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思维引导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思维导图简介
思维导图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是由英国教育家托尼提出的一种帮助理解和记忆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自提出以来,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和广泛应用,现已成为许多西方国家小学教育的常用辅助手段。思维导图的绘制通常使用彩色线条,标注必要的词语,从一个核心点出发梳理知识结构,使知识结构脉络清晰,各知识点之间建立强有力的联系,有助于人们的理解和记忆。思维导图在广泛的实践中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思维工具,可以有效地帮助人们提高思维能力。目前,思维导图在我国各学科教学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但多集中在语文、英语、地理等文科学科,在理科学科尤其是小学数学中的应用较少。从思维导图本身的功能和小学数学的特点来看,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也是适用的。
二,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的特点
从小学四年级开始,数学教学难度明显提高。虽然主要内容是数与代数、图形、概率统计等,但知识的深度和广度都有了明显的提高。比如在整数计算方面,我们增加了对大数的理解,三位数和两位数的乘法,除数除以两位数等。,并开始学习十进制计算,包括十进制加减和十进制乘除,明显提高了计算难度,学生非常容易出错。在空间和图形中,我开始理解角度,学习垂直和平行的概念,有了更抽象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总的来说,数学的学习难度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且经过前三年的学习,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差异已经形成,数学基础好的学生可能更容易理解这些比较难的知识,而数学基础差的学生会觉得很难,从而很难跟上数学教学的进度。基于这种情况,思维导图在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重大。思维导图可以直观、清晰地展现知识结构,帮助学生降低理解难度,加深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记忆,从而熟练地运用到计算和解题的过程中。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信心提高了,自然会引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从而进一步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
第三,运用思维导图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方法和策略
1.利用思维导图优化知识结构,让数学知识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新课程改革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计算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采用丰富的教学形式和有效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帮助学生充分挖掘数学知识,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能力。
思维导图的应用可以在这些方面起到关键作用。可以用来将零散的知识点联系在一起,帮助学生构建系统全面的知识体系,使学生更好地体会数学知识严谨细致的特点和魅力。比如讲解两位数乘法时,课程内容涉及口算乘法、笔算乘法的各种形式及其应用。在讲解每个知识点的过程中,也需要一些练习。随着课堂的进行,讲解的知识点越来越多,做的练习也越来越多,容易造成学生的困惑。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果能熟练运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建立全班的知识结构框架,就能有效地将课堂教学内容联系起来,系统直观地呈现给学生。
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内容有了清晰的认识,自然就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按部就班地跟随老师的进度,完成每个知识点的学习,从而掌握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同时,学生会感觉到自己对课堂的掌控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体验到了做课堂主人的快乐,从而增强了数学学习的兴趣。
2.利用思维导图突破概念难点,帮助学生降低理解难度。
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处于形成阶段,对难度大、抽象性强的知识概念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但是小学四年级的很多概念是有逻辑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老师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生硬地讲解难懂的知识概念,学生会更难理解。容易混淆概念,导致计算和解题过程中思路错误,准确率不高。
利用思维导图分析单个知识点,可以使这个知识点的各种逻辑关系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降低理解难度,加深记忆。思维导图还可以用来梳理一系列的知识概念,比较容易混淆的概念,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区分。比如在讲解如何理解多边形时,老师可以从多边形入手,画思维导图。将学生接触过的多边形作为第一层进行扩展,如三角形、四边形等,然后根据每个图形的分类进行第二层的扩展。比如三角形可分为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四边形可分为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分类后扩展到第三层,详细讨论了每个图形的性质,如矩形的对边相等,四个角等。这样的知识体系划分和梳理,可以有效降低学生理解和记忆的难度,从而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3.运用思维导图辅助教育活动,强化学生自主探究过程。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教师会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或合作探究学习。这些新颖的教学形式的应用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课堂参与,从而活跃学生的思维,强化学习效果。然而,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是有限的,因此教师需要提供指导和帮助,以确保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
思维导图的应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教师的辅助作用,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只需要找到一个核心点,从这个核心点出发,就可以找到一步步解决问题的整体方法。在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发表意见,也可以用思维导图记录小组的合作探究过程,避免遗漏部分学生的意见。最后总结小组讨论的结果,得出最完美的解决方案。
比如在讲解理解平行度和垂直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相关知识时,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m讨论,讨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异同,研究它们与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关系。最后画思维导图,解释研究结果。这时,学生将从平行度和垂直度的知识中探索平行四边形、梯形、矩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对特征相同的图形进行分类,明确它们的隶属关系,最终画出能反映四边形系统结构的思维导图。思维导图的正确画法是以四边形为基础,第一层分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平行四边形可以扩展到更特殊的矩形,再扩展到最特殊的正方形。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就是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也可以通过快速复习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知识结构体系并深刻记忆。
总之,思维导图在小数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降低数学理解的难度,从而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数学学习成绩的提高会促进学生的学习信心,进而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