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讲稿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置问题情景,学生尝试解决问题。学生通过教师的启发,尝试用自己的动手活动和类比思维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以下是我帮你整理的一年级数学讲座的草稿。我希望你喜欢它。
首先,谈谈教材
讲座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第一册1-5单元的理解和加减。这部分教材是数的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在这一阶段,让学生体验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字的过程,借助生活中的实物和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教学,为学生理解数学的有用性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坚实的基础。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学会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数字,理解基数和序数的意义,认识、阅读、书写和数的顺序,学会比较数字的大小,认识、阅读和书写这五个数字。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口头表达能力,从生活中渗透数学,理解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并在生活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
3.情感目标: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
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理解1-5的基数和序数的含义。
这节课的难点是渗透集合、对应、统计的思想。
二,口语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因此,情景的创设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为依据:新课开始时,电脑显示“野生动物园”的画面,让学生仔细观察画面,四人一组,充分谈论这些美丽的画面上有什么,并有条不紊地逐一数出,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插图方法
在学生知道数字1-5的含义后,要求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生活说出一个1-5的任意数字的单词,并举例说明,既培养了学生的数感,又使他们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获得了运用数学的经验。
3.在发现式教学中比较1-5的数字时,老师给学习小组发了几张光盘,让学生放在桌子上比较。学生们通过放圆盘,发现1加1得2,1加2得3,从而理解数字的顺序。教师的作用是组织发现活动,在活动中关注学生,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新知识,体验探索过程。
第三,理论学习
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仅仅依靠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观察比较、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实际操作法和观察比较法也是学生在这门课上学习新知识的主要途径,同时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
1观察方法
观察主题图的画面,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出来,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比如在教授专题地图的时候,观察的目的是明确的。老师让学生观察屏幕上画的是什么,观察后组织讨论。你觉得怎么会又快又不算丢的物件?这样的安排既给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又教会了学生观察的思维方法。
2.实际操作方法
儿童思维的发展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他们需要通过各种活动学习知识,发展智慧。因此,在1-5的教学中,比较数字大小时,通过学生动手放盘,亲自感知和体验数字的顺序,就可以得到比较数字大小的方法。培养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获取知识的能力。
第四,谈谈教学程序
这节课主要由五个环节完成;
(一)观察与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1,图片的引入,让学生看到图片上是什么,怎么看可以做到快速而不丢失,并按照一定的顺序清晰地观察。
这种教学设计为孩子提供了有趣的学习材料,抓住了孩子爱玩的特点,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从图形过渡到数字,建立数字的概念。
1,从图形到数字的过渡。学生都说有1头大象。那么,除了大象,1还能代表什么呢?找找看。
2、同样的思路教2-5个每个数字的理解,让学生很好的理解数字来源于生活,从而将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三)联系现实生活,学会使用数字。
在学生知道1-5的数字后,设计一个游戏,让学生在教室和家里自己找,自己数,用学过的数字说一句话。
这样,学生可以更好地将生活实践与数学联系起来,学会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D)动手操作晶片,学会比较数字的大小。
1,知道数字的含义后,让学生自己放碟片,放上来比较,哪个数字更大,你觉得呢?渗透了自然数的计算单元与两个相邻的自然数相差1。
2.知道数字的大小后,玩一个猜谜游戏,比如5前面是什么?3后面是什么?还会有多少人?通过反复练习,学生很好地掌握了数的比较这一知识点。
3.最后,学会写数字。写数字是这门课的另一个重点。教师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学生对1-5这些数字已经很熟悉了,主要是引导学生规范工整地写数字。这个教学环节要充分利用计算机软件的直观性,清晰地展示1-5的每一笔数的运动轨迹,让学生先观察感受,再通过红笔画、独立书写达到预期的效果。
这种设计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想象力,充分体现了新课程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知识形成过程的理念。
(5)巩固深化,拓展延伸。
1,新课讲完,展示练习题。比如在“想一想做一做”中找朋友、看数字画圆、看图写数字,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建立数字与形状的关系,更好地理解和认识1-5的数字。
2.最后设计了一些用1表示1的题目,如:1香蕉,1一串葡萄,1双袜子等。,并渗透了“1”的概念。
第五,对全班进行总结
这节课很快就要结束了。谁能告诉我们你从这节课中学到了什么?你认为最成功的是什么?
整堂课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总是通过眼睛观察、大脑思考、语言表达、动手实践、自主探究来学习知识,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给了课堂上的学生。学生参与面广,学习愉快,学习效果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