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起源是什么?

中华文明是一个独特的文明,它的文字也很独特。在世界上所有的国家中,只有中国因其强大的包容性和同化力而拥有不间断的文化遗产,这使得汉字成为世界上少有的不间断的书写形式。甲骨文出现在商代晚期,大约公元前14世纪,被普遍认为是汉字的第一种形式。时至今日,综合艺术、整块、浮云、异体字等各种字体相继诞生,这是中国文化繁荣的具体表现,也是汉字发展的必然结果。

商朝以前

中国自古就有“书画同源”的说法,因为文字最早的来源是图画,书画是兄弟,同根生,有很多内在联系。汉字的起源是原画,原始人在生活中用“画”的形式来表达自己。慢慢地从原来的图画变成了“表意符号”

贾湖版画

8000多年前,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出土了一批版画(距今9000-7800年),称为贾湖版画。有学者认为只是刻字,也有学者认为是写字。香港中文大学饶宗颐对贾湖碑刻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贾湖碑刻为汉字起源的关键问题提供了全新的信息”。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学家葛也认为“这些符号应该是一种文字”。

张中柱和李学勤教授合著的《中国河南贾湖公元前七千年最早的文字符号使用》一文在英国《古代》杂志上发表后,引起了国内外一些媒体的关注,感兴趣的外国学者也在《科学》网站上进行了讨论。蔡、张居忠《中华文明的灿烂曙光》解析——兼论贾湖在舞阳发现的卦象字[1]:贾湖21铭文中,公认的11字属于反映易学中李立、坤形象的卦象字。

双墩雕刻

7000多年前,蚌埠双墩遗址发现630多个雕刻符号,丰富多样。就国内外同时期的文化遗存而言,非常罕见,令人惊叹。符号的种类和丰富程度是同时期其他遗址无法比拟的。双墩刻字的作用可分为表意、盖章、计数三类。2009年10月24日至25日,10,30余位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齐聚蚌埠,共同探讨“蚌埠双墩遗址雕刻符号与早期文明起源”。与会的多位专家一致认为,双墩刻字反映了早期双墩先民的生活方式,已经具备了原始文字的性质,是汉字的来源之一[3]。

半坡陶器符号

六千年前仰韶文化半坡遗址所属的陶罐口边缘上的二三十种雕刻符号,即半坡陶符号,被于认为是“文字起源阶段产生的一些简单文字”有些是数字。

青盾刻字

江苏青墩遗址,属于长江下游良渚文化,有5000年前的数字铭文。

乔庄墓碑雕刻

长江下游良渚文化所属的浙江乔庄墓葬遗址上的铭文,5000年前就连成句子了。

骨雕纸

甲骨文是指刻在动物骨头上的符号——象形文字或图形文字,见于山东(赤峰、关中等地),是中国最早可识别的文字。2005年,著名考古学家、山东大学美术考古研究所所长刘凤君教授发现并命名为“骨雕”,确定雕刻工具为玛瑙等锐角宝石,形成于公元前2600年至公元前1300年之间,为龙山文化时期流行文字。2010结束以来,著名学者、山东省旅游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丁在贤成功地对甲骨卜辞进行了系统的破译,从文字的来源、结构等方面全面论述了甲骨卜辞与现代汉字的传承关系。

陶寺朱温

山西襄汾县陶寺遗址,据放射性碳测年和校正,其年代约为公元前2500年~公元前65438年+公元前0900年。1984年,考古学家在陶寺遗址发现了一个扁壶的碎片。残片周围的胡茬被涂成红色,残片上有两个大字,其中一个是“文”,另一个字被专家多方解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信息中心主任朱乃成说,朱文淑比甲骨文早1500年[4]。考古学家苏曾评价说:“陶寺文化不仅达到了比红山文化后期社会更高的‘国方’时代阶段,而且确立了当时在的中心地位,相当于古代历史上的尧舜时代,也就是先秦史籍中最早的‘中国’,奠定了中国的基础。”翼城县位于襄汾县的东南部,是传奇人物汤涛唐尧的后裔。

夏代水书

河南省洛阳市偃师二里头夏遗址出土的陶器有24个水书字[5]。

更折中的观点是,中国文字在4000年前的夏朝中后期“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文字体系”。当然这不是公认的观点,因为夏朝出土的文字还很少。

殷商时期

约公元前14世纪,殷商晚期。“表意符号”演变成了相对定型的“甲骨文”。这被认为是汉字的第一种形式。刻在兽骨龟甲上的文字,殷墟发现的文字,被认为是“现代汉字”的直系祖先,可以证明中华文明的延续。几千年来,中东人一直无法解读他们祖先的象形文字。中国只有现代人才能读懂商代的一些“甲骨文”。这些龟甲上的文字最初是用来预测好运或厄运的。古代人认为,如果把一些关于疾病、梦境、狩猎、天气等问题刻在龟甲上,然后用火烧龟甲和动物的骨头,那么产生的裂纹就可以由占卜师根据这些裂纹的形状和方向来判断。这就是现代汉字“甲骨文”的始祖。迄今发现的“甲骨文”有5000多种。而且有一千多种可以解读。

西周

由于青铜器的广泛使用,铜钟鼎和石鼓上刻的字就是“金文”。也被称为钟鼎文和石鼓文。相传为周宣王太史公所作。至今,故宫博物院藏有十面周代石鼓,上面刻有十首四言诗。因为封建割据,支离破碎,话也不尽相同。直到秦朝。秦始皇统一了中国。来统一文字。

秦朝

秦始皇统一了文字和计量。他的突出功绩就是当时的宰相——李斯。李斯将当时的文字收集整理后,再加以简化美化,统一后的文字称为《小篆》,又称《秦篆》。此时,文字中几乎没有象形文字。

秦代的《小篆》书写过于规范,书写速度很慢,所以民间出现了很多简单的字体。这种字体的特点是将“小篆”的圆形改为方形。《小篆》的曲改直,分出一些偏旁部分,称为《李芹》。

汉朝

隶书很流行,基本都是方方正正的,但韩立却充分发挥了毛笔的作用,有着“蚕头雁尾”的曲折,很好写。西汉时流行这种隶书。叫它“韩立”。

当韩立在汉代流行的时候,楷书还处于萌芽状态。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非常流行。晋代的王羲之和王献之是楷书的真正创始人,同时吸收了篆书的圆笔画,保留了隶书的方直,去掉了“燕尾”,基本上固定了汉字的结构。当时称之为“真书法”,后人因其作为学习书法的范本而将其改名为“正书法”。

唐朝

“楷书”特别受欢迎。颜真卿、刘公权、欧阳询等书法家在当时是杰出的,他们的书法作品至今仍被作为典范加以研究。

“草书”的起源,如行书或其他文字,不能确定是从何时开始的。《史记》说:“战国时,楚怀王令屈原立宪令,但稿未刊,上官石见之,欲夺之,草书始祖而建?[1] in。所以草书起源于草书,说明草书形成于战国时期。因为字体是从草书开始的,为了起到写生的作用,比较省略和潦草,所以写不出来工整,顾名思义就是草书。但这种草书只能说是古篆书(当时使用的字体)的草稿。真正的草书始于汉初,其演变过程应该是先“曹彰”,再“今草”,再“狂草”。由于楷书的工整,书写快速的需要,以及书写者在笔尾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的创作,产生了一种流畅、极富节奏感和艺术感染力的字体——“草书”。

楷书和草书之间是“行书”。行书不像楷书那样规范严肃,也不像草书那样奔放难辨,但飘逸开朗,字体书写灵活。也是最流行最常用的字体。

宋朝

中国四大发明之一,雕版印刷被毕升改良为活字印刷,“宋体字”也要制作。最早产生于北宋,是由楷书改过来的。有肥瘦之分,但无论胖瘦,都是横、瘦、竖、方。看起来古雅端庄。

“仿宋体”也是一种仿宋体的字体。这种字体出现才七八十年,但是发展非常迅速。它是人们最喜欢使用的标准字体,在印刷品和各种场合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与此同时,“黑体”诞生了。这种字体醒目大方,字迹都是一样的粗细,结构醒目紧凑,笔画刚劲有力,笔画不尖,让人读起来很轻松。由于其引人注目的特点,常被用于标题、导语、标志等。它丰富了汉字的表现形式。

新中国时期

有综艺,整块,浮云,变体等等。这是祖国文化繁荣的具体表现,也是汉字发展的必然结果。汉字,又称汉字、汉字、汉字,在汉字文化圈里被广泛使用。它们属于表意文字的语素音节字,是古代汉族先民发明和改进的。确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300年左右的商代甲骨文。然后秦朝的篆书在汉代被命名为“汉字”,到了唐代就成了今天使用的手写字体的标准——楷书。汉字是迄今为止持续使用时间最长的主要文字,也是古代各种代文体系中唯一流传至今的文字。有学者认为汉字是维系中国南北长期统一的关键要素之一,也有学者将汉字列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在中国,汉字是几代人的主要官方文字。

汉语同音词

编辑

除了形状,汉字还有一个语音问题。在某些情况下,发音成为表达单词意思的唯一手段。另外,汉语中有很多同音字,读音相同,但字形和意义不同。汉语谐音正是这些读音相同但形义不同的汉字的巧妙运用,表达出耐人寻味的含义。

以前普通人被压迫被欺负,但是不敢直接说出来。他们经常用汉字的谐音写一些与时政有关的歌谣。如宋代流行的歌曲:

破桶溅食,人间好。

杀了羊肉,切了菜,吃了羊羔的荷叶。

歌谣中运用谐音手法,诅咒当时的汉奸大盗童贯、蔡京、高俅、何志忠等人。“通”与“通”谐音,“才”与“才”谐音,“羊”与“高”谐音,“和”与“他”谐音,分别表达不* * *戴天之情。

经过反复使用,这个汉字的谐音就形成了一种修辞方法,叫做谐音。从子夜歌开始就一直在用。比如:“初想知郎心,两颗心看起来一样,你体会不到。”这首歌描述了爱情的曲折。一开始希望两颗心能合而为一,专心相爱,但后来情况变了,就像已经排好的丝进入了破织布机,既不是丝,也不是马。其“丝”与“思”相合,“丝”与“思”与“马”相合,即不能配对。在爱情歌曲中,莲花通常被视为丈夫的能力,莲花被视为怜悯或联系,莲花被视为夫妇,丝绸被视为思想,梨被视为分离,清被视为感情。

谐音不仅体现在民歌中,还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民间生活中。

比如在民间,因为以幸福为家庭或个人追求的目标是吉祥的,所以每到过年,门上一定会贴上“幸福”二字。有时候会故意把“福”字贴反,拿“福在此”的标语。“道”和“道”在这里是谐音。再比如,鱼是民间年画中最受欢迎的题材,一般是赤裸的胖乎乎的娃娃,手里拿着一条大鱼,还有荷塘和荷花。这幅画的主题是“年年有余,岁岁有余”,意思是:希望年年有余,年年有余。

汉字的发展

编辑

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刘教授负责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字发展史纲要》。最终成果是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专著《汉字发展史大纲》。这一成果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新观点。

1.汉字发展史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写图阶段。商代以前的文字都属于这个阶段。第二阶段是以表音为主体,以象形文字为基础的表音阶段。从甲骨文到秦代的文字都属于这个阶段。第三阶段是以形声字为主体的形声字书写阶段,至今还保留着一些形声字和形声字,从秦汉到现代汉字属于这个阶段。

2.汉字的利与弊。

汉字的优势。汉字最大的优势就是超级方言。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方言复杂的国家。在古代,规范语言是不可能的。即使是现在,普通话的推广也不是短时间能完成的。然而,汉字在中国是一种流行的书面语言交流工具。不同的语言,用笔而不是嘴写字,是完全一样的。如果单词是拼音,就会出现粤语、闽南语、上海话、北京话,会阻碍人们的思想交流。汉字的另一个优点是理性。文字是一个符号系统,可分为理性文字和非理性文字。不合理是指纯音标,如外来词、音节、字母等。这种写法纯粹是一种象征,和要表达的东西没有直接联系。所谓理性的文字,比如汉字,不仅代表了文字的读音,也代表了事物的标志。比如“水”这个词就是从象形文字水的形状演变而来的。它有两个功能:象形和音韵。再比如“王”和“杨”这两个字。“水”字表示通称,“王”和“阳”字表示读音。它们被称为形声字,是汉字的主体。这种形声兼顾的特点,便于识别和记忆。

汉字注音的缺点。汉字的表意文字有一小部分长期以来被用作外来词,是汉字中的表音字。因为它的数量并不多,而且大部分都是常用词,所以就不多说了。这里只讨论形声字的语音功能。形声字的音标多为可以单独使用的形声字,不如字母音准确。汉字的语音功能有很多缺点,主要是以下三点:a、形声字的音标不能区分声调的差异,同一个音标往往表示不同的声调。比如“胡”字是上声,但“糊涂”“糊”读作上声,而“糊涂”“糊”读作降调。b、形声字的音标往往因为语言的变化而丧失或削弱了语音功能。比如“上”读“上”的第四声,但以“上”为音标的“如果”、“列”读“唐”的第三声,“当”读“当”的第三声,“昌”读第二声。c、汉字一字多读的重音现象。如“参”字中,“参”“访”字读“参”字的第一声,“参”字读“申”字的第一声,“岑”字读“不平”字的第一声。* *有三个重音。

3.关于汉字的简化。

汉字是由图画文字演变而来的,如果画成实物,笔画会更多。从汉字的发展史来看,汉字的演变一直是一个明显的趋势。1956年公布了汉字简化方案,1964年扩大了简化字的范围和数量,这是两千多年来第一次大规模的汉字改革。经过四十多年的实践,在普及教育和写作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另一方面,简化字也不是完全没有讨论的余地。如“登”、“还”、“南”、“蜀”、“Xi”、“对”,其组成部分是“有”,代替了“登”等音系不同的音标。有些草书的书写方式与楷书不同,有些同音字可以代替汉字。但是,写作的规范一旦确定,就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一意孤行,放任自流。汉字是中国优秀文化的载体,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方面。汉字应该像中国传统文化一样对待。首先,我们应该继承传统,而不是切断它。第二,要根据汉字的发展规律对其进行改造,使其成为更好的交流工具。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在学习汉字。在各国教汉语的老师中,有的来自台湾省,有的来自大陆。教汉字时,自然会有繁体字和简体字两套教学方法。这两套教学方法是否统一,或者如何统一,需要海峡两岸和海外的有关人士和专家学者共同探讨解决。

4.汉字不能走拼音的路子。

1958年,国家公布了汉语拼音方案。它的功能是作为推广普通话和注释汉字的工具。拼音方案的应用范围可以扩大。比如小学生遇到不会写的汉字,可以用拼音写。书刊中的难词可以加上拼音。引用外国地名时,有人主张用拼音方案拼写和翻译。可以预见,这种方案会和汉字一样长久地存在下去。但也有人曾经认为,人类语言的所有书写符号都应该走向拼音化的道路,凡是不符合这个标准的文字都被视为落后。这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偏见。

5.浅谈汉字教学

按照汉字教学法教汉字是正确的。但旧的“六书”论(指物、象形字、音形、认识、调注、用借口)必须改革。这项成果在比较文字学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唐兰先生的“三书”理论,提出了表形、借音、形声字的“新三书”理论。包含了“六书”的合理部分,剔除了“专注”。象形字包括六书中的象形字、表意字和会意字。“借音”这个词就是借。之所以改名为外来词或表音词,是因为有人认为外来词中还有另外一个外来词,无中生有,混淆视听。在唐兰先生的“三书”中,把借词排除在外,把用象形字法造的字分为象形字和象形字,是不妥当的。“新三书”既吸收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又纠正了前人的不足。掌握“新三本”的分类标准,在汉字教学中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

贾湖版画

8000多年前,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出土了一批版画(距今9000-7800年),称为贾湖版画。在贾湖21铭文中,已识别出11字,属于反映李理、坤形象的象形字。

双墩雕刻

在7000多年前的蚌埠双墩遗址发现了630多个雕刻符号。双墩刻字的作用可分为表意、盖章、计数三类。双墩雕刻反映了双墩早期先民的生活形态,具有原始文字的性质,是汉字的来源之一。

半坡陶器符号

六千年前仰韶文化半坡遗址所属的陶罐口边缘上的二三十种雕刻符号,即半坡陶符号,被于认为是“文字起源阶段产生的一些简单文字”有些是数字。

青盾刻字

江苏青墩遗址,属于长江下游良渚文化,有5000年前的数字铭文。

乔庄墓碑雕刻

长江下游良渚文化所属的浙江乔庄墓葬遗址上的铭文,5000年前就连成句子了。

骨雕纸

甲骨文是指刻在动物骨头上的符号——象形文字或图形文字,是中国最早可识别的文字。它叫“骨铭”,形成于公元前2600年至公元前65438年+公元前0300年之间,是龙山文化时期流行的文字。2010结束以来,著名学者、山东省旅游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丁在贤成功地对甲骨卜辞进行了系统的破译,从文字的来源、结构等方面全面论述了甲骨卜辞与现代汉字的传承关系。

陶寺朱温

山西襄汾县陶寺遗址,据放射性碳测年和校正,其年代约为公元前2500年~公元前65438年+公元前0900年。1984年,考古学家在陶寺遗址发现了一个扁壶的碎片。残片周围的胡茬被涂成红色,残片上有两个大字,其中一个是“文”,另一个字被专家多方解读。朱比甲骨文早1500年。

夏代水书

河南省洛阳市偃师二里头夏遗址出土的陶器有24个水书字。

更折中的观点是,中国文字在4000年前的夏朝中后期“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文字体系”。当然这不是公认的观点,因为夏朝出土的文字还很少。

甲骨文

甲骨文是中国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古文字。甲骨文主要是指殷墟甲骨文,又称“殷墟文字”、“殷琦”,写在商代的龟甲兽骨上。65438+是2009年底在河南安阳小屯殷墟发现的。它继承了陶文的造字方法,在中国商代晚期(14 ~ 11世纪)被皇室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商朝灭亡,周朝兴起后,甲骨文继续使用了一段时间。

古代青铜器铭文

殷周青铜器上的青铜器铭文也称为钟鼎文。商周是青铜器时代,以鼎为代表的礼器,以铃为代表的乐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青铜是铜和锡的合金。中国在夏朝进入青铜时代,炼铜和青铜器制造技术非常发达。因为一周前铜还被称为金,青铜器上的铭文被称为“青铜铭文”或“吉祥文字”;因为这种青铜器上钟鼎上的文字数量最多,所以过去被称为“钟鼎文”。金文的应用时间约为1200年,从商代初期到秦灭六国。据容庚的《金文辨》记载,金文共有3722处,其中2420处可以辨认。

大篆

大篆是西周时期广泛使用的字体,相传为夏朝伯夷所创。根据书写媒介的不同,金文(或“钟鼎文”)与金文也有区别。

较小/小型印章字符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221年前),小篆实行“文字同语,汽车同轨”的政策,统一计量负责。在秦国《大篆》原始文字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了其他六国的异体字,创造了统一的汉字书写形式。在中国一直流行到西汉末年(约公元8年),逐渐被隶书取代。但由于其字体美观,一直受到书法家的青睐。由于其笔画复杂,形式古朴,可以随意添加曲折,篆刻,尤其是需要防伪的官印,一直使用篆书,直到封建王朝的崩溃和现代新防伪技术的出现。

隶书

隶书,也叫韩立,是汉字中常用的庄重字体。其书写效果略宽平,横画长直短,呈长方形,讲究“蚕头鹅尾”和“曲折”。隶书起源于秦朝,由程邈形成,东汉达到顶峰。书法被誉为“韩立唐凯”。

草书

一种结构简单、笔画连续的汉字。形成于汉代,为书写方便,在隶书的基础上演变而来。有曹彰、曹金和狂草。

楷书

楷书又称楷书、楷书、楷书或真迹,是中国书法中常见的字体。它的字形是方的,不像隶书写的扁形。楷书仍是现代中国书法的参考标准,另一种书法——钢笔字也发展起来了。

半草书/行书/手书(中国书法)

行书是在楷书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它的产生是为了弥补楷书书写速度慢,草书难以辨认的缺陷。“行”就是“走”的意思,所以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笔直。本质上是草书还是草书。花纹多于草花纹的,叫“跑花纹”,草花纹多于花纹的,叫“跑草”。

宋体

宋体是中国宋代发明的一种中国印刷字体。笔画粗细不一,一般有横细、竖粗,末端有装饰部分(即“脚”或“衬线”),点、划、划、钩等笔画有尖点,属于白体,常用于书籍、杂志、报纸的文字排版。因为是从明朝传入日本的,所以又叫明式、明式。

仿宋体字体

一种印刷字体,仿照宋版所刻的字体。笔画粗细均匀,有长、方、平三体。又称仿宋、仿宋字。这就涉及到另一种字体——宋体。歌曲风格有什么特点?横平竖直,横笔细竖笔粗,每笔端点粗,这些都不是用毛笔书写的特点。

宋体为什么会有这些特点?当然是因为印刷的需要。在雕版印刷盛行的宋代,木刻多用于雕版和制版,也就是说用长方形的木板进行雕版和制版。木板上有线条,制版一般是横的,这样刻出来的字的横线和木纹一致,比较结实;但当刻字的竖线与木纹交叉时,就容易断裂。所以字体的竖线比较粗,横线比较细。即使横线很强,末端也容易磨损,所以末端比较粗。横的竖的,当然是为了方便雕刻和制版刀工。雕刻和制版是一项非常费力的工作。如果要表达笔迹的特点,刻字一定要比横的竖的大很多。做个简单的实验你就知道了。在windows记事本中输入或粘贴一个汉字,将字体分别设置为宋体9号和楷体9号,看哪个更好读。由于木板的纹理,雕刻各种曲线更加困难。而且每块木板只能印两页,一本书需要用很多木板雕刻。如果字刻得太大,不仅雕刻者费力,而且木板用得多,所以刻在木板上的字也不会太大。然而,在这样一个小小的反向刻字上,很难表现出笔迹的变化、圆润和细腻。可想而知,横竖当然是最好的选择。从上面可以看出,宋体的这些特征都是印刷出来的,符合印刷的需要,和毛笔的笔迹有很大的区别。后来人们模仿宋体字的结构和笔法,改成笔画统一、狭长美观的印刷字体,这就是仿宋体。

黑体

黑体字,又称方块或等值线,无衬线装饰,字体端庄,横平竖直,所有字迹粗细一致。汉字黑体是现代印刷术传入东方后,根据西方无衬线黑体创造的。由于汉字笔画多,粗体小字清晰度差,最初主要用于文章标题。但是随着排版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很多适合文字的加粗字体。在中文中,没有衬线的字体通常被称为粗体,这个词的范畴类似于Sans-serif。所以中文字体常用“粗体”,西文常用“无衬线”。宋体可以称为衬线字体。“大胆”在日语中被称为Goshikku-tai(直译为“哥特式”)。

综合艺术机构

综合艺术风格是大胆的变体,是一种艺术词汇。特点是笔画比较粗,空间尽量填满。同时为了美观,边角的处理更加圆润。方正、微软等主流字体已经开发出来,常用于广告、报纸、期刊的标题。综合艺术风格是一种常用的艺术字体(粗体、宋体、变体、楷体等。).

彩云缇

蔡赟字体是一种艺术字体。它的特点是被平滑的曲线包围着,笔触空洞,云雾缭绕。它最初由中国常州中文印刷新技术有限公司(SinoType)开发,以“中文蔡赟”的名称与微软Office的简体中文版一起分发。然后发展出了其他字体,现在常用于醒目的标题。

文华·韦辛

中国新魏风格端庄大方,庄重美丽,气势磅礴,同时又充满浓郁的艺术气息。许多媒体、机构和网站都使用新的中文魏体作为商标、标识或图片注释。汉语新魏体集字体与美感于一身,表现出艺术与文化的高度统一。

琥珀体

字体圆润饱满,新颖活泼,结构有序,粗而不重,肥而不丑。适用于书籍、报纸、杂志及各种印刷品的标题和广告装饰。?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