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学确立普通高中的战略地位
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布局是巩固提高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在这一战略思想的指导下——■尽快确立普通高中在国家教育体系中的战略地位,实施素质教育,建设创新型国家。■将普通高中基本建设投入纳入财政预算,保障普通高中教师工资和生均公用经费,建立普通高中国家助学制度。■实施“高校与特色高中联合办学计划”和“文化课素质提升提升工程”、“音乐、体美、实用技术课程保障工程”。■张志勇高中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亟待确立。CFP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各级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免费义务教育真正落实,高中教育快速发展,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门槛,国民教育年限达到8.5年。中国正在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布局始终存在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那就是普通高中教育的发展战略不明。其主要表现为:(1)无战略地位。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布局是巩固提高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在这种战略思想的指导下,普通高中几乎成了教育改革发展的禁区。(2)投资没有保障。可以说,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普通高中是唯一没有实现国家财政拨款的教育。导致普通高中债务负担严重,编外教师工资福利负担沉重,普通高中财政投入严重不足,财政政策对高中投入不利。(3)没人管办学。我国普通高中教育存在不执行国家教育方针、不执行国家课程计划、高中教育不执行国家基础教育制度等“四个现象”。基于上述我国普通高中发展中的突出问题,笔者认为,科学确立普通高中在我国教育改革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是当务之急。战略上,要明确普通高中的科学定位。普通高中教育作为义务教育的延续,既是基础教育的结束阶段,也是高等教育的准备阶段。普通高中教育的发展影响着中等教育结构和高等教育结构。因此,普通高中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是整个国民教育体系健康运行的“枢纽”。它影响着整个高等教育和整个基础教育,横向决定着我国的教育结构和教育分流。因此,必须尽快确立普通高中在国家教育体系中的战略地位。必须承认,应试教育在中国教育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环节有不同的表现。总的来说,普通高中是我国应试教育的一个突出领域。目前,普通高中教育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日益增长的功利主义教育倾向。在此背景下,普通高中在德育、实践教育、文化教育等方面丧失了中国教育的优良传统,与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潮流相去甚远,几乎成为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最薄弱环节。没有普通高中的改革,中小学的素质教育就不可能真正实施;没有普通高中的改革,高校实施素质教育就没有基础。因此,有必要确立普通高中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战略地位。党的十七大报告向教育战线提出了新的发展目标:提高教育水平,培养创新人才。普通高中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一个人兴趣、习惯、独立性、责任感培养和形成的关键时期,而这些品质恰恰是一个人创造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普通高中在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中承担着特殊的使命,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期”。必须确立普通高中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战略地位。国际上,很多发达国家都有自己独立的高中教育发展规划。比如美国有“蓝盾学校”、“科学高中”、“人文学校”、“州长学校”。英国有数学等特色高中;加拿大政府为理科高中的学生提供几个月的研究项目;韩国有16理科高中和19外国语高中,开设科学探究课,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等等。我国应借鉴其他国家加强普通高中教育的经验和做法,制定切实可行的普通高中发展战略。在保障中必须确立政府的主体地位。我国普通高中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政府投资在普通高中发展中的主体地位至今没有确立。目前我国中小学教育中,只给“人头费”,几乎没有其他财政拨款。恐怕只有普通高中才有。在这种情况下,普通高中发展最大的资源就是“好学生”。有了“好学生”,就能把学生送到重点大学,也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入学。来学校的学生多了,可以收更多的学费,得到更多的奖励。于是,千方百计吸引生源,保证“好青年”上重点大学,成了办学重点。所以,普通高中教育以“好学生”为主,放弃大部分学生,已经成为必然的现实。普通高中政府投入不足的另一个后果是,高中教师和教学资源、设施的配置向高考需要保障的文化课倾斜,导致我国高中德育、体育、音乐、美术、实用技术课教师短缺,功能性教学用房、教学设施、实验设备、练习场所、运动场地、图书缺乏。笔者认为,国家应尽快出台加快普通高中改革发展的意见,对如何确保国家财政教育经费在普通高中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做出具体的政策规定。一是各级政府要将普通高中基本建设投资纳入财政预算。普通高中是国家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政府应承担基本建设资金。当前,各级政府要采取措施,确保经过几年的努力,普通高中发展中的各类建设债务能够通过统筹解决。二是各级财政有效保障普通高中教师工资福利待遇。各级政府必须在按照最近三年普通高中学生人数重新核定编制的基础上,将高中教师工资福利纳入财政预算,不留缺口。三是根据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基本需要,配备各种教学设施。国家应尽快出台普通高中办学条件基本标准。在此基础上,各级政府要加大投入,保证普通高中教学设施的充分配置。四是保证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国家要出台普通高中学生公用经费基本标准,在此基础上各级政府将普通高中学生公用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五是建立普通高中国家助学制度。现在从义务教育到职业教育,再到高等教育,国家建立了完善的资助体系。建议国家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尽快填补我国普通高中学生资助体系的这一“空白”。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快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和力度,切实保障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计划的实施。——实施“文化课质量提升提升工程”。我国教育历来重视基础知识和文化课的教育教学。然而,由于应试教育的倾向,我国基础文化课的教育教学存在严重的“知识化”、“应试化”弊端,忽视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基于此,我国普通高中教育文化课教学在坚持夯实学生基础的同时,必须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重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实施“音乐、形体美、实用技术课程保障工程”。音乐、体育、美术课程和实用技术课程的教学一直是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的薄弱环节。正是因为这些课程的不到位,严重制约了我国中小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素质的培养。这些课程没有到位。一方面是受应试教育倾向的影响。另一方面,不能否认它们与教师和教学设施的缺乏有关。国家应按要求为各级学校提供合格的音乐、体育、美术和实用技术课程的教师,同时加强教育教学设施的配备,保证相应课程的需要。此外,要加强对普通高中办学的管理,严惩破坏国家教育制度和课程计划的行为。系统实施“高校与特色高中联合办学计划”改革虽然我国有一套从省到市县的重点中学教育体系,但在现行教育体制下,我国中小学天才少年的培养已经和正常少年陷入一种模式、一套课程、一种方法,对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形成了极大的阻碍。如何加强我国天才少年的教育和培养?现在有一种声音,主张实施所谓的“早期超常儿童教育计划”。我不同意这种观点。中国人历来有许下子孙的文化传统,中国的独生子女人口政策往往把几代人的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所以,从家庭教育到学校教育,再到校外教育,中国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甚至在很多方面已经走入歧途,没有必要也不可能为中国幼儿的健康成长再加一根功利主义教育的“指挥棒”。笔者认为,在我国普通高中教育中应开展“高校与特色高中联合办学”项目。所谓“特色高中”,就是普通高中在国家规定的课程类别和课程标准要求之外,根据自身的文化传统、教师水平、国家科技和文化发展趋势,形成自己的课程资源,为有兴趣、有爱好的学生提供独特的学习、研究和发展机会,为有特殊才能的青少年成长创造条件。“高校与特色高中联合办学计划”是由国家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或部分具有学科优势的教学型大学与国家认可的“特色高中”联合办学或联合培养的方式,以培养优秀的高中学生。具体的合作方式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高中生实行“课程先行,学分互认制”。高校认可特色高中学生的课程选修成绩。根据高校的要求,特色高中学生在高中阶段提前选择的部分课程,经过一定形式的考核,大学认可其学习经历,并给予相应的课程学分。这种合作有助于高中培养学生对学科的兴趣,有助于早期发现和培养人才。二是高校与特色高中联合办学。参与“高校与特色高中联合办学计划”的高校,可以通过联合开发课程、向高中生开放高校实验室等资源、参与高校科学实验、与高校科研人员联合开展科研项目等方式,共同培养具有特殊才能的高中生。三是实行“高考直通车”制度。即高等学校和特色高中联合招收一定数量的有才能的预科生,从课程设置到教学管理都采取联合办学的方式。这些学生只要符合双方制定的联合培养计划要求,就可以不参加全国统一高考,而是通过面试等自主招生方式进入高等院校深造。与现行高中教育相比,这种方式可以节省近一年的备考时间,对于加快我国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总之,“高校与特色高中联合办学计划”看的不是硬件,而是理念、课程、模式、特色。总之,中国应该有自己的特色高中建设规划。