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二中校史
瑞丰书院——现清远二中校园,古称瑞丰,明清时期为清远瑞丰书院旧址。清代顺治之学,使盘福创立于北门外瑞丰山脚下。以后浪费。康熙五十九年(1720),知县孙圣祖重修。乾隆年间(1737),知县陈喆迁至瑞峰山下雪宫左侧。二十一年,知县王钧迁居城北角松树岗。咸丰六年(1856)毁于战乱。同治六年(1867),知县宋希耕拨银1000,指示士绅在院后修建武文帝君楼,第七年劝捐重修。光绪末废。1931年,在书院旧址建立县级乡村师范学校,附设小学。
清远瑞丰书院创建于明朝弘治十七年(1504)。今年夏天,广东布政司在清远举行了一次地区考试。候选人是来自广东北部的南雄州、邵州州和连州的学生。因为清远原来的考场太窄,政府提前在瑞丰建了一个新的学院,让清远成为了第一个学院。书院的建立和考试的举行在清远是史无前例的。竣工当天,热闹非凡。军士易、秀才严及学生、考官潘福、知府等。在瑞丰玩得开心,还“背诗”。可惜这些诗大多没有流传下来,现在只看到潘复的一首诗,诗中有一句“瑞丰插天,天开书院新”。上虞(今浙江)人潘复,任广东省副使,驻清远。学院的建立是由于他的贡献。明代,书院在广东还没有完全普及。瑞丰书院是早期的行者之一。古代清远的许多成功人士,如明代的孔从贤、、许、钟万禄,清代的郭、麦瑞芳、郭,都曾在此求学。书院也是中国学者聚会和结社的地方。明代郑德、嘉靖年间,书院名为“集雅堂”,当时这里就有集雅堂诗社。清代道光、咸丰、同治年间,烈江诗社、瑞丰九老社先后活跃于书院。
清末国家改革教育,废除科举、学堂、瑞丰书院,后被拆除。只有书院门口的石碑留存至今。后来,师生们专门用砖和彩瓷建了一堵矮墙,并在上面嵌上石碑和珍宝,纪念这所为清远历史做出过积极贡献的书院。石碑上镌刻的“瑞丰书院”四个楷书大字,庄重典雅,富有催人奋进的神韵,极具保护价值。
现在清远二中重修了瑞丰书院,书院门口的石碑“瑞丰书院”保留至今。优雅端庄,依然洋溢着催人奋进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