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宿学校对孩子的心理有什么影响?

寄宿学校对孩子的心理有什么影响?

寄宿学校对孩子的心理有什么影响?父母应该多关心孩子。孩子的成长决定了孩子的未来。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努力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给大家分享一下寄宿学校对孩子心理有什么影响。

寄宿学校对孩子的心理有什么影响?1孩子一岁左右,与父母建立依恋关系。但早期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可以分为四种:一是安全型、回避型、抗拒型、纠缠型,始终依附父母。第一类孩子的情绪相对稳定踏实,后三类孩子的情绪相对不稳定。

和一些家长对寄宿制学校的担忧一样,寄宿制学校确实对孩子的心理成长有一些不良影响。

首先,寄宿学校是否有条件关注每一个孩子,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对于孩子,尤其是学龄前的孩子,要让他们接触到来自家庭、学校等等的各种刺激。在与家里的父母和学校的老师同学相处的同时,这种转变对孩子是有益的。在学校里,往往是一个老师面对很多学生,无法针对每个孩子的不同情况实现个性化教育。

其次,寄宿学校好不好,要看孩子自身的能力。有些孩子性格外向独立,他们更容易适应寄宿学校的生活。如果家庭教育环境不好,那么学校老师无疑是更专业的教育者。

当然,在跟踪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个班里寄宿和不寄宿混杂的情况。在这样的反差下,寄宿的孩子在心理上会产生一些奇怪的情绪,比如觉得我和其他孩子不一样,被父母抛弃到学校,等等。刘博士遇到一个能力素质都不错的孩子,因为下学期中班变成了“全托”,各方面成绩下滑。

孩子一岁左右,就和父母建立了依恋关系。但早期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可以分为四种:一是安全型,即以父母为基础;二是回避型,即有没有父母无所谓;第三,叛逆,没有安全感,害怕被父母抛弃;第四,缠人,总是粘着父母。第一类孩子的情绪相对稳定踏实,后三类孩子的情绪相对不稳定。

10岁之前,是孩子情绪发展的关键期。心理学倾向于教孩子理解什么是情绪,而不是隐藏情绪。在学校这样的群体中,个体的情感表达相对缺乏。对于孩子来说,在家庭中发泄自己的情绪和感受更自由。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父母牢牢把握住了孩子进入小群体前的最后一段亲密期。孩子成长的过程,其实就是自我成长的过程。早期的孩子和父母是一体的,他们通过哭来影响父母的行为,让父母围着自己转。大概三岁的时候,我进入了一个反抗期,心理学上叫独立到羞耻和怀疑。三岁到十岁这个阶段是孩子必须与同伴建立关系的阶段,这也预示着他们会在同伴群体中成长,逐渐接受群体的观点。如果家长因为很多原因让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寄宿,就应该像每周三带孩子回家的妈妈一样,让家长和孩子有更多的相处机会,增进亲子关系。

寄宿学校对孩子心理有什么影响?2“终于有人站出来反对寄宿儿童了。”儿童顾问赵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最近,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研究所所长朱嘉雄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学前教育百年大会上坚决反对把孩子送到寄宿幼儿园,认为寄宿幼儿园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

寄宿影响孩子的身心发育。

身为医生的刘女士坚决不送二女儿寄宿。“如果把她送去寄宿,你以为省事,结果更麻烦。”刘女士的大女儿在两岁零六个月时被送去“全托”,直到小学毕业,她上了一所精心挑选的寄宿学校。现在刘女士说起“寄宿”就后悔。很多人没有感觉到寄宿的问题,因为没有比较。

刘女士说,“论先天条件,大的比小的好很多。怀二胎的时候也喝过酒,年纪大了,身体不好。可是老板上船后,她一个月或半个月就病一次,身体完全瘫痪了。”刘女士发现,这个问题并不是个例。在最大的班级里,寄宿的孩子普遍身体不好,个子矮。“相比较而言,大哥的独立性比妹妹强,智商也还可以,但就是关心自己的摊子,好像是个局外人。而且两个孩子性格差异很大。我们都受过同样的教育,但年轻的那几个很聪明,会伤人。家里什么都喜欢参与,老板却冷酷得多,缺乏与家人的互动。好像不管你管不管她。”

孩子小的时候非常需要身体接触,这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非常重要,但刘女士说,大女儿根本不需要亲密接触。你试图拥抱她,她甚至走到一边问:“你在干什么?”。

孩子懂事独立可能是一种错觉。

有些家长对孩子上寄宿幼儿园很满意。一个原因是他们的孩子很聪明,学会了自立。他们通常在没有父母照顾的情况下睡觉。有的家长还夸孩子每天晚上睡觉前都会给妈妈端一杯水,很懂事。

北京大学儿童心理学博士易春丽尖锐地指出,这可能是错觉,是幼儿园老师要求的,孩子好像在完成任务。这未必是好事。“这么小的孩子,不需要睡前和父母互动,听妈妈讲故事。这本身就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在易春丽看来,过早把孩子送去“寄宿”是非常残忍的,孩子年龄越小,伤害越大。在接受《时事新闻》记者采访时,易春丽毫不客气地将该寄宿制幼儿园斥为“高级孤儿院”。她说,“在这里,孩子的物质需求不缺,但情感需求缺。幼儿园老师再好,也代替不了家长,因为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的感觉不一样。家长带一个孩子,一个老师带多个孩子,他们的情感投入是不一样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用‘根除’这样的字眼来对待‘寄宿制幼儿园’可能并不过分。”赵说,许多父母没有看到“寄宿”可能给孩子带来的精神伤害,他们认为“寄宿”对孩子有益,甚至是最好的方式。问及这些家长的理由,他们大多以“全托”作为锻炼孩子自理能力、尽快适应集体生活的理由。众所周知,家庭最大的作用就是给孩子“根”的概念。如果没有形成“根”的概念,孩子的归属感就会淡漠,很容易误认为是被父母抛弃。

父母与子女亲密关系的建立是有时间限制的。

赵说,孩子在婴儿阶段(0到3岁)应该由专门的人来照顾,因为每个孩子的身体发育速度是不同的。比如胃的发育,有的饭太多,有的太少。掌握对排便的控制并不取决于大人的意愿,而是取决于孩子固有的生理发育基因。有些家长只关注幼儿园硬件设备的优劣,完全忽略了这种全天候幼儿园可能给孩子造成的情感发展遗憾。这种遗憾一旦形成,首先表现在对家人的冷漠和对社会认识的模式化、简单化。

“就像自然界的春播秋收四季一样,与孩子建立亲密关系是有时间限制的。一旦错过了最佳时机,就很难终生弥补。一旦孩子与其他教育者建立了依恋关系,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就立刻被淡化了。”

“有些家长对教育孩子没有信心,方便把孩子‘推’给别人。虽然父母可能会选择学校,但他们无法选择照顾者,甚至不知道照顾者的学历、性格特征和情绪控制能力。这些都是永远影响孩子成长的因素。另外,孩子们一周上五天幼儿园。由于语言表达能力的限制,他们往往不会在周末主动告诉父母这一周发生的事情。只有每天和父母沟通的孩子,才能得到及时的沟通和引导。”赵说,父母的责任是抚养和教育,而不仅仅是为孩子支付整个教育费用。

得不到足够重视的孩子容易心理失衡。

在幼儿园里,中间的地板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大部分既不是班上最漂亮的,也不是最优秀最调皮的。他们习惯按时吃饭睡觉,遵守纪律。一位寄宿制幼儿园的女老师说,有的孩子在幼儿园三年没有跟老师说过一次话,因为他们随大流,没人注意。刻板的一维生活缺乏刺激,远离现实生活,使得“寄宿”的孩子思维简单,知识面比日托的同龄孩子窄。

赵在对武汉市幼儿园的调查中发现,寄宿制幼儿在口语中经常使用书面语,尤其是在回答大人提问时,这与他们长期得不到充分的重视、心理失衡有关。

易春丽认为,长期处于全职看护的孩子与父母的依恋关系非常差,会对孩子造成长期伤害。比如他们长大后可能会冷漠,无法与人交流,无法信任他人。

在咨询中,易春丽发现,被“寄宿”、长期与父母分离的孩子,往往会有两种状态。一种是抑郁症,孩子看似听话,却没有自己的思想。易春丽特别强调,这种情况很容易被家长忽视,对孩子的成长也是最危险的。另一个是恐惧和不安全感。孩子经常处于焦虑的状态,特别胆小,总是粘着父母,害怕和父母分开。一个寄宿孩子的家长在幼儿园发现了这个症状,认为幼儿园虐待了孩子,把孩子带了回来。易春丽说,其实家长并没有意识到寄宿本身就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把孩子送到寄宿制幼儿园会让父母省事,但也会失去很多东西,比如和孩子接触、学习做真正父母的机会。”易春丽说,父母的忙碌只是一个借口,应该承担作为父母的责任。对于那些真正想把孩子送去寄宿幼儿园的家长,她建议要特别注意孩子的情绪是否受到影响,是否有什么大的变化,是否很活泼突然变得不活泼,家长要尽早带孩子去咨询。

据赵的了解,目前中国甚至欧洲都没有寄宿制幼儿园和小学。德国现有的幼儿园大多也是半日制,最长的是早上8点到下午5点。一个从美国回来的朋友说,美国只有很少的寄宿幼儿园是为特殊专业人士服务的,比如晚上工作的医生护士。按照国际惯例,甚至中学就开始寄宿了。

“我们孩子在幼儿园的时间不是太短,而是太长了。”赵认为孩子每天参加4-8小时的社会活动就足够了。

学前教育的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参与。

在日本,学前教育是整个社会的重大问题。幼儿园发生的事情通常都在报纸的头版。幼师的地位也相当高,工资和留在大学的助教不相上下。可以说,目前幼儿教育的质量决定了整个社会未来20年的后代质量。

在赵看来,如果家长不得不选择寄宿,关键因素是孩子是否有机会与老师单独交流,幼儿园或学校是否营造了一些家庭般的氛围,是否允许孩子自带玩具和个人物品等等。孩子的依恋是他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恐惧时,或因分离而焦虑时所依赖的抚慰品,能起到缓解情绪、度过危机的作用。有的幼儿园为了不让孩子想家,不让挂父母的照片,不让从家里带自己的东西,人为的想让孩子忘记家人。这些都是非常错误的。

在咨询中,赵发现,很多五六十岁的老寄宿制学校的人仍然普遍感到家庭生活复杂,难以适应。

“寄宿在前苏联、前东德、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较为普遍。当时提出的口号是解放妇女,让她们参加革命和工作。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很多寄宿制幼儿园和学校,大部分是为当时的干部子女开办的。这些家庭的孩子在封闭的状态下长大,极度缺乏社会知识,尤其是家庭价值观和情感知识。”赵特别指出,许多学前教育问题不仅需要教育者重新认识和反思,更需要全社会的参与。比如国际上普遍认可0到3岁的孩子需要妈妈在家照顾,但在中国如何实现,中国的女性是否可以为了孩子回到家庭,如何定位和评价女性的地位。这些问题迫切需要各方关注和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