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中小学生进行体育足球课的有效教学

第一,规则教育的人性化

没有规则,就没有方圆,铁的纪律是体育的灵魂。尤其是足球教学,注重的是集体合作的精神,而不是个人单打独斗。一个人的技术再强,如果脱离群体,也无法充分施展才华。所以老师在教学前一定要对学生进行规则教育。但是初三学生关注的时间很短。如果一味说教,枯燥乏味,不仅达不到教育目的,还可能引起学生的厌烦。因此,教师在进行规则教育时要注意方式方法,如果加上强烈的人情味,学生可能更愿意接受。比如,在强调学生要有时间观念,训练比赛不能迟到的纪律时,老师可以给学生讲一些体育史上的故事,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如果比赛迟到,不仅会影响整个队伍的形象,还会被取消比赛资格。

在训练和比赛中服从教练或裁判的指令是一个球员必须严格遵守的纪律,但人们在情绪激动时往往会忽略这一点,因为如果拒绝服从裁判的决定,他们就会冲动行事。老师可以举一些反面的例子来提醒大家,如果在比赛现场与裁判发生冲突,不仅会取消比赛资格,还会禁止比赛。

通过生动、人性化的学生感兴趣的故事,触动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纪律在上课、训练、比赛中有多么重要!在纪律的约束下,学生在足球学习过程中团结协作,很快掌握技术要领。

二,详细的教学目标和任务

在足球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最基本的技术、战术和简单的裁判方法,这些是小学生很难熟练掌握的。因此,为了提高日常教学中的训练效果,教师必须在课堂上详细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让学生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地学习。比如在训练中,很多同学有时候会对队友传过来的球粗心大意,导致错失得分良机。这时候老师要明确责任:球队是一个集体,队友把球传给你,是对你能力的充分信任。我们应该尽力抢球,否则会失去队友的信任。另外,每个球员在场上的位置都有一定的要求,每个球员的任务和职责都不一样。每个人都应该完成自己的任务,协助队友完成任务,这也是一种责任的体现。所以在训练和比赛时,不允许为了抢球而在球场上跑来跑去。

足球的基本技术包括传球、运球、头球、假动作、拦截等。老师应该在课前教给学生哪些技能?在课堂上给学生讲清楚,然后进行具体的训练。最后,老师会有目的的测试学习效果,确保每个人都能通过动作技巧。

1.多样化的培训形式。足球教学训练量大,体能消耗大。如果训练形式单一,可能会使学生体力透支,产生厌学情绪。众所周知,速度是足球的生命。如果一个足球队的成员没有速度,就意味着这个队很难赢得比赛。那么如何有效的训练学生的速度而又不枯燥呢?

2.分阶段训练。我把基本功训练的整个过程分为训练阶段、巩固阶段和强化阶段。训练阶段主要是技术动作和战略战术的结合。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先示范,然后让学生反复练习技术动作。老师不断纠正学生训练过程中的错误,直到学生的基本技术动作定型。在巩固阶段,主要向学生传授攻防的技术要领。首先让学生观看视频,感受和欣赏动作的技巧,然后选手们互相训练,互相纠正错误。在最后的强化阶段,会以小组赛的方式对学员进行评判,然后总结出自己的优势和需要持续改进的地方。经过不同阶段的训练,学生的技术动作不断提高。

3.集体训练。足球最大的魅力在于它是一项竞技运动,在比赛的过程中能充分体现出它的竞争力。小学生比较争强好胜,在学习和训练上也不甘示弱。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使训练更加有效。比如教技术要领的时候,可以分组,看哪个小组成员学得快。在学生基本掌握了技术后,可以为每一组安排传球、头球、拦截等技能比赛,比较哪一组的技术动作,最终选出最好的一组和最好的学生。

在团体训练中,学生也可以自由组合,充分发挥自主性。同时,充分肯定他们的技能,尊重学生自己的选择,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与不同类型的人合作,在合作的过程中不断学习技能,适应比赛过程中的各种突发情况,更全面地掌握自己的技术技能。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巡回指导,鼓励或及时纠正错误;你也可以参与其中,充当一个角色。当学生能打败老师的时候,巨大的成就感能让学生更加勇敢,更加热爱足球。

总之,小学生的悟性很好,但由于训练量大,技术要求高,训练难度大,在训练中容易缺乏耐心和耐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在降低教学难度的同时不忽视基本功训练,采用多种训练方法,以示范教学为基础,集中训练与分散训练相结合,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展示自己,充分体验足球带来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