你眼中只是我,是作为客体的我。即使我在思考我,我也是在思考作为客体的我,而不是作为主体的我。所以,作为主体的我是不能被思想和描述的,主体我指的是形而上的主体。(也就是说,在同一个时空里,一个人不可能有两个我的主体!维特根斯坦进一步指出,思考世界上的任何现象,都必须基于一个主体对世界的经验,我的世界中的一切都是我的经验。世界是独立于我的意志的,我的意志不能改变外在的客观事实,但可以改变作为主体的我的这一部分。因为我的世界里的一切都是我作为主体的经验,我就是世界的边界。

好了,维特根斯坦思想的精髓结束了。在这本书的最后,编者孔新伟还特别提示,希望更多地了解维特根斯坦的思想,推荐阅读他的三本书:《论逻辑哲学》、《文化与价值》和《哲学研究》。

现在回过头来看维特根斯坦,我觉得感动了很多,他的“面目”越来越清晰:一个唯心主义者,一个天才的哲学家,一个特别能折腾、特别能偷火的普罗米修斯、释迦牟尼、贾宝玉的结合体。

他出生在欧洲,含着金钥匙,却自愿放弃财产,一头扎进社会底层,一心想成为一个扶贫济困的人。两次世界大战后,他做了一些外人认为相当不合时宜的工作(园丁、医院杂工等)。),但最后却成为一代哲学大师。他的生活,看似混乱,却像是62年的社会实践。他三辈子过得比别人好。

他上大学之前,学历一般。认识拉塞尔是他人生的转折点。他从哲学的角度对逻辑和语言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开创了这一研究领域的先河。这和为人类偷火的普罗米修斯很像。但是高层太冷了,一般人既看不懂,也理解不了他的理论。这反过来又加深了他的孤傲,坚定了他对抗世俗世界的决心;

维特根斯坦说,他的书要慢慢读,一句一句读。确实如此。他说的每句话都很有信息量。他的“天下不可说”理论与中国禅宗思想几乎相同,相似度达90%以上。但是,他并没有专门研究释迦牟尼或者佛教。他只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红楼梦》中,贾宝玉身处温润富足的故乡,却一眼就能看出每个人的结局:纵然眼前荣华富贵,最后也难逃“黄土上送白骨”的命运。维特根斯坦不要任何物质享受,只追求真理。这不就是现实版的贾宝玉吗?但是,他没有那么多姐妹,待人也没有宝玉那么善良体贴。

此外,维特根斯坦还有着强烈的原罪感,他在精神上也有着严重的洁癖。他的世界是非黑即白,没有妥协。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他的一生,我唯一能想到的就是——“不狂,不存”。维特根斯坦一生都在研究哲学。人们问:哲学到底是什么?他说:哲学就是给苍蝇指明出苍蝇陷阱的路!

维特根斯坦是20世纪伟大的哲学家,被罗素誉为“天才最完美的典范”:一个有激情、有深度、有激情、有统治力的哲学天才。他用不羁、激情、无悔的一生告诉人们,你的人生由你自己决定!死亡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你从未真正活过。用心生活,爱我所爱。只有真正的活着,才能虚度此生。

在世人眼中,维特根斯坦过着优裕的生活,却执意自讨苦吃,实在是“善恶不分”。然而,他们忘记了一件事:天鹅从来不需要麻雀的理解。终于,他逃出了又细又窄的“捕蝇瓶”,用尽了所有的力气,挥动着翅膀,飞向了人类思想的巅峰,看到了瓶子里的苍蝇一辈子也看不到的美丽。

不要,这还不够。

2018.6.7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